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輝 張志闖
摘 要:本文針對提高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的施工技術(shù),結(jié)合理論實踐,分析了影響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接著探討了園林施工苗木種植原則,并提出苗木種植成活率施工技術(shù)的應用。分析結(jié)果表明,苗木種植成活率,對提升園林施工質(zhì)量,降低施工成本等方面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科學合理的應用施工技術(shù),可保證苗木種植成活率,值得施工單位高度重視。
關(guān)鍵詞:園林工程;苗木種植;成活率;施工技術(shù)
苗木種植是園林工程施工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提升苗木種植的成活率,為城市添加蓬勃的生機,營造一種又美、綠色、愜意、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尤其是近年來,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中,逐步加大了園林建設力度,對苗木種植的成活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诖耍_展提高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的施工技術(shù)的分析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1 影響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
在園林施工中影響苗木種植成活率的因素比較多,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規(guī)格比較大的苗木而言,在種植時根系的正處于離心生長趨勢,或者已經(jīng)達到了最大根幅,此時一旦根系離土,就無法正常生長,最終導致苗木死亡。
第二,對生長了一段時間的苗木而言,種植之后需要經(jīng)歷較長時間的緩苗生長期。當園林施工苗木種植完成之后,損失的根系恢復比較緩苗,新根、新枝再生能力比較弱,如果在生長節(jié)點,養(yǎng)護不到位,或者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也會影響影響成活率。
2 提升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的施工技術(shù)
2.1合理選擇施工季節(jié)
在園林施工中,需要用到很多種類的苗木,而且數(shù)量比較大,為最大限度上提升苗木種植的成活率,需要結(jié)合苗木特性,合理選擇種植季節(jié)。常見綠化植物苗木可在每年的3月中旬到5月末進行種植,也可以在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進行種植【1】。因此,這兩個時期,是苗木正常生長的季節(jié),種植的苗木成活率最高。若在盛夏或者冬季種植苗木,根系再生能力比較差,成活率比較低。
2.2苗木選擇技術(shù)
科學合理的苗木選擇,可選擇出健康、漲勢好的苗木,這對提升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苗木選材上可選擇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必須選擇長勢好,枝葉旺盛,植株健康的苗木,在選材之前對苗木的病蟲害進行分析,堅決杜絕帶有病蟲害的苗木進入園林施工現(xiàn)場,否則不但會增加施工成本,而且無法保證施工效果。
第二,所選苗木的根系必須發(fā)達,在苗木挖掘時,盡量不要保證根系的完整性,選擇沒有枯枝枯葉,生長茁壯的苗木。選擇苗木的規(guī)格、種類、形態(tài)等都必須符合園林工程設計標準的要求。
第三,大型苗木需要切實做好移植前的準備工作,進行斷根處理, 采用專業(yè)人員進行移栽。宿根花卉的根系必須完整,不存在腐爛和變質(zhì)問題,球根花卉的根莖要茁壯,沒有損傷,且幼芽飽滿。尤其的一年生的花卉,植株高度要控制在10~40cm之間,冠徑控制在15~35cm之間,且分枝不應少于3個。
2.3土壤處理技術(shù)
