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_阿潘 圖_網絡
很少有建筑師能像安東尼奧·高迪這樣,讓自己設計的建筑如波濤般在一個城市里洶涌起來,又因著這些魔幻般的建筑而榮耀了這個城市。同時,其自然主義建筑理念下生長出來的許多設計細節(jié),還繼續(xù)影響著當代的家居生活。
安東尼奧·高迪,西班牙著名建筑師,新藝術運動在西班牙的代表人物,作品有古埃爾公園、米拉之家、巴特羅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眾多作品中的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左手天才,右手瘋子”,后人常這樣評價安東尼奧·高迪。這位天才,并無好的家境,也沒有順暢的成長經歷,一生未婚,無子無女,生活簡樸如陋,用現(xiàn)在一句俗不可耐的話形容,這人一開始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可并不妨礙他成為一代建筑大師。
猶如樹木盤根錯節(jié)生長
若說哪個國家的建筑著名,一定是西班牙。西班牙建筑在設計、規(guī)劃上很有特色,尤其具有藝術和文化的特質。若說西班牙哪個城市的建筑著名,一定是巴塞羅那,這個城市不乏知名建筑師的杰作,如蒙塔內爾設計的加泰羅尼亞音樂宮,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但說到建筑的榮譽,安東尼奧·高迪的光芒無疑讓巴塞羅那其他建筑師都有些暗淡,十分無奈又沒有辦法,僅高迪一人就有七處建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很難說清楚,是一座城市成就了一個人,還是一個人成就了一座城市。
1852年,安東尼奧·高迪出生在巴塞羅那附近的小城雷烏斯,父親是鍋爐工,母親是家庭主婦,他是家中第五個孩子。夫妻兩人敦厚善良,是虔誠的教徒。父親一人微薄的收入供養(yǎng)著這個七口之家,生活簡樸貧寒寂寞。
高迪幼年患上了風濕病,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出去瘋玩,孤獨的童年或許是造成他個性孤僻的原因之一。因為獨處,高迪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靜觀。在靜觀之中,他愛上了自然,也愛上了觀察自然,哪怕是坐在屋里看一只蝸牛也可以幾個小時。上學后,高迪依然性格內向,不善交際,他的成績不優(yōu)秀,只算中等,但卻擅長作畫,他最早的作品是為學生自辦的雜志《滑稽周刊》繪制插畫。
18歲時,高迪進入巴塞羅那建筑學校就讀,這時,家里遭遇重大變故,兩年時間里,母親、兄長、姐姐相繼離開人世,只剩下年老的父親和姐姐留下的外甥女兩人,老父親帶著女孩搬到巴塞羅那和兒子同住。安東尼奧不得不一邊學習,一邊打工賺錢養(yǎng)家。
巴塞羅那位于伊比利亞半島的東北部,臨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歐洲人喜歡的地中海風光旅游地。
古埃爾公園的各種外立面都貼滿馬賽克
中央廣場的柱廊,摹森林中樹木枝干形態(tài)
巴特羅之家,外墻設計靈感來自高迪家鄉(xiāng)圣喬治屠龍救公主的傳說
內墻藍色馬賽克營造出海底宮殿的夢幻感
螺旋形頂燈也是巴特羅之家的特色
屋頂天臺奇異的的造型,其實這些是煙囪和通風管道。
高迪出生前,國王簽署了全面改建巴塞羅那的詔令,工商界富豪們紛紛斥巨資投入巴塞羅那的改建中。他們在營造新建筑時都喜歡別出心裁,這為高迪后來的發(fā)揮埋下了伏筆。
在巴塞羅那建筑學校就讀期間,高迪參加了巴塞羅那若干“奇觀”的建造。名義上他是幾位大建筑師的助手,但是交給他設計的幾個部分全是他自己獨立完成的,這也是后人可以在諸多巴塞羅那知名建筑中發(fā)現(xiàn)高迪痕跡的原因。
