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初中數學教材內容的深度和難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強。而初中生正處于成長階段,其思維能力仍在發(fā)展中,在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的,而易錯題成了他們提高成績的絆腳石。因此,易錯題的研究有一定的價值。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簡要探析了實數中的易錯題成因及其對策。
【關鍵詞】易錯題;實數;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0)16-0110-02
易錯題,是指容易做錯的題目,也是老師一點就明,學生一看能懂、一做就錯的題。這些易錯題往往會成為學生在數學考試中的失分點,使學生得不到滿意的分數。
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這樣一個題目:的平方根是____。這道題其實并不難,但很多學生屢做屢錯,筆者也多次強調過,但仍有部分學生會出錯。而實數這一章節(jié)中還有很多簡單的題目,學生做題時經常會犯類似錯誤。實數是初中數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進一步學習二次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礎。中考中,它通常以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的形式出現,是基礎題,很多學生都在此丟分。所以在教學實數時,要幫助學生越過出題人的陷阱,避免產生一做就錯、再做還錯的現象[1]。下面筆者結合實數中出現的一些易錯題案例,談一談實數中的易錯題成因和解決對策。
1 ? 易錯題形成的原因
1.1 ?概念理解不透徹
概念是對一個名詞或一個理論的最根本解釋。如果概念理解不透徹,那么學生就容易混淆相似概念,解題過程中張冠李戴,導致出錯。在實數這一章節(jié)中,學生容易混淆平方根、立方根、算術平方根的概念。
錯因分析:這道題考查絕對值和算術平方根的非負性,以及列方程求的值。學生易犯的錯誤是不熟悉非負性,拿到題目后無從下手,此外,還有對此類題目的解題方法不熟悉,忘記方程思想的運用。
2 ? 易錯題解決的對策
2.1 ?明確概念,夯實基礎
實數這一章節(jié)中,對于平方根、算術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學生容易混淆,此外有理數和無理數的概念不清往往也會成為學生解題的絆腳石。教師在講解這些相似、易混淆的概念時,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理清它們的聯系和區(qū)別。講解完后,通過例題進行辨析,例題可以選用“易錯題”,由此向學生揭示錯誤的成因,教給學生排除錯誤的方法,讓學生能夠明確概念,識別錯誤并改正錯誤。
2.2 ?思維碰撞,加深印象
在教學實際中,教師會發(fā)現自己一直強調的易錯點,學生還是反復做錯,遺忘得也快。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點評錯題,通過分析其他同學的錯誤,幫助自己理解知識。在學生相互交流、相互糾錯中,教師要適時點撥,總結一些關于此類問題的解題方法、規(guī)律和技巧,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實數運算時,可讓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把“易錯題”演示給其余同學看,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易錯題的理解,也可以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2.3 ?注重審題,養(yǎng)成標記習慣
在平時的課堂上,學生習慣于依賴教師,缺少自己讀題、審題的過程,導致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審題能力薄弱,在解題過程中不能很快發(fā)現易錯點,最終因審題不清等在易錯題中失分。如果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讀題,并動手圈畫容易出錯的地方,那么通過長時間的鍛煉,學生就能更好地攻克易錯題。
對于實數中綜合考查平方根、算術平方根和立方根概念或性質的易錯題,教師應引導學生獨立審題,使學生多讀題,關注題干中需注意的知識點,圈畫出關鍵地方,如已知什么、求什么,并在旁邊做好標記,把分析過程寫在題目旁邊。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明晰下一步是什么,也便于學生檢查,進而減少甚至避免易錯題的失分。
2.4 ?當面批改,及時糾錯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當面批改學生的作業(yè),以及時指出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明白哪些知識點仍需要夯實鞏固。經歷多次這樣的過程后,學生會更加注重自己作業(yè)的質量,養(yǎng)成檢查的習慣,易錯題也能夠逐步減少。
新課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5道左右的易錯題作為課堂作業(yè),先完成的同學先給教師批改。做得好的給予表揚,調動積極性;有錯誤的先適當點撥,讓學生自己發(fā)現錯誤,如果發(fā)現不了,再指出錯誤之處,分析錯誤原因,幫助學生改正。學生弄懂之后,教師再出一道類似的易錯題進行鞏固。學生練得多了,也就理解掌握了相關知識點,錯題也就慢慢變少了。
2.5 ?總結反思,整理錯題
新課標指出,學生應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如果學生能在課后及時反思總結,養(yǎng)成整理錯題的習慣,那么也能逐漸降低出錯率。
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能力,鼓勵學生準備錯題本,讓學生采用畫表格的方式將實數中的易錯、易忘、易混的知識點對比著整理,這樣使學生的思路更清晰,更有助于學生對比記憶[3]。然后可再讓學生把考試、作業(yè)中出現的易錯題分類整理好。整理時,先抄題目,然后自己寫出答案,再對比正確答案。仍出錯的,用紅筆標記出來并在旁邊訂正,注明出錯的原因,如概念混淆、審題不清、思維不嚴謹等,做好反思工作。教師可每周選一些優(yōu)秀的錯題本在班內展示,方便其他學生參考借鑒。通過易錯題的整理,學生能夠找到出錯的根源,并加以糾正,進而提高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初中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出錯在所難免,這就需要教師理清學生出錯的原因,“對癥下藥”。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好“易錯題”這一寶貴的教學素材,不僅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反思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周學光.對初中數學“易錯題”的思考[J].中小學數學:初中版,2011(11).
[2]蔣偉萍.淺談初中數學易錯題的成因及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3(9).
[3]蔣迎新.成敗只在一瞬間——談初中數學易錯題的教學[J].林區(qū)教學,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