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星 肖偉東 羅潔妮
乳磨牙根尖周炎是臨床上常見于口腔科的一種小兒乳磨牙根尖周發(fā)生炎性滲出的炎癥疾病,因其特殊的解剖特點,易使感染擴散至根尖周組織,引發(fā)牙周組織的急性炎癥,出現(xiàn)疼痛、腫脹等癥狀,最常見的發(fā)病原因為齲病[1]。同時小兒自身免疫力差,感染的自我抵抗能力低于成人,病情進展可導致患兒繼發(fā)全身發(fā)熱、骨髓炎等,故乳磨牙根尖周炎的及時治療尤為重要[2]。目前,臨床針對乳磨牙根尖周炎,常見的治療方式以化學封藥法為主,可清除根管內(nèi)感染物質(zhì),到達一定的殺菌消腫效果[3]。首選治療手段為乳牙根管治療,而根管充填材料的選擇最為關鍵,以往以氧化鋅碘仿糊劑最為常見,具有一定效果,現(xiàn)如今,Metapex糊劑逐漸被臨床應用,有研究報道其療效確切[4],亦有研究顯示其影像學成功率較低[5-6],根管充填1年后的影像學成功率為75%[7]。因此,本研究學者將Metapex糊劑與氧化鋅碘仿糊劑在乳牙根管充填中的療效進行比較,旨在為臨床提供指導。
選取我院口腔科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乳磨牙慢性根尖周炎患兒120例,納入標準:(1)均符合口腔學中關于乳牙慢性根尖周炎的診斷標準[8],且經(jīng)影像學X線片證實,示根尖周存在透亮影;(2)均伴有急慢性牙痛史、咀嚼困難史等;(3)年齡均在4~7歲;(4)牙根吸收長度均小于1/3根長;(5)均獲得患兒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有根尖膿腫等;(2)經(jīng)X線顯示伴有根尖骨質(zhì)疏松者;(3)合并有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者;(4)對本研究根管充填材料過敏者。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61例)和觀察組(59例),對照組67顆患牙,觀察組66顆患牙。對照組患兒男31例、35顆患牙,女30例、32顆患牙,年齡4~7歲,平均(5.46±1.40)歲,病程8個月~2年,平均病程(1.37±0.74)年,患牙位置:第一乳磨牙34顆、第二乳磨牙33顆;觀察組患兒男31例、34顆患牙,女28例、32顆患牙,年齡4~7歲,平均(5.29±1.51)歲,病程9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1.51±0.82)年,患牙位置:第一乳磨牙33顆、第二乳磨牙33顆。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及患牙數(shù)目、位置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均行乳牙根管治療,對其進行常規(guī)開髓、揭頂、拔髓、擴根、沖洗、封藥、糊劑充填。對照組患兒采用氧化鋅碘仿糊劑進行根管充填,其成分包括5:1比例混合的純氧化鋅和碘仿,并加以丁香油酚調(diào)和成糊劑;觀察組患兒采用Metapex糊劑進行根管充填,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鈣、碘仿和聚硅氧烷油。每隔一周對其復查,觀察炎性滲出與否、叩痛與否、松動與否等。
(1)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2)比較兩組患兒患牙的根管填充質(zhì)量;(3)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1周、1個月的疼痛評分。
參考相關文獻根據(jù)治療后咀嚼功能、癥狀及X線片檢查結(jié)果進行療效評價[4],分為:(1)顯效:咀嚼功能良好,腫痛相關癥狀無,X線片示根尖周病變區(qū)域減少;(2)有效:咀嚼功能良好,腫痛相關癥狀無或輕微,X線片示根尖周病變區(qū)域輕度減少;(3)無效:咀嚼功能不良,腫痛相關癥狀明顯,X線片示根尖周病變區(qū)域惡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shù)×100.0%。
參考相關文獻根據(jù)X線顯示評價根管填充質(zhì)量[9]:(1)恰填:充填物距根尖0~2 mm,根管內(nèi)不見透亮影;(2)欠填:充填物距根尖>2 mm,充填物內(nèi)可見透亮影;(3)超填:充填物超出根尖。恰填率=恰填數(shù)/總數(shù)×100.0%。
