尹德芬
血管性癡呆作為一種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被當做是因腦循環(huán)障礙所導致的全腦或者局部腦缺血引起的腦功能降低綜合征,對患者的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不過常規(guī)護理方法較為單調,僅從患者角度出發(fā),實施效果有限。目前的臨床工作中尚未存在有效的方法來控制血管性癡呆的進展,多需要采取非藥物治療的方式達到更好的控制疾病進展的目的[2-3]。同時傳統(tǒng)護理方法效果一般,仍然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高壓氧作為一種新型的氧療方式,其作用機制在于通過提高血氧分壓以及血氧飽和度,從而有效的幫助糾正并緩解缺氧等臨床癥狀。現(xiàn)本院將護理干預配合高壓氧治療應用于改善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的作用中,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采取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2016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血管性癡呆患者60例分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62~75歲,平均(68.6±2.5)歲,病程1~6年,平均(4.1±0.5)年。觀察組中男15例,女15例,年齡63~73歲,平均(69.9±2.6)歲,病程2~5年,平均(4.2±0.8)年,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簽署了關于本次試驗的知情權同意書,試驗符合醫(yī)院倫理會批準。
對照組給與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為: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及變化給予有效的飲食護理、心理護理、認知功能護理、肢體功能鍛煉護理。飲食護理:為患者選擇營養(yǎng)豐富、低脂肪、低糖以及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注意合理搭配[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并采取淺顯易懂的方法介紹治療及護理方法,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取得其積極配合。認知功能護理:為患者進行認知功能的集中訓練,每周進行1次,每次30 min;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家里進行自我訓練,家屬負責監(jiān)督,每次進行30 min,連續(xù)干預3個月。所采取的認知功能護理方法包括了圖片回憶法、配對想象法及數(shù)字訓練法等。肢體功能鍛煉護理: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基本的日?;净顒佑柧?,要求將一個完整的動作首先進行分解之后,再向患者進行不同動作的反復鍛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高壓氧,方法為:使用空氣加壓艙進行高壓氧治療,將治療的壓力控制在0.2 Mpa,吸入純氧共80 min,中間需要休息10 min,治療的時間為110 min,每天治療1次,連續(xù)治療10次為1個療程。在首次治療時需要連續(xù)治療三個療程,在休息15 d后再進行兩個療程的治療,保證在3個月內完成7個療程。
(1)按照《血管性癡呆診斷標準草案》中有關療效標準進行判斷[5],按照患者治療前后精神狀態(tài)評分的漲幅判斷,共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將顯效及有效之和作為總有效。(2)采用蒙特利爾認知功能評價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6]與簡易智能精神評價狀態(tài)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7]評價,二者均得分越高說明功能恢復效果越好。其中MoCA量表評價標準包括了視空間/執(zhí)行功能、命名、記憶、注意力、語音、抽象能力、定向能力,在計算總分時將每個項目得分進行合計,滿分為30分,同時對患者的受教育年限問題納入判斷,若受教育的年限在12年及以下則需要增加1分,MoCA≥26分時評為正常。MMSE量表中共包括20個問題,一共涵蓋了30個項目,每個項目能夠正確回答計為1分,錯誤或者不知道計為0分,不合適計為9分,拒絕回答或不理解計為8分。在對總分進行累計計算時,8分及9分均按照0分計算,滿分為30分。根絕患者的文化程度對標準進行調整,將文盲0~16分、小學17~19分、中學以上20~23分作為癡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臨床總有效率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例(%)]
表2 兩組MoCA及MMSE量表評分對比(分,)
表2 兩組MoCA及MMSE量表評分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段 MoCA MMSE對照組 60 治療前 16.32±4.29 12.56±4.65治療后 20.12±4.12 15.19±3.80 t值 - - 3.677 5.254 P值 - - <0.05 <0.05觀察組 60 治療前 16.55±4.80 12.32±4.19治療后 24.89±5.14 18.99±4.47 t值 - - 4.209 7.084 P值 - - <0.05 <0.05 t組間治療后值 - - 5.609 5.017 P組間治療后值 - - 0.000 0.000
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MoCA及MMSE量表評分升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血管性癡呆主要是指因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所引起的腦組織損傷性綜合征,有研究資料顯示,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發(fā)展在一般情況下與腦卒中發(fā)生的病變部位、腦血流改變情況以及血液流變學異常等諸多因素相關,并在其中指出,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生最容易受到腦血流下降以及腦代謝障礙的影響,而對其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8]。另外,該病在發(fā)病期間不僅可伴隨較為明顯的自主神經障礙,也可伴隨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原因與腦組織缺氧及缺氧所導致的血管形態(tài)及生理功能改變相關。結合血管性癡呆的發(fā)病機制我們發(fā)現(xiàn),治療該病的原則在于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來預防、保護以及延緩腦組織受到的損傷,不過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尚未存在療效突出的藥物方法達到治愈目的[9]。
現(xiàn)我院在血管性癡呆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及護理工作中,加用了高壓氧治療以求獲得更好的效果,所謂高壓氧治療主要是指在高壓的環(huán)境中給予患者呼吸純氧,其關鍵的用途在于能夠快速的幫助促進改善患者腦組織缺氧及缺血的情況,從而起到的控制疾病進展的作用[10]。結合本次結果顯示,護理干預配合高壓氧的方法不僅表現(xiàn)出了更高的臨床總有效率,同時也提高了MoCA及MMSE量表評分,提示將護理干預配合高壓氧應用于血管性癡呆患者中在改善認知功能方面具有更加顯著的效果,分析其產生此結果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1)高壓氧的應用能夠促進血液、腦脊液以及腦組織中的氧含量以及氧分壓明顯升高,同時也促進增加了氧的彌散能力[11];(2)高壓氧的應用一方面促進提高了紅細胞的可變性,強化了血液凝固系統(tǒng)的抑制作用,以此降低血液黏度,幫助改善微循環(huán)的調節(jié)功能[12];(3)高壓氧的應用能夠明顯的增加氧化過程,并加快對脂質過氧化物的清除過程,減輕對腦組織造成的不良損傷;(4)高壓氧的應用能夠對腦組織損傷部位毛細血管形成產生較強的促進作用,這對于腦的可塑性可產生較強的積極作用,對腦損傷的修復產生較強的促進效果。
綜上所述,將護理干預配合高壓氧應用于血管性癡呆患者中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明顯幫助改善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