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趙吉吉 韋泳麗
摘 要: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開展西南樺引種造林試驗。參試品種2個,分別來源于熱帶林業(yè)中心、百色市西林縣。通過測定西南樺樹高、胸徑、材積及蓄積量,觀察抗病蟲害能力、抗寒性以及開花結實情況,初步探索其生長適應性及豐產(chǎn)性。試驗結果顯示:17年生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林分平均胸徑20.10 cm、平均樹高23.10 m、平均蓄積494.51 m3/hm2、年均蓄積生長量29.09 m3/hm2;10年生百色西林縣西南樺林分平均胸徑14.63 cm、平均樹高14.40 m、平均蓄積163.15 m3/hm2、年均蓄積生長量16.32 m3/hm2,超過南方闊葉樹速生豐產(chǎn)林指標(15 m3/hm2 ),表明在三門江林場該2個西南樺品種表現(xiàn)出較好的適應性和速生豐產(chǎn)性。
關鍵詞:西南樺 引種造林 初探
中圖分類號:S792.15??????????????????? 文獻標識碼:A
Primary Study on Introduction and Afforestation of Betula alnoides in Sanmenjiang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Guangxi
ZHOU Yan, ZHAO Jiji, WEI Yongli
(Sanmenjiang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Guangxi, Liuzhou,545006, China)
Abstract: Two varieties of Betula alnoides from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and Xilin county, Baise city were used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 of introduction and afforestation in Sanmenjiang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Guangxi. The growth adaptability and prolificacy of Betula alnoides were explored preliminarily by measuring their tree height, diameter, stem volume and stand volume, and surveying their disease and insect resistance, cold resistance, flowering and frui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tree height, diameter, total growing stock and annual growing stock of the 17-year-old Betula alnoides from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were 20.10 cm, 23.10 m, 494.51 m3/hm2 and 29.09 m3/hm2, respectively;and that of the 10-year-old Betula alnoides from Xilin county, Baise City were 14.63 cm, 14.40 m, 163.15 m3 / hm2 and 16.32 m3 / hm2, respectively. The indexes of total growing stock of the two varieties far exceeded that of the southern broad-leaf trees (15 m3 / hm2). The two varieties of Betula alnoides showed good adaptability, fast growth and prolificacy in Sanmenjiang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Guangxi.
Key words:Betula alnoides;introduction and afforestation;primary study
西南樺(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 D.Don)是我國熱帶、南亞熱帶地區(qū)的優(yōu)良用材樹種和生態(tài)公益林樹種,其樹干通直圓滿,木材具有密度適中,紋理優(yōu)美,不翹不裂,易于加工等優(yōu)良特性,被應用于制作木地板、高檔家具,也是室內(nèi)裝飾、單板貼面的理想材料,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1]。西南樺的開發(fā)利用對當前的林種、樹種和材種結構調(diào)整,對高檔用材的開發(fā)利用都有很大意義和作用?;谖覅^(qū)木材市場需求保持增長的態(tài)勢以及速豐桉單一樹種大面積造林造成的潛在生態(tài)危險,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在桂中適宜區(qū)開展西南樺引種造林引種試驗,研究成果預期為林場大面積推廣西南樺造林提供理論依據(jù),拓寬桂中短周期工業(yè)用材林樹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引種試驗地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國有三門江林場十二灣分場8林班1經(jīng)營班5、6小班和8林班2經(jīng)營班6、9小班。地處北緯24°34′,東經(jīng)109°51′,海拔150 m;地形以丘陵地貌為主,其中多為中、低丘,地形起伏變化不大,坡度多為緩坡;氣候屬中亞熱帶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20 ℃,年活動有效積溫6720 ℃,年降雨量1300~1700 mm,年蒸發(fā)量1471~1750 mm。土壤為桂中地區(qū)典型的紅壤性土,土層厚80 cm,土壤肥力中等, 坡度10°,坡向北,坡位中上。
