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彥明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水平發(fā)展迅速,機械領域也有了很大發(fā)展。機械自動化作為自動化領域中的關鍵性技術也受到了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在機械傳動機構的設計與運行過程中,零部件的磨損問題將會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安全。本文立足于實際,結合行業(yè)內的相關研究現狀對機械傳動機構的相關改造方案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機械傳動機構;改造方案
引言
設備維修是恢復設備功能保持正常運行的主要手段,維修速度的快慢直接影響到車間的生產節(jié)拍以及企業(yè)的經濟效益,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準確的恢復設備功能?除了提高維修人員的個人技術素質水平,在現有設備基本結構不能改變的情況下,能通過局部結構改進來改善設備性能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本文結合維修的實際案例進行探討。
1機械傳動技術的工作原理
機械傳動系統(tǒng)在運用機械傳動技術之前,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針對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和實際情況展開深入分析,一般來講,機械傳動系統(tǒng)主要是由原動機、傳動機構和執(zhí)行結構等多個方面進行組建而成,而在機械傳動系統(tǒng)中的原動機是機械傳動系統(tǒng)進行開展工作的關鍵因素,不同的機械傳動系統(tǒng)由于具備不同的功能和使用目的,所以將呈現在執(zhí)行結構的功能方面。與此同時,在機械傳動系統(tǒng)中的原動機雖然結構相對于簡單,但是執(zhí)行機構相對于復雜些,因此,為了能更好地適應于單一的動力來源之下實現復雜執(zhí)行功能,就需要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復雜的傳動機構進行實現。只有運動部位具備傳動機構,這樣才可以跟隨機械設備進行發(fā)展和整改,就能整改齒輪傳動等接觸式的傳動方式,同時還會在該基礎上實現優(yōu)化,進而提升機械傳動系統(tǒng)的運作效率。
2機械傳動機構中磨損現象所產生的危害分析
首先,機械傳動機構中的磨損現象會對整個機構的性能產生較大的危害,在機械設備中,傳動機構是非常核心的部分,可以對整個傳動機構的正常運輸工作、調節(jié)性能進行總體上的協(xié)調,還可以對系統(tǒng)中的多種傳動配件進行合理地調配,如果傳動機構的相關零部件出現了較大的磨損,那么,就會對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無法實現整體調控。
其次,磨損現象也會帶來極大的安全性危害。在機械設備中,很多零部件都是比較精密的,當然也是非常容易發(fā)生磨損現象的,尤其是在長時間的磨損情況下,磨損的力度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極有可能使得某些零部件出現突然的斷裂,造成機械結構在短暫的時間中突然終止運行,對于整個機械機構造成非常大的安全性危害。舉個例子來說,機械設備中的鏈傳動構件在正常運轉的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磨損現象,很容易在運行中產生嚴重的鏈條斷裂的事故,對于整個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產生非常不良的影響,甚至在高速運轉的條件下,機械設備中的金屬鏈條飛出,對周圍的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3機械傳動機構的改造方案
3.1使用更高性能的蝸輪
蝸輪是機械傳動機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進行改進的方向,首先是對蝸輪材料進行改進,改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減小蝸輪蝸桿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力,從而實現對齒面工作溫度的降低以及運行效率和承載能力的提升。比如目前在研究使用具有較高性能的工程塑料來對傳動的蝸輪材料進行代替,其中的聚酰亞胺等材料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和耐磨性能,比傳動的蝸輪材料更適合于進行蝸輪的制造。此外也有國外的學者研究使用卡普隆制作的普通圓柱蝸輪,其不僅具有較高的整體性能和傳動效率,而且具有較低的成本。而另一個改進方向就是在現有蝸輪產品的基礎上使用填充改性的方法將不同的材料進行混合使用,通過所混合后的復合材料的應用來提高現有蝸輪產品的機械性能和耐摩擦性能,同時由于減少了蝸輪傳動時的摩擦和磨損,所以也大大延長了蝸輪產品的使用壽命和機械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
