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龍
初中階段很多學生抱怨數學知識看不懂、學不會,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當中,要采取多種教學策略,有計劃地滲透學習方法的課堂指導,逐步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難心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發(fā)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一、記憶指導,夯實數學基礎
當前數學教師津津樂道的教學理念都是“生成”“活動”“創(chuàng)境”,強調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在活動中自主建構知識,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記憶的課堂指導,使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掌握不夠扎實,容易造成教學形式濃墨重彩,學生掌握卻輕描淡寫的不協(xié)調現象.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知識的特點,豐富數學知識的講解形式,滲透簡化記憶、理解記憶、口訣記憶、形象記憶、對比記憶等不同的記憶技巧,強化學生課堂學習印象,提高學生課堂記憶效果.
比如,講解“等式性質”的相關規(guī)律時,教師把一個天平帶到了課堂中.天平兩邊的托盤上放著兩個同樣大小的砝碼,保持著平衡狀態(tài).取下左邊一個砝碼后,天平馬上向右邊傾斜.教師提問:“該怎么調整才能讓天平回歸平衡?”學生很快想出辦法:從右邊也拿下一個砝碼.教師取下右邊一個砝碼,待天平恢復平衡后,又在左邊托盤放回一個砝碼,天平變得向左邊傾斜,繼續(xù)設問:“現在該怎么調整能讓天平恢復平衡?”按照剛才的思路,學生提出在右邊也加一個砝碼的解決辦法.此時,教師導入課堂新知,“如果說天平的平衡就是等式的成立,從剛才的實驗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借助一個簡單的小實驗,讓學生在類比中對等式性質形成了深刻的認識,實現了對新知識的有效理解和記憶.
二、讀寫指導,強化數學印象
初中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和邏輯性都很強的學科,每一個數學定理、規(guī)律、概念的表述都是高度抽象且嚴謹縝密的,很多時候一字之差就會惹出“失之毫厘,謬之千里”的數學笑話.教師課堂教學中要凸顯出數學知識嚴謹的邏輯性,對學生的讀寫進行專項指導.閱讀教材時,要指導學生先粗略通讀一遍,初步了解本章節(jié)講了哪些內容,形成整體知識框架;再針對重難點內容細細品讀,畫出其中的關鍵詞句,試著挖掘其中的因果關系、本質屬性;最后再展開針對性的知識探究,引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原有認知體系中,構建數學知識網絡.對學生寫的指導,應集中于數學符號、解題格式等方面的規(guī)范性書寫,通過針對性訓練,引起學生對規(guī)范書寫的重視,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書寫習慣.
比如,學習了“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兩個數學概念后,解決包含具體數字的概念性判斷題時,學生經常會判斷錯誤.教師為了糾正學生認知中的錯誤理解,指導學生仔細閱讀平方根和算術平方根在教材中的定義,畫出概念描述中的關鍵字詞,讓學生對比兩個概念的描述,總結二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嘗試結合“2和4”“3和9”等具體的數字,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通過對學生閱讀的有效指導,可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概念理解的片面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中彌補知識短板,建立正確的概念認知.
三、解題指導,提升數學能力
初中數學學科涵蓋的數學知識面很廣,面對不同類型的題目需要學生靈活轉換思維,選擇合適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教師對學生的解題指導應貫徹于整個教學活動當中,一方面,要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建立全面、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正確認識各知識間的聯(lián)系,使學生面對問題時,可以準確抓住核心條件,找到解題的切入點;另一方面,要做好各類解題技巧的有效指導,將代入法、構造法、面積法、換元法、因式分解法等解題方法滲透到題目講解中,豐富學生數學解題手段,發(fā)散學生解題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教學“二次函數”相關章節(jié)時,有這樣一道典型例題:已知二次函數的頂點坐標為(-2,-3),且函數圖像經過點(-3,-2),試求該二次函數的解析式.教師指導學生分析和解決題目時,先從題目提供的已知條件入手,選用頂點式減少解題步驟;再引導學生分析具體的解題方法,滲透待定系數法“設—列—解—代”的一般解題思路;最后,組織學生進行具體運算,求出二次函數的解析式.通過合理的解題指導,引導學生將二次函數的各知識點聯(lián)系在一起,教會學生用待定系數法解決二次函數問題的一般思路,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二次函數問題的解題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教師要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指導下,加強對學生觀察、分析、類比、抽象、歸納等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記憶指導、讀寫指導、解題指導等培養(yǎng)學生特定的數學學習方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形成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