在巴洛廣場和雷亞廣場上,依然能看到高迪早期設計的路燈。路燈以石為基座,銅柱立于其上,圓盾狀銅飾緊扣基石,銅柱上刻有植物花紋和巴塞羅那區(qū)旗。高迪設計的路燈有六燈和三燈之分,現(xiàn)存六燈居多,燈柱三分之二頂部有六條懸臂水平撐開,分別托著六盞戴著頭盔的玻璃燈,燈柱頂部有一個精美的頭盔飾物,一只展翅雄鷹立于其上。顯然,高迪很好地繼承了父輩的高超鐵藝技術。
1877年,高迪為母校設計了一個禮堂,同時也是他的畢業(yè)設計。方案出來后引起很大爭議,最后還是通過了。不過,校長大發(fā)感嘆:“不知道我把畢業(yè)證書是發(fā)給了一個天才還是一個瘋子?!?/p>
一般而言,只有在強大經濟支持的基礎上,一個國家才會產生燦爛的文明。然而西班牙卻是個例外。在16到17世紀間,西班牙的海上優(yōu)勢被英國奪走,陸上優(yōu)勢又被法國領先,西班牙經濟陷入失敗和破產。
在這種社會條件下,西班牙仍然建造了塞戈維亞大教堂,引導赫爾德茲和胡安·馬丁內斯·蒙塔涅斯等人的雕刻,為埃爾·格列柯、蘇巴朗、維拉斯凱支和牟利羅等人的繪畫注入靈感。西班牙人不吝惜對宗教的投入,竟然因此創(chuàng)造了一個小說、戲劇、詩歌、繪畫和雕刻的黃金時代。
作為天主教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西班牙的反宗教改革,意味著對中世紀傳統(tǒng)的回溯和重新塑造。當文藝復興藝術強調再現(xiàn)自然時,為了內心情感的自由表達,強調靈魂的崇高;西班牙藝術卻不惜犧牲正確和美的概念,去表達藝術的迷狂、宗教精神的迷狂,并逐漸成為西班牙藝術傳統(tǒng)的一部分。
西班牙藝術還有一種奇特的真實感,在畫家和雕塑家那里,即便圣母、基督、教徒的形象皆來自底層世界的人民。這和意大利文藝復興輕快、優(yōu)美的旨趣不大相同。這樣的手法和處理技巧的大膽,為文藝復興以來的寫實體系提供了旁路,也為現(xiàn)代藝術的催發(fā)提供了土壤,后來者如畢加索和達利。
所以,當彌漫全歐洲和美國的“新藝術運動”潮流涌來的時候,這里留下了獨特和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高迪的建筑。
1878年是高迪職業(yè)生涯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這年他獲得了建筑學學士學位,為巴黎萬國博覽會設計了櫥窗展臺,因而嶄露頭角,得以結識了富豪歐塞比·古埃爾——后來成為他的保護人和同盟者。
陽臺,窗戶細節(jié)
古埃爾不介意高迪的落落寡合,也不在意他的乖張古怪,反而十分欣賞,認為高迪是難得的天才,給予了高迪極大支持,讓他的創(chuàng)意能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其實,古埃爾和高迪一樣,也是一位幻想家。
1900年,受20世紀初流行起來的英國花園城市運動啟發(fā),古埃爾突發(fā)奇想,開始一個新住房開發(fā)項目:花園式城市。這是一個極為宏大的計劃,他在巴塞羅那郊區(qū)買了一座光禿禿的山頭,打算在這里建巴塞羅那上流社會的富人居住區(qū)。
高迪滿腔熱情地支持古埃爾。不過他倆當時沒有考慮到,這個選址離市區(qū)實在太遠,地勢也太高了。
1906年到1926年,高迪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20年。這個項目最終在1914年只完成了門房,中央公園,高架走廊和幾個附屬用房等“公共設施”部分。但高迪的自然主義理念在這里逐步成熟并得到了充分展現(xiàn),區(qū)域內的建筑,從小橋、道路,到鑲嵌著彩色瓷片的長椅、噴泉,都蜿蜒曲折,有漂蕩流動之感;中央廣場的柱廊,全然像天然森林中的樹干,與植物融為一體。