3.2創(chuàng)設柔性自動化管理
創(chuàng)設柔性自動化管理要求,能夠針對機械制造所涉及到的生產產品實現綜合性管理。而且柔性自動化系統(tǒng)還是屬于在柔性生產的基礎下,依照管理要求和自動化管理要求,從而創(chuàng)設生產信息的管理系統(tǒng)。運用該系統(tǒng)能夠有效結合計算機管理職能和自動化管理職能的主要內容,避免由于外界因素的產生所造成的嚴重影響。同時,在工作當中工作人員還可以在個別生產環(huán)節(jié)中進行干預,這樣一來不僅有效提升了機械制造流程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更是提升了生產質量。
3.3鏈傳動抗磨損方案設計分析
鏈傳動也是機械傳動機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其受力分析的角度來看,鏈傳動結構的受力載體主要分為兩個鏈輪,鏈輪在長時間的工作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松動、發(fā)熱、變形的情況,所以,針對鏈傳動進行抗磨損方案的設計中,應當將鏈齒輪數與鏈條節(jié)距均考慮在內。
首先,需要對鏈輪的齒數進行合理化的改造與設計。在改造的過程中,應當保證鏈條傳動的平穩(wěn)性得以保證,而且還要充分地保證鏈傳動的荷載能力。在材料的選擇方面,為了使得鏈輪的抗磨損能力進一步提升,那么,可以選擇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并且在生產工藝中按照行業(yè)內的標準生產工藝進行加工與制造,從而使鏈傳動過程更加地平穩(wěn)與安全。此外,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鏈條的齒數如果是單數,那么,鏈節(jié)和鏈輪之間能夠起到良好的嚙合作用,其抗磨損的能力也會進一步得到提升,但是,如果鏈條的節(jié)數為偶數,那么,工作人員就需要根據大概的荷載情況進行受力情況的計算,并且根據這一計算結果來選取合適的鏈輪規(guī)格,不但需要保證設備能夠有效地傳輸,而且還要使其抗磨損水平得以顯著地提升。其次,需要對傳動機構中鏈條的節(jié)矩進行合理的改造,從一般規(guī)律來看,鏈條的節(jié)距增大的話,那么,鏈傳動結構就能更大地發(fā)揮荷載方面的性能,但是,在具體的運行環(huán)境中,節(jié)距的增加將會顯著地增加鏈輪與鏈條之間的摩擦力,所以在長期的運轉條件下,配件的作用極易發(fā)生變化,所以,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在保證正常運轉的條件下,盡可能地選擇節(jié)距較小的鏈條,從而起到良好的抗磨損效果。除此之外,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需要根據整個機械傳動機構的整體情況進行合理的計算,從而準確地得到鏈條的節(jié)距,進而保證鏈傳動工作的高效性,同時,降低磨損的水平。
3.4磁力傳動技術的應用
根據機械傳動技術發(fā)展現狀來看,應當針對機械運動系統(tǒng)中存在磨損壽命等問題實現改進,運用磁力傳動技術針對磨損壽命及疲勞壽命等問題進行解決,將借助于無接觸的傳動方式減少在傳動過程中所遭受的磨損問題,從而提升機械傳動結構的使用壽命。同時,還需要在針對磁力傳動技術中存在的退磁問題進行合理規(guī)避,進一步促進磁力傳動技術的發(fā)展。
結語
在目前我國工業(yè)化快速發(fā)展的形勢下,傳統(tǒng)的機械傳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目前工業(yè)發(fā)展的要求,所以對傳統(tǒng)的機械傳動模式進行研究,并基于傳動的機械傳動機構進行改進,應用新的蝸輪材料、改進蝸桿加工工藝,并引進磁力傳動技術來對機械傳動機構的傳動效率和承載能力進行提升,并降低傳動機構運行中的磨損和運行成本,推動機械傳動技術的改進與發(fā)揮。
參考文獻:
[1]夏田,江鵬,馬超,等.諧波減速器柔輪摩擦磨損及失效機理研究進展[J].機械傳動,2016,40(1):173-176.
[2]王振,陳龍,鄭楠,等.基于殘余應力的輪齒齒根強化對彎曲疲勞強度影響研究綜述[J].機械傳動,2019,43(12):161-168.
[3]徐芳,周志剛,李迎春.基于動力學的風力發(fā)電機齒輪傳動系統(tǒng)模糊可靠性評估[J].機械傳動,2013,37(9):10-14.
[4]陳舉華,徐楠,安艷秋.42CrMo材料硬齒面齒輪全壽命試驗及數據分析[J].機械傳動,2005(5):63-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