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靖
一
在遙遠蒼涼的漠北,在黑河水消亡的地方,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內蒙古西部邊陲,一座風中的小城——額濟納旗,豐饒在天涯。
它是大風吹到天邊的一彎孤月,寂靜地掛在天邊。
在父輩撲朔迷離的言談中,我隱約可知,我幼年時舉家遷徙于此,是一個痛楚而錯誤的抉擇。如今,我已年迫知命,注定在此終老。一個邊緣人的生活,已與他相依為命的土地,與這座遺世獨立的小城緊緊融合,如同額濟納身邊靜靜流淌的黑河水,與這片荒漠相融。也許,這不是愛,是宿命和悲傷。
我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二十六年來,我奔波在額濟納通往酒泉的路上。酒泉——這個絲路上的城市,是與額濟納最近的城市。我在這條長達四百公里,橫亙在沙漠中,蜿蜒在蒼穹下的戈壁之路上,打撈著殘敗的人生。
我一生只認識這條路,這條人跡稀少的路。它是我一個人的路,我的生命之路、朝圣之路、求索之路。
我來人世只為了走在這條路上。
我的乘客來自各行各業(yè),但在我眼中,他們只有兩類:去額濟納和離開額濟納的人。他們不是歸人,是過客。來者,路已行至天涯;去者的家,或許在酒泉或比酒泉更遠的地方。
年復一年,我穿行在這雄渾、單調、貧瘠、赤裸的荒原中。張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漠,風剝蝕的沙丘,擎著生命和死亡的梭梭、駱駝刺、檸條等灌木植被。這些風沙中的植物,是植物的王國中放逐的臣民,它們倔強地踞守這荒寒險惡之地,等待大風吹干它們最后的一滴眼淚。他們是讓你的心靈驟然疼痛的植物。
人類對無法征服、無力探詢的領域常心懷敬畏。有人說,荒原是神學的搖床。因我們的先知相信,人類從沒見過的神,住在我們無法抵達的地方,住在一個尚未啟封的永世里,住在我們無法攀越的雄峰上,一個幽暗的洞府里。
人類能抵達的荒原,永遠不是荒原的中心。
每一次遠眺荒原、融進荒原,我都會有一種特別的胸懷和氣質。我仿佛能聽到荒原傳遞給我靈魂的聲音,那是神性的召喚,是超自然的力量,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心靈的對話。我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傾聽和領受。
一個被荒原遼闊的人,不能再說孤獨;一個被荒原寂寞的人,俗世的寂寞已不是寂寞。荒原為我承擔一切,它是我的歸處,是我永恒的擁有。
大風呼嘯而起時,囂叫的沙粒撲打著車窗,熱情與我招呼,一路護送我,經年累月。
風統(tǒng)治著荒原,主宰著荒原。風是荒原的靈魂。一個游蕩的自由的靈魂,一個悲情迷惘的靈魂,一個自歌自哭、無助迷失的靈魂,一個與我的靈魂無限接近的靈魂。
不知為什么,當我在地平線湛藍的天空下,看到無風的、靜穆的、沉寂而安詳的荒原,我常感到一種巨大而深刻的空茫。風是大生命的力量和喧囂,是荒原就應該有風,荒原是風的居所。
我的乘客,所有到過額濟納旗的人,都接受過沙塵暴的款待,但沒有人喜歡這種款待。那些從露珠和花朵的世界里,從云夢大澤中,從楊柳岸、曉風殘月中來的人,常視風沙肆虐的大漠為人間地獄。當浩蕩的天風襲來,他們的心中不會升起一絲悲壯,只是心境沮喪地從齒縫中擠出幾聲詛咒。而我已成荒原的一部分,一棵安然于風沙之中的梭梭。除了荒原,我的心中再容納不下別的山水。我的情感、血液中呼嚎著大漠的悲風,滾動著大漠的落日。那些旖旎的山水不是我的向往。我從不對著昏黃的蒼穹咆哮。我曾寫下過數行文字,為我的這種情感:
……
我一生顛沛在遙遠的北方
風中遠去
風中歸來
我是一片輾轉飄零的枯葉
走不出風的命運
哦朋友
你有江南的細雨
我有北方的狂風
你有粉白的美人
我有黑黑的嬌妻
你有荷花的裊娜
我有沙棗花的醇香
你有詩詞搖曳的美景
我有長河落日的雄闊
你有青草糾集的大軍
我有沙粒擂動的戰(zhàn)鼓
大風起時我心顫栗
大風起時我心狂野
大風起時我心悲愴
大風起時我心嗚咽
大風起時我心恭迎
北方的風啊
我挺立在你的中心
是赫赫的君王
我匍伏在你的腳下
是潦倒的乞丐
我生活在北方的風中
我的愛人
我的繆斯女神
哭泣的眼眸里
流出的全是血紅的沙粒
鍍金的沙粒
北方的風啊
我生在你之中
死在你之中
我必有一座風的墳塋
將我深深埋葬
二
