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玲
摘 要: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主要是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文章以思維品質(zhì)培養(yǎng)為切入點,以課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例,探究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教學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思維品質(zhì);閱讀教學;文本解讀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2-0090-02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思維品質(zhì)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英語閱讀作為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課型,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結(jié)合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著重關(guān)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本文以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例,結(jié)合教學實踐探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路徑。
一、高中英語閱讀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理論依據(jù)
Bloom的認知發(fā)展模型是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理論依據(jù)。Bloom將認知領(lǐng)域的教育目標分為六個層次:知識、領(lǐng)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后來Anderson 等人把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這六個目標是由低階思維逐步向高階思維發(fā)展的。基于此,教師在閱讀課上應該多設計有益于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策略
現(xiàn)以人教版英語必修二第4單元課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為例,具體說明在閱讀課中如何引領(lǐng)學生的思維從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漸進發(fā)展。
1.利用圖片和視頻,以及游戲形式導入文本主題
教師播放一段野生動物生存處境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它們的處境,激活相關(guān)知識。觀看視頻前,教師提出問題:What is the video about?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屏幕上顯示動物特征的英文描述,學生根據(jù)描述競猜名稱。答案為:藏羚羊、熊貓、大象、金絲猴。游戲形式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隨后,教師讓學生回憶前一節(jié)課提到的動物瀕危的幾個原因,幫助學生提取相關(guān)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通過視頻和圖片幫助學生提取相關(guān)話題的背景知識,再通過競猜動物的游戲,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帶著問題觀看視頻,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
2.利用課本圖片和標題,引導學生預測文本內(nèi)容
閱讀前,教師呈現(xiàn)文本標題以及文中圖片,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預測。教師給出指令:Look at the pictures on P26 and the title of passage and predict the content of the passage. 通過預測內(nèi)容,學生會帶著好奇心進行閱讀。
教學設計說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文中圖片和標題預測文本主要內(nèi)容,是有意培養(yǎng)學生“看”(viewing)的技能,因為標題往往體現(xiàn)文章中心。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
3.立足文本,梳理文本信息
教師給學生7分鐘時間閱讀全文(約440詞)。首先,教師提問: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text? 學生回答是記敘文。教師按照記敘文六要素,提出幾個問題:(1)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 (2)Where did she go? (3) What animals did she see?(4)How did she travel? 回答后,要求學生概括段落大意。文章共4段,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意是Why we need wildlife protection,第二部分大意是A good example of wildlife protection,第三部分大意是What we can get from wildlife protection.
在學生了解語篇結(jié)構(gòu)后,教師通過問題鏈形式,設置以下5個問題梳理文章信息要點,要求學生完成書中的表格。其5個問題為:(1)Why has the antelope become an endangered species?(2)Why are elephant numbers increasing in Zimbabwe?(3)How does the government of Zimbabwe protect wild animals?(4)What was the monkey doing when Daisy arrived in the rainforest?(5)Find out a sentence which tells the important of the rainforest.
教學設計說明:首先,讓學生識別文體,了解記敘文六要素。其次,劃分篇章段落并概括大意,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設置的5個問題以及課本練習題都是細節(jié)理解類問題,能幫助學生梳理文本信息。
4. 進行深層次文本閱讀,挖掘文本內(nèi)涵
閱讀的本質(zhì)不僅是對文本表層信息的理解,更要聚焦文本深層內(nèi)涵,如文本所傳遞的價值觀等。在指導學生對文本信息進行梳理后,教師提出以下問題:(1)What's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antelope and the elephant? What is its feeling? (2)What's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for the elephant in the past and now? What is its feeling?(3)What rhetoric(修辭法)is used in writing?(4)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words of the monkey?(5)How did Daisy learn to help wildlife?(6)How did the feeling of Daisy change?(7)Why did the author write the 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