為最大限度上提升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在種植之前需要對土壤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理,因為,土壤是苗木生長的主要載體,如果 土壤自身就存在問題,那么苗木種植完成后也就很難成活。因此,在園林施工苗木種植之前,需要對土壤進行處理,以保證苗木種植土的厚度滿足苗木的要求,且土質(zhì)盡量松散,提升透氣性和排水性。并對土壤性質(zhì)及pH值化驗分析,按照種植苗木的種類,開展有針對性的消毒、施肥、客土處理【2】。園林苗木種植土層厚度必須嚴格控制,比如:草本花花植物土層厚度不應小于30cm,草坪地被土層厚度不應小于30cm,小灌木種植土層厚度不小于45cm,大灌木種植土層厚度為60cm,淺根性橋面種植土層厚度不小于90cm,深根性喬木種植土層要控制在150~200cm之間。
2.4 苗木運輸技術(shù)
苗木運輸過程對苗木的影響非常大,會直接影響到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在苗木裝卸、運輸中必須保證根系、土球不被破壞,做好防護措施,避免主尖、枝條被折損,運輸?shù)浆F(xiàn)場后要及時進行種植,如果受到現(xiàn)場條件的限制,無法立即種植,要進行埋土假植,保證根系的完整性。在整個裝運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苗木裝車后,根系向前,枝梢向后整齊擺放,車廂用草墊保護,避免磨上樹干、樹皮。
第二,在規(guī)格較大灌木苗木運輸中,可選擇直立裝車運輸?shù)姆椒?,如果距離比較遠,露跟苗木需要用濕草袋覆蓋,以免風吹影響成活率。
第三,在帶土球苗木運輸中,如果苗木高度在2m以下可選擇立運輸,如果高度超過2m,需要斜放運輸,裝車時土球要向前、樹干朝后。土球堆放的層數(shù)不應太高,40cm以下土球堆放是最多不應超過3層,超過40cm時最多只能堆放2層。
2.5苗木種植修剪技術(shù)
在苗木開始種植之前,還要進行適當?shù)男藜?,降低水分蒸騰作用,保證苗木水分供應,需要量需要按照苗木種類、規(guī)格、尺寸合理確定。比如:對規(guī)模比較大的落葉喬木,生長比較旺盛,容易生長出新枝,可進行適當?shù)膹娂?,只留一半樹冠即可。具有明顯主干的落葉喬木,在修剪時需要保證原有樹形,剪掉疏枝,只保留主側(cè)枝即可【3】。生長旺盛的常綠喬木可進行適當是疏枝修剪,枝葉生長在樹干頂部的苗木,盡量不修剪枝條,只去除樹葉。尤其是常綠針葉樹,盡量不要多修剪,只將存在病蟲害的樹枝、枯死樹枝剪掉即可。
2.6苗木種植技術(shù)
為提升園林施工苗木種植成活率,在種植時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種植技術(shù),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苗木要進行適當修剪,去除部分側(cè)枝,留下的側(cè)枝需要進行適當?shù)氖杓?,留下原樹冠三分之一,同時保證土球能夠包裹整個根系,以免在種植時損傷根系。
第二,如果在炎熱的夏季種植苗木,需要搭建遮陰棚,并定期進行樹冠噴霧,保證樹干始終處于濕潤。冬季則要做好防風和防寒處理,作堰完成之后及時澆水,水全部滲透到樹下后進行覆土操作。第二天重新作堰、澆水、覆土,澆透水之后,可按照覆土干燥情況及時補水。如果在園林苗木種植中遇到排水欠佳的種植穴,需要在穴底鋪設10~15cm厚的沙礫,便于排水【4】。
第三,苗木種植完成之后,要及時進行澆水并固定支撐,在比種植穴略大范圍內(nèi),筑高度在10~15cm之間的土堰,便于澆水。坡地可選擇魚鱗式種植穴,提升澆水滲透率。新發(fā)芽的枝葉,要及時噴霧處理,保證枝葉生長對水分需求。
2.7養(yǎng)護管理技術(shù)
不同苗木需要采取與之相適的養(yǎng)護管理技術(shù)才能提升成活率。比如:在喬木養(yǎng)護時,要及時修剪掉病蟲枝、交叉枝、枯死枝,每個季度至少開展兩側(cè)灌溉和施肥,施肥后及時覆蓋,淋水澆透,保證滲水深度不小于10cm。此外,還要積極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精心養(yǎng)護,提升剛種植苗木低于病蟲害的能力,及時開展全面檢查,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治理【5】。
在灌木、綠籬、草坪養(yǎng)護時,要及時松土鋤草,尤其是生長性比較強,雜草你比較多,必須及時根除,避免雜草和種植苗木搶奪土壤中的水分和資源,影響成活率。及時進行修剪、整形,比如:草坪的留茬高度控制在10~15cm之間即可,一旦發(fā)生病蟲害及時對癥下藥,避免病蟲害發(fā)生蔓延。
參考文獻:
[1]羅彩云.園林綠化中的苗木種植施工與養(yǎng)護技術(shù)探析[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9, 531(09):28-28.
作者簡介:
馬文輝(1993-)女,回族,籍貫:北京密云,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園林綠化施工養(yǎng)護。
張志闖(1990.-),男,漢族,籍貫:河南濮陽,本科,研究方向:綠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