有一年,在七月晴朗的一天,我在酒泉載了一位自廣州來的老婆婆,一個滿頭銀發(fā)、腰背挺直、精神矍鑠的老人,一個故地重游、尋找往事的老人。她在孫女陪伴下,到距額濟納四十公里渺無人跡的四號山。那里如今已荒無人跡。老人年輕時從軍七年,部隊就駐扎于此。自轉業(yè)后,她再沒有來過,如今大限已近,她對這里的思念愈熾。
當車穿行在大漠中,老人陷入深深的沉默。我從后視鏡中看到她一直靜靜地凝望著蒼茫的大漠,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到達四號山后,老人對孫女說,她要獨自走一走,不要打擾她。從那座人造的大山邊,老人安靜而緩慢地走向曠野。黃昏的斜陽拉長了她衰老的身影。老人在撿拾遠年的風沙掩埋的青春歲月。
黃昏時,狂風乍起,漫天的風沙像一只張牙舞爪的巨獸,從遠方撲來。老人的孫子面露懼色,讓我把車向老人開去,孫子要老人上車,老人卻把他推進車,平靜地說,我就是來看風的。
老人要獨自面對過去的歲月,面對一場大風。
她執(zhí)拗而莊嚴地迎向風,風沙頃刻吞沒了她。我坐在車里吸煙,默默注視著她,老人張開手臂,敞開心扉,擁抱著風,呼吸著風的氣息,聆聽著風的聲音,銀發(fā)在風中飄動。突然,她倒在地上,盡情慟哭起來。
這是一場她熟悉的風,一場迎接她的風,一場早年吹過她的風。
老人用一場偉大而動情的哭泣,一個久違的深情的擁抱,來乞求曠野原諒她對它的疏遠。這是一場與往事徹底訣別的哭泣,她投入了全部的身心。
風漸漸小了,但仍呼嘯著。老人上車時已哭了個痛快。
我無意走進老人的心靈世界。但她是我見過的第一個來看望沙塵暴的人。她走了,荒原上仍吹著她夢中的風,我仍走在這條路上。
三
荒原無人贊美,只有描寫和感嘆。
但扎根荒原深處的胡楊悲壯燦爛的美,卻牽動無數游人的目光,形諸無數人的筆端,為之驚嘆生命的頑強與艱辛、輝煌與貧寒。
每逢深秋十月,當定格在天邊的胡楊舉著斑斕的火焰,在大漠深處燃燒時,各地游客便繽紛而至。這是額濟納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賓館房價暴漲。這條路已不是我一個人的路。
我忘了那個與我年齡相仿的攝影師兼書法家來自何方。但他選擇胡楊脫盡葉子的深冬走進胡楊林,卻給我留下難忘的記憶。那個荒寒的冬日,攝影師包了我的車。我也隨著他走進了我從不在這個季節(jié)走進的胡楊林。
這顆對胡楊懷揣著敬畏和尊崇的心,自說自話與胡楊林交流的人,讓我更深地了解到胡楊這種生命的偉大所在。
他說有人看胡楊的美,他來看它的寂寞。
我相信,他的敬畏來源于靈魂深處。當他踏進胡楊林的時候,他說,胡楊,請原諒我的步履驚擾你千年的大夢,我是隔著萬年的風沙來看你,是聆聽內心的指引和你的召喚來看你。
他在這片偌大的胡楊林中不停地拍了兩小時,不知拍了多少張照片。他時而自問,時而喃喃,時而感嘆。他說,誰能說清,是誰種植了這些樹?于何年何月?誰能讀懂它們的年輪與身世?這每一棵樹,每一個枝椏,都是鬼斧神工,都有天火冶煉的痕跡,都有史詩般悲壯蒼涼的美。
他說,每棵胡楊的身軀里都斂藏著一種足以擊毀他的力量,那是在每一根樹枝上沖突回旋的力量。每個渺小卑微的生命都與它們有一種永遠無法縮短的距離。
他看到一棵死去的樹說,這是一個沉默的斗士,它仍在用死亡戰(zhàn)斗。他對一棵倒下的樹說,它拼盡了一生的力氣,它是頹然仆地的英雄!他由衷感嘆,胡楊是樹中的梟雄,生命的黃鐘大呂,是上蒼的造化。很少有生命如胡楊一樣,有如此宏廣的情懷和倔強的生命力。
我只是一個安靜的看客和聆聽者,但我能觸摸到他的靈魂,并為這種偉大生命顫抖。
走出胡楊林時,他說,他已為他的每張照片取好了名字。但他又覺得,這些照片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或者沒有名字。他若為它們命名,是一種不敬和無知。
他看著茫然不解的我說,你喜歡這里嗎?我笑笑說,大風也能讓我安睡。
是啊,縱橫大漠的狂風,暴戾的狂風,咆哮的大風,摧城拔寨的大風,把石頭吹成沙粒、山丘吹成平原的大風,在一株胡楊面前,也會兀自嘆息。
攝影師走了,他離開大漠時感慨:上古的大舜呀!如果你再次治水,請把水引到這里,這里只有人類的眼淚和悲傷。
我想,那些迷戀遠方、尋找荒原、親近荒原的人,都如攝影師一樣,都有著深厚的情懷和豐富的靈魂。
遙遠的額濟納,我的故鄉(xiāng),我的荒原,我的胡楊林,我的天涯,我的疲憊春秋。
我對你的愛豐饒而貧困。
來世,我仍要走在這條路上,走在每一場大風中。
責任編輯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