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
【摘 ?要】目的:研究護理措施分類用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中的價值。方法: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診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病患60例,隨機均分2組。實驗組采取護理措施分類法,對照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SDS評分等指標。結果:實驗組干預后SAS評分(39.05±4.17)分、SDS評分(36.11±3.24)分,比對照組(46.92±3.84)分、(43.17±3.75)分低,P<0.05。結論: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中運用護理措施分類法,利于負性情緒的緩解,建議推廣。
【關鍵詞】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應用價值;護理措施分類;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108-01
臨床上,白血病為惡性克隆性疾病之一,具有病死率高與發(fā)病迅速等特點,可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害[1]。目前,化療乃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一種重要治療手段,雖有助于抑制疾病的進展,但副作用比較大,可增加患者的痛苦與心理負擔。為此,筆者將著重分析護理措施分類用于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診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病患60例,用隨機數表法均分2組。實驗組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齡在8-63歲之間,平均(45.17±6.85)歲。對照組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齡在9-62歲之間,平均(45.65±6.92)歲?;颊吲R床信息完整,對研究知情。2組年齡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都進行常規(guī)護理:用藥指導、基礎護理和病情觀察等。實驗組加用護理措施分類法:(1)成立分類護理小組,共8名成員,包含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護士長與??谱o士,并任命護理長作為小組組長。開展小組會議,經全員協商后制定出個體化的分類護理手冊,其內容主要有疾病知識、自我管理、用藥指導和心理輔導等。(2) 對于L1型病患,予以獨立性護理,由責任護士和??谱o士設計并貫徹落實。對于L2型病患,予以依賴性護理,也就是由小組成員嚴格遵醫(yī)囑對患者施以對癥護理。對于L3型病患,予以相互依賴性護理,也就是由小組成員互助合作,??谱o士與責任護士根據醫(yī)囑對患者進行護理。(3)利用簡潔的語言為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的病理知識,同時對他們的提問作出細致的解答。鼓勵家屬參與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要求家屬多關心和支持患者,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案例,使其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治療。
1.3 評價指標
根據SAS與SDS量表的評分標準對2組干預前/后負性情緒作出評價:50分及以上,得分越高,負性情緒就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0.0軟件完成數據分析工作,用t來檢驗計量資料( ±S),同時用χ2來檢驗計數資料[n(%)]。當P<0.05時,提示組間的差異較為顯著。
2 結果
2組干預前SAS與SD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干預后SAS和SD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1。
3 討論
目前,護理措施分類法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的護理手段,要求對各種合適的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以實現個體化護理的效果,并且,此法的護理措施還具備清晰簡潔與明確等特點,需要患者和家屬的共同參與[2]。多項研究表明,于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采取護理措施分類法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病患進行干預,可取得比常規(guī)護理更為顯著的成效,且有助于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幾率[3]。此研究中,實驗組干預后SAS與SD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選擇護理措施分類法,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病患進行干預,利于其心態(tài)的改善,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黎紅,何華.護理措施分類在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9,35(1):153-155.
[2] 郝彩霞.對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化療后感染的相關護理措施的分析與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1):43,56.
[3] 張娟莉,趙微,張娟利.培門冬酶聯合化療治療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不良反應觀察及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8):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