1.2 引種種源
引種西南樺品種2個,來源于熱帶林業(yè)中心的品種,于2003年3月下旬定植;來源于廣西百色市西林縣的品種,于2008年3月下旬定植。
1.3 引種試驗措施
試驗地采用全面復墾整地后種植,造林密度為1667株/hm2,株行距為3 m×2 m。定穴規(guī)格(規(guī)格60 cm×50 cm×40 cm,每穴放0.5 kg氮磷鉀復合肥。造林當年追肥1次,于7月份追施,每次氮肥47 kg/ hm2、磷肥27 kg/hm2、鉀肥27 kg/hm2;除草撫育2次,分別于6月全鏟撫育1次, 8月全面割草1次。造林第2年至第5年于4月份進行追施1次,追肥量氮肥93 kg/hm2、磷肥53 kg/hm2、鉀肥53 kg/hm2;第2年至第3年每年除草撫育1次。
1.4 樣地設置及調(diào)查方法
栽植后分年度對西南樺進行生長調(diào)查,同時觀察記錄植株的抗寒力、抗病蟲害力,對其生長適應性及豐產(chǎn)性進行綜合評價。在每個品種試驗林分上坡、中坡、下坡分別設置固定監(jiān)測樣地各3 個,采用 20 m×20 m 樣地規(guī)格進行樣株測定,每木檢尺測定監(jiān)測樣地內(nèi)各樣株的樹高、胸徑、材積。樹高用測高器測定、胸徑用胸徑尺測定。分年度對每個固定監(jiān)測樣地樹高、胸徑進行觀測調(diào)查,并計算其材積和蓄積量,最后取其平均值。單株材積計算公式為: V = 2πDFH/40000,單位面積蓄積計算公式為: V = 材積 × 保留株數(shù)/面積 (V: m3;F:取0.5;D:胸徑cm;H: 樹高m;π:3.14,面積:hm2 )。數(shù)據(jù)方差分析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西南樺生長適應性分析
如表1所示,西南樺造林6個月后對其生長情況進行觀測。熱帶林業(yè)中心和百色西林縣西南樺當年造林成活率分別為96.79 %、95.72 %;分別于2019年4月調(diào)查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2017年3月調(diào)查百色西林縣西南樺的保存率,該2個種源保存率分別為80.23 %、80.18 %。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略高于百色西林縣西南樺,但差異不顯著(表2)。
2.2 西南樺豐產(chǎn)性分析
引種植物的生長狀況和生長量是綜合評價引種馴化是否適應客觀生長環(huán)境的總體指標,可進行主干生長量觀測(年齡、 樹高、胸徑或地徑等),這樣可以作出基本評價[2]。試驗分別于2019年4月調(diào)查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2017年3月調(diào)查百色西林縣西南樺的林木豐產(chǎn)性。由表3可看出,3-5年期間,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胸徑年平均生長量、樹高年平均生長量分別為2.18 cm、2.51 cm,均高于桂西北林朵林場3-5年西南樺胸徑年均生長量1.7 cm、樹高年均生長量1.8 m[3];10年生百色西林縣種源西南樺胸徑年均生長量、樹高年均生長量分別為1.46 cm、1.44 m,高于位于雅長林場12年生西南樺胸徑年平均生長量1.3 cm及樹高年均生長量1.3 m[4]。
調(diào)查結果顯示(表4),17年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平均胸徑20.10 cm、平均樹高23.10 m、平均單株材積0.37 m3/株、年均蓄積生長量29.09 m3/hm2, 高于廣西靖西市五嶺林場15年西南樺年均蓄積生長量22.5 m3/hm2[5];10年百色西林縣西南樺平均胸徑為14.63 cm、平均樹高14.40 m、平均單株材積0.12 m3 /株、年均蓄積生長量16.32 m3/hm 2,高于桂西北林朵林場12年生西南樺人工林年均蓄積生長量14.2 hm 2[3]和廣西憑祥 11年生西南樺人工林年均蓄積量 11.7 m3/hm 2[6];17年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和10年百色西林縣西南樺年均蓄積生長量均超過南方闊葉樹速生豐產(chǎn)林指標(15 m3 /hm2 )。表明在三門江林場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西南樺表現(xiàn)出良好的速生豐產(chǎn)性。
從表4和表5可見,17年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年均胸徑生長量、年均樹高生長量均低于10年百色西林縣西南樺,兩者年均胸徑生長量差異顯著,但年均樹高生長量差異不顯著;17年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年均材積生長量及年均蓄積生長量均顯著高于10年百色西林縣。
2.3 病蟲害調(diào)查分析
在三門江林場西南樺引種造林期間,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遭受輕微病蟲害,但不影響生長發(fā)育;百色西林縣西南樺在2010年發(fā)生較為嚴重的煙煤病,發(fā)生率高達30 %,由于林分內(nèi)出現(xiàn)大量蚜蟲的天敵瓢蟲,并未實施任何防治措施,后期蚜蟲為害的警報逐漸自然解除,林分自然恢復正常,未發(fā)現(xiàn)其他有害生物造成危害。
2.4 抗寒力調(diào)查
試驗地西南樺越冬沒有采取任何防寒措施,造林后每年1-3月份調(diào)查試驗地西南樺越冬受損情況。2008 年1 月 12 日至2 月 15 日因受強冷空氣影響,廣西出現(xiàn)了多年未見的長時間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連續(xù)7 d),6年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沒有出現(xiàn)冰雪凍害現(xiàn)象,表明能在林場安全越冬。
2.5 開花結實調(diào)查
