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節(jié)華
隨著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許多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舌肌、咀嚼肌、咽喉等部位肌肉功能不受控制,導致出現(xiàn)吞咽功能障礙,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誤吸,老年腦卒中患者免疫力差,發(fā)生誤吸后很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有必要加強預防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誤吸,以確保其治療的順利實施[1]。臨床研究和實踐證明,采取合理的綜合護理管理,有助于降低老年腦卒中患者誤吸發(fā)生率[2]。本文將對本科2015年6月—2019年2月間5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采取綜合護理管理,對于降低老年腦卒中患者誤吸發(fā)生率及提高護理質量的效果顯著,現(xiàn)報道如下。
在我科選擇2015年6月—2019年2月間100例老年腦卒中患者并將其隨機分為常規(guī)護理組和綜合護管組,每組均為50例。均為急診收治的腦卒中住院患者,均經(jīng)頭顱MRI/CT檢查證實腦卒中診斷,排除嚴重的心、肝、腎疾病,無外傷,無精神障礙,均具有自主表達意愿能力。常規(guī)護理組中男性:女性為26:24,年齡為61~72歲,平均年齡(69.36±4.52)歲;疾病類型:其中出血性腦卒中20例;缺血性腦卒中30例;綜合護管組中男性:女性為28:22,年齡為61~71歲,平均年齡(69.81±5.17)歲,其中出血性腦卒中21例;缺血性腦卒中2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常規(guī)護理組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疾病評估、飲食指導(針對清醒者,合理飲食,指導患者在飲食過程中抬高床頭)。對于鼻飼患者,必須保持管道暢通,如有反流發(fā)生,應及時減少或暫停鼻飼,如有誤吸時,立即采取吸引器輔助治療,防止氣道阻塞。
1.2.2 綜合護管組 給予綜合性護理管理,患者入院后對其采用誤吸風險測評量表進行誤吸風險的評估,該量表共計10個項目,總分≥20分為誤吸高?;颊?,總分14~19分為誤吸中?;颊?,總分≤13分為誤吸低?;颊?;在進行初評之后每周再行1次評估,以實際評估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措施。誤吸低危患者多為清醒意識,吞咽功能基本正常,可經(jīng)口飲食,但需要強化對該類患者的健康宣教,如飲食方面適合吃溫熱半流質糊狀食物,進食期間不宜交談,采取少食多餐原則,半臥位(或坐位)進食,進食后及時清潔口腔,減少口腔內(nèi)殘留食物,進食后不宜立即平臥,應至少保持進食時的體位30 min等。誤吸中危患者存在一定程度吞咽障礙,故此應加強對該類患者的日常巡視,對于清醒者,應在護理人員輔助下進行喂食,有必要在喂食前對其施加知覺刺激以促進舍和吞咽肌肉的運動,喂食應每次給予少量食物,輕柔而慢慢地喂食,囑患者多進行咀嚼和進行多次吞咽嘗試;對于鼻飼患者,需要對胃管位置作好標記,確定妥善固定,并檢測殘留量,確定好鼻飼灌注量,之后方可進行鼻飼;患者睡覺時需要將床頭適量搖高,防止食物反流刺激咽喉部位,引起嗆咳、誤吸。針對消化不良者,可遵醫(yī)囑給予促胃腸動力藥和消化酶。誤吸高危患者大多處于昏迷狀態(tài)和進行了氣管切開,此類患者采取鼻飼方法,護理中應選擇適宜管徑的胃管,插管深度適當深入,并標記好胃管位置,建立人工氣道者,在其休息時給予霧化吸入和吸痰,可采取人工氣道氣囊進行輔助治療,應保障壓力適宜,在鼻飼后2 h放氣;給予鼻飼時應保障每次的鼻飼量<100 mL,避免夜間進行鼻飼;灌注前用40℃左右溫水20 mL進行胃管沖洗,如果患者未發(fā)生嗆咳即可開始灌注,若有嗆咳發(fā)生則需暫時停止鼻飼。每日作好口腔清潔護理,防止意外拔管;對于危重患者要進行輸注泵治療,起始滴速50 mL/h,之后視情況逐漸增加。適時對中、高?;颊卟扇⊥萄士祻陀柧?,以冷凍過的濕棉簽對患者咽后壁、舌根部位進行刺激,促使舌部向各個方向進行反復伸展。
對比兩組患者的誤吸、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以及吞咽功能評分、護理質量評分。誤吸的評判依據(jù)包括:患者有嗆咳且SpO2水平下降,自氣管內(nèi)吸出胃內(nèi)容物,聽診肺部有明顯濕啰音,患者出現(xiàn)氣促表現(xiàn),影像學檢查出現(xiàn)炎性表現(xiàn)(如肺紋理增粗等)[3]。吸入性肺炎的評判依據(jù)包括:患者出現(xiàn)刺激性咳嗽咳痰,有呼吸困難表現(xiàn),反復發(fā)熱,嚴重低氧血癥,可伴有CO2潴留和代謝性酸中毒,胸部影像學檢查示肺部散在不規(guī)則云翳狀模糊陰影(多位于右中下肺葉),或雙側肺部絮狀陰影融合成片,由肺門處朝外側擴散[4]。吞咽功能評分依據(jù)標準吞咽功能評估量表SSA,該量表總分5~12分,最低分為18分,最高分為46分,評估分值越高,表明吞咽功能越差[3]。護理質量評分總分100分,內(nèi)容涵蓋護理態(tài)度、技巧、溝通等項目,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對護理質量認可度越高[5]。