表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的患牙根管填充質(zhì)量比較[n(%)]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1周、1個月的疼痛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1周、1個月的疼痛評分比較(,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周 治療后1個月對照組(n=61) 6.02±1.02 3.01±0.62 2.49±0.32觀察組(n=59) 6.00±1.03 2.52±0.46 1.99±0.21 t值 0.107 4.928 10.151 P值 0.915 0.000 0.000
參考相關文獻采用疼痛評分評價患兒疼痛程度[10]:0分:無疼痛;1~3分:疼痛輕微;4~6分:疼痛明顯;7~10分:疼痛劇烈。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3.05%,對照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5.5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29),見表1。
觀察組的患牙根管恰填率為90.91%,對照組患兒為67.16%,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治療前,兩組患兒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周、1個月,觀察組患兒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乳牙根管治療為臨床普遍采用的手術方法,其療效得到肯定,唯有根管填充材料的選擇是臨床一直研究的對象,旨在尋求更佳的填充材料以進一步改善療效。臨床最常采用的根管填充材料為氧化鋅碘仿糊劑,氧化鋅碘仿糊劑由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改良而來,主要成分為純氧化鋅、碘仿和丁香油酚。氧化鋅具有收斂和抗菌作用,其不溶于水,超充后不易吸收;丁香油酚可使蛋白變性,對多數(shù)兼性菌和少數(shù)厭氧菌有抑菌作用,對根尖周組織有刺激性,從而引起充填后疼痛。加入碘仿,可改善氧化鋅丁香油糊劑的體內(nèi)降解性,增強抗菌作用,減少對根尖周組織的刺激性[11]。有研究表明,盡管氧化鋅碘仿糊劑對根尖體部的炎癥吸收作用較好,但其對根尖周圍及分叉處組織的炎癥吸收作用不明顯,直接影響療效;同時其吸收速度慢于乳牙牙根吸收速度,不利于恒牙正常萌出[12]。因此,臨床致力于尋求更具價值的根管填充材料。Metapex糊劑包含有碘仿、氫氧化鈣、硅油等成分,其主要優(yōu)勢如下:首先,氫氧化鈣其借助自身的強堿性性質(zhì)在牙根尖處營造了強堿環(huán)境,抑菌效果明顯,對炎性反應的酸性產(chǎn)物起到良好的中和作用,且相比較傳統(tǒng)填充劑,氫氧化鈣可吸收性強、相容性高,從而對患兒乳牙牙根的吸收無影響,并促進牙根尖周成骨細胞形成,最終起促進根尖骨組織愈合作用;其次,碘仿可通過碘離子的釋放抑制白細胞游出從而加強抗炎,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同時,硅油則起輔助的作用,即通過抗凝功能以保證氫氧化鈣始終保持其活性,加強抗炎效果[13]。因此,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療效高于對照組,證明了Metapex糊劑作為根管治療填充劑效果更佳,得益于其抗炎效果更強、更久且對乳牙牙根吸收無影響。此外,Metapex糊劑的特別之處還在于其充填方式為注射器加壓,避免了常規(guī)充填方法中經(jīng)側(cè)副根管充填時最易出現(xiàn)的欠充現(xiàn)象;且相比較常規(guī)充填劑,其流動性更好,則更易滲入根管達根尖孔等處,確保了根管充填的完整性、嚴密性,提高恰填率。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患牙恰填率高于對照組,證明了Metapex糊劑的根管填充質(zhì)量更佳。此外,研究結(jié)果還顯示,治療后1周、1個月,觀察組患兒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證明了Metapex糊劑以其更高的治療療效、根管恰填率有效的改善了患兒疼痛,更易被患兒及其家屬選擇。
綜上所述,Metapex糊劑作為根管充填材料在乳牙根管治療中療效顯著,能減輕患兒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