成熟的森林都具有繁育后代,形成后續(xù)資源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林木結實量多少,而且還與森林類型、地形因素、林分密度、土壤因子及地被物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這種差異程度導致林冠下更新狀況的不同;隨著林分郁閉度的增大,林冠下天然更新頻度逐漸變小[7]。經(jīng)觀察,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和百色西林縣西南樺試驗地部分植株可正常開花結實,但未發(fā)現(xiàn)林下天然更新,這可能與試驗地郁閉度有關。試驗地植株保存率均達80 %以上,植株密度近90株/667 m2,期間并未進行疏伐,郁閉度達0.75以上,幼樹得不到充足的陽光和養(yǎng)分,個體生長不良,影響其自然更新。
3 討論
在三門江林場引種西南樺,其成活率達95 %以上,保存率均達80 %以上;期間百色西林縣西南樺雖發(fā)生1次感染面積較大的煙煤病,林分內(nèi)天敵的出現(xiàn),未對林分生長造成影響;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遭受病蟲害程度輕微;該2個西南樺種源均能在三門江林場安全越冬。由此表明,西南樺適應三門江林場區(qū)域氣候、土壤條件,對病蟲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常規(guī)造林栽培技術條件下,未實施特殊保護措施,在三門江林場區(qū)域能正常生長。
曾杰等[8]通過對西南樺天然林調(diào)查和文獻檢索得出,在廣西區(qū),西南樺主要分布在西部,西界至西林、隆林、田林、樂業(yè)、天峨一線,東界至天峨、南丹、河池、大化、平果、大新、龍州一線。本次試驗結果顯示,相比較屬于廣西西南樺天然林主要分布區(qū)域的樂業(yè)縣雅長林場和天峨縣林朵林場,在三門江林場引種造林的百色西林縣西南樺胸徑、樹高及蓄積年均生長量有更好的表現(xiàn);從熱帶林業(yè)中心引種的西南樺,年均蓄積生長量同樣高于位于西南樺天然林主要分布區(qū)的靖西市五嶺林場;在三門江林場引種造林的熱帶林業(yè)中心和百色西林縣西南樺年均蓄積生長量均超過南方闊葉樹速生豐產(chǎn)林指標。表明西南樺在該區(qū)域具有較好的速生豐產(chǎn)性。
蔣桂雄等人[9]指出,目前西南樺主要人工林未發(fā)現(xiàn)有嚴重病害,僅在低海拔造林時發(fā)現(xiàn)光灼傷死皮的現(xiàn)象,要盡力避免低海拔造林。曾杰等[8]報道,我國西南樺天然分布的最低海拔為200 m,最高海拔達2800 m,在廣西百色市區(qū)域內(nèi)為200~1600 m。三門江林場西南樺引種造林試驗地海拔為150 m,低于西南樺主要分布區(qū)域海拔,但未出現(xiàn)低海拔造林引起的光灼傷死皮現(xiàn)象。這可能與造林引種試驗地坡向及周邊的林相有一定關系。蘇付保研究坡向對西南樺人工林造林的影響,得出,坡向對西南樺的生長影響顯著,陰坡西南樺平均樹高、胸徑及材積生長均表現(xiàn)為優(yōu)于陽坡生長指標[10]。由于試驗地為低海拔、坡向北,即陰坡,在保證陽光充足的基礎上,也避免了強陽直射,且周邊郁閉成林的紅椿和米老排闊葉樹種以及馬尾松、尾巨桉,對西南樺也有一定的遮陰效果,表明,西南樺能適應三門江林場區(qū)域低海拔陰坡造林。
4 小結
經(jīng)三門江林場西南樺引種造林試驗研究,17年熱帶林業(yè)中心西南樺和10年生百色西林縣西南樺在三門江林場低海拔陰坡表現(xiàn)出較好的適應性及速生豐產(chǎn)性,初步表明,該2個品種的西南樺在三門江林場具有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Γ勺鳛檎滟F闊葉樹種與陰性或中性偏陰樹種混交成林。
參考文獻
[1]????? Zeng J, Zheng H S, Weng Q J. Betula alnoides—a valuable tree species for tropical and warm-subtropical areas[J]. ForestFarm and Community Tree Research Reports,1999,4:60-63.
[2]???? 霍應強. 植物引種栽培馴化過程中比較植物生態(tài)地理學的運用[J]. 林業(yè)與環(huán)境科學,
2016,32(6):97-101.
[3]????? 黃弼昌,何斌,周燕萍,等.桂西北西南樺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和生物生產(chǎn)力[J]. 林業(yè)科技開
發(fā),2015,29 (1):123-126.
[4]????? 曾慶尖. 廣西國有雅長林場西南樺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的研究[J]. 林業(yè)科技情報,2016,48(1): 7-10.
[5]????? 陶玉華,趙峰,龐正轟,等.西南樺人工林生長規(guī)律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9,34(1):180-183.
[6]????? 王春勝,趙志剛,曾冀,等.廣西憑祥西南樺中幼林林木生長過程與造林密度的關系[J].林業(yè)科學研究,2013,26(2):257-262.
[7]????? 張?zhí)m,從建華,劉會鋒,等.大興安嶺北部天然林更新調(diào)查的分析[J]. 林業(yè)勘查設計,2019
(3):105-107.
[8]????? 曾杰,鄭海水,翁啟杰.我國西南樺的地理分布與適生條件[J].林業(yè)科學研究,1999(12):479-484.
[9]????? 蔣桂雄,朱積余.廣西珍貴樹種高效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2,28-32.
[10]??? 蘇付保,馮立新,陳榮,等.不同坡向對西南樺造林的影響[J].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18):10858-10859.
作者簡介:周燕(1985-),女,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生產(chǎn)和栽培技術研究。
收稿日期: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