本文數(shù)據(jù)結果均錄入SPSS 17.0軟件作統(tǒng)計學分析,各項評分等計量資料均以()表示,采取組間配對t檢驗分析;各項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均以(%)表示,采取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合護管組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吞咽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1);綜合護管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1)。詳見表1、表2。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及社會壓力的增加,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臨床急性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較為多見的不良現(xiàn)象是誤吸,從而引發(fā)吸入性肺炎[6-7]。腦卒中患者在疾病的影響下,部分腦部神經(jīng)元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可造成咳嗽等對刺激的應激性反應變?nèi)趸騿适В瑢е率澄?、胃?nèi)容物、口腔分泌物等可被誤吸入氣道,引起炎癥反應,誤吸和吸入性肺炎嚴重時可引發(fā)呼吸衰竭或者呼吸窘迫綜合征,對患者生命健康可造成嚴重影響[8-9]。李萍歡等[10]研究表明,顱腦疾病老年人若未采取合理干預,誤吸發(fā)生率可高達48%~53%左右。陳良清等[6]研究顯示,腦卒中患者發(fā)生誤吸的影響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病史、腦卒中發(fā)生部位、是否合并吞咽功能障礙、年齡、進食方式、體位、機械通氣、食物性狀、鼻飼操作等等,而常規(guī)單一性護理措施往往無法獲得滿意的效果[11]。
針對預防誤吸的護理管理是近年來腦卒中護理研究的焦點之一。臨床如能圍繞著預防誤吸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將會在保障患者每日營養(yǎng)供給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誤吸、吸入性肺炎乃至于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的發(fā)生率[12-13]。本科室在針對預防誤吸的綜合護理管理應用中,首先重視了對于卒中患者誤吸風險的評估,將其分為低危、中危、高危三個風險等級,分別加以綜合護理,并在患者的病程變化中及時進行風險復評,精確掌握患者當下的誤吸風險情況,以便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飲食護理、體位、鼻飼管理、加強巡視、口腔護理、吞咽康復訓練等等,通過各項環(huán)節(jié)全面介入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的治療過程,減少誤吸等不良后果發(fā)生,保證患者能以良好的狀態(tài)接受臨床治療,從而進一步改善治療結局,減輕患者經(jīng)濟、身心負擔[14-15]。從本研究結果來看,綜合護管組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吞咽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1);綜合護管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護理組(P<0.01),與相關研究結果接近。
表1 兩組患者誤吸、吸入性肺炎發(fā)生率對比 [例(%)]
表2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 )
表2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評分、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分, )
組別 例數(shù) 吞咽功能評分 護理質量評分綜合護管組 50 23.69±2.54 91.46±3.23常規(guī)護理組 50 36.52±3.54 84.58±4.21 t值 - 20.822 2 9.168 1 P值 - 0.000 0 0.000 0
綜上所述,對老年腦卒中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管理,可有效降低誤吸發(fā)生率,提高護理認可度,具有明顯的臨床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