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德
慢性心衰是臨床常見的嚴重心血管病變,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高血壓、主動脈狹窄以及風濕性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都會引發(fā)慢性心衰。有數(shù)據(jù)顯示[1-2],慢性心衰患者5年存活率與惡性腫瘤患者相仿,當前我國18周歲~75周歲有癥狀的心衰患者約有450萬,心衰發(fā)病平均年齡為66歲,且慢性心衰病情易反復發(fā)作,心功能損害加重,患者需要長期、頻繁住院治療,這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質(zhì)量,同時也得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雙氫克尿噻是臨床上常用的抗高血壓藥物,地高辛是治療慢性心衰的常用藥即可增強心臟心縮功能,可以緩解慢性心衰患者癥狀,為了探討其與雙氫克尿噻聯(lián)合治療慢性心衰的效果,筆者對我院近兩年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進行對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對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進行篩選,從中選擇12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奇偶數(shù)法隨機分為兩組,各組60例。本研究已經(jīng)我院倫理會批準,入組標準:(1)均符合《2018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相關(guān)標準[3];(2)兩周內(nèi)未服用過其他相關(guān)治療藥物;(3)患者與家屬均為自愿參與本研究;(4)臨床資料完整;(5)無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史。排除標準[4]:(1)認知功能障礙、有精神疾病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合并其他嚴重內(nèi)科疾??;(4)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研究組中男性與女性比為32 : 28;患者年齡在42~82歲范圍內(nèi),平均(55.95±2.02)歲;心功能分級Ⅱ15例,Ⅲ級28例,Ⅳ級17例。對照組中男性與女性比為33 : 27;患者年齡在44~81歲范圍內(nèi),平均(56.26±2.03)歲;心功能分級Ⅱ12例,Ⅲ級32例,Ⅳ級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能夠比較。
除利尿、化痰、低流量氧流等常規(guī)治療外,兩組患者均采用地高辛治療,給予患者地高辛(杭州民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H33021657,0.25 mg)口服,0.5 mg每次,每日服用一次,連續(xù)服用一個月。
研究組在此基礎(chǔ)上采用雙氫克尿噻治療,給予患者雙氫克尿噻片(山西利豐華瑞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chǎn),H14020428,10 mg)口服,每次口服25 mg,每日服用兩次,連續(xù)服用一個月。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治療總有效率。療效判定標準[5]: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達到Ⅰ級為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級為有效;治療后,尚未達到以上標準的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通過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整理兩組資料。計量資料以()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分別采用組間t檢驗比較與χ2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
組別 心率(次/min) 左室射血分數(shù)(%) 心排血量(L/min)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n=60) 95.09±3.85 74.16±3.03 41.14±0.81 54.01±2.64 3.68±0.81 5.21±0.76對照組(n=60) 95.41±3.75 86.99±2.91 40.96±0.86 45.21±2.75 3.73±0.77 4.55±0.82 t值 0.011 23.656 0.132 17.881 0.101 3.841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治療總有效率
兩組治療前心功能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慢性心衰常發(fā)生于器質(zhì)性心臟病終末期,近年來慢性心衰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已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心血管病癥[6]。高血壓長期患者以及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造成心臟排血量較低,繼而使患者出現(xiàn)呼吸急促、體液潴留等癥狀,嚴重威脅了患者的健康。鑒于慢性心衰病程長、病死率高的特點,因而臨床一直在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地高辛是一種強心苷,即可以選擇性地與心肌細胞膜Na+-K+-ATP酶結(jié)合發(fā)揮抑制作用,阻斷心肌細胞膜內(nèi)外Na+-K+轉(zhuǎn)運,從而提高細胞漿內(nèi)Ca2+水平,促進Ca2+釋放,增強心肌收縮力。有文獻指出,地高辛可以通過正性肌力作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增強迷走神經(jīng)張力,從而降低心率[7-9]。然而,慢性心衰患者運動時神經(jīng)興奮性提高,單一使用地高辛藥物難以有效控制,而且地高辛治療劑量類似于中毒劑量,臨床單用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0-13]。
慢性心衰比較容易引發(fā)患者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失衡,若不及時通過藥物干預,極易造成病情惡化。雙氫克尿噻是臨床常用利尿劑,其能夠有效抑制遠端小管前段對氯化鈉的重吸收,有利于遠端小管的Na+-K+交換,能夠改善慢性心衰患者水鈉滯留癥狀。雙氫克尿噻聯(lián)合地高辛治療慢性心衰患者在增強患者心肌收縮力、抑制心肌傳導功能的同時,還可以緩解患者尿潴留程度,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在本研究中,兩組患者用藥后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但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各項心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jié)果也說明雙氫克尿噻聯(lián)合地高辛可以減輕慢性心衰患者癥狀、改善心功能。
由此可見,對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地高辛聯(lián)合雙氫克尿噻治療能夠顯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與單一采用地高辛治療相比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