古埃爾公園從建筑藝術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成就,但從經濟上是失敗了。園內規(guī)劃為私人住宅建筑用地的16塊土地,僅售出了一塊。
神話般的古埃爾公園,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但如今全世界各地的人都前去參觀,流連忘返。
古埃爾把高迪引入了巴塞羅那的上流社會,富人們開始紛紛請他設計公館和別墅。
1883年,31歲的高迪接到文森之家的設計任務,這是高迪的第一個住宅作品。
高迪的建筑風格,不同階段經歷了不同的變化,各種風格之間又彼此融合,雖然一般稱高迪為現(xiàn)代主義建筑大師,但嚴格來講,高迪的建筑很難用一種風格來概括。
文森之家是高迪設計的穆德哈爾風格建筑。
在西班牙歷史上,從北非過來的摩爾人曾經占領過西班牙,基督教光復運動后,這些人被稱為“穆德哈爾”(阿拉伯語有仆人的意思),當初摩爾人帶來的伊斯蘭教建筑形式也因此被保留了下來,稱為穆德哈爾風格。
穆德哈爾風格主要以磚為材料,裝飾繁復,多幾何圖案,在結構造型上又略微融合了羅馬式和哥特式,內部以精致華麗的木制天花板為特色。仿佛披了一層蕾絲面紗的穆德哈爾建筑,對密集恐懼癥患者來說是一種考驗。
文森之家的主人是一位瓷磚制造商,這座宅院包括主屋和大花園,為了更適合夏天避暑,高迪通過格子百葉窗解決室內通風問題,又在樓頂角落建造了一座小塔,使結構顯得莊嚴。
主屋內部繁復耀眼,墻面和屋頂通過不同的陶瓷涂料、石膏、裝飾畫和木材裝飾,有超強視覺沖擊,屋頂像無數(shù)鱗片串著無數(shù)葡萄,讓人目不暇接。
巴塞羅那有兩棟建筑,文森之家和米拉之家,兩地相距1.4公里,兩棟建筑卻分別代表了高迪在商業(yè)住宅設計領域最初與最后的美學訴求,前者為東方主義,后者為純粹的自然主義。
佩雷·米拉是位工業(yè)巨子,他和妻子在參觀了高迪設計的公寓后羨慕不已,決定造一座更令人贊嘆的建筑。他請高迪設計建造米拉之家,并答應給高迪充分的創(chuàng)作和行動自由。米拉事后才發(fā)覺,他的這一允諾將有多讓自己擔驚受怕。
文森之家是高迪的第一個住宅作品,早期的東方主義
建筑混搭了摩洛哥、埃及、印度等異域風格
屋頂天臺
工程展開,米拉去工地卻憂心如焚,因為他有許多問題被懸置:工程已開工卻不見圖紙,沒有設計方案,沒有預算,高迪也一直默不作聲,因為說話交談實在不是他的擅長。終于有一天,高迪忍不住從口袋里摸出一張揉得皺巴巴的紙片,說:“這是我的公寓設計方案。”
可憐的米拉非常驚駭,高迪卻說:“這房子的造型將和巴塞羅那四周的群山相呼應?!?/p>
米拉公寓,屋頂高低錯落,墻面凹凸不平,從里到外,整個結構既無棱也無角,亦無直線,到處可見蜿蜒起伏的曲線,整座大樓宛如波濤洶涌的海面。
公寓房頂上,高迪設計了一些奇形怪狀的突出物,有像全副盔甲的軍士,有像神話中的怪獸,有些如教堂大鐘。其實,那都是特殊形狀的煙囪和通風管道。
米拉公寓里里外外透著怪異,但高迪認為,這是他建造的最好的房子,因為那是“用自然主義手法在建筑上體現(xiàn)浪漫主義和反傳統(tǒng)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作品?!?/p>
米拉之家位于轉角,高迪想盡了方法節(jié)省空間,建筑外墻采用看起來厚重實際上薄的石材板;又設計兩個天井,每一戶都能雙面采光,家中各個空間還得以串連,節(jié)省走道空間,內部也沒有任何一道墻是不可拆的,幾乎節(jié)省空間到最后一厘米,不論在當時還是今天,都可說是大膽、科學,而且前衛(wèi)的設計。
米拉之家后來命運坎坷,曾淪為賭場,后翻身為補習班和分租公寓。1984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后,才在1986年由卡沙文化基金會以九億西幣買下,又以十億西幣整修,重現(xiàn)其美麗。
巴特羅之家在巴塞羅那最繁華的加西亞大街上,和米拉之家相去不遠,它不是高迪所建,但卻經過高迪從外到里全部改頭換面。
巴特羅先生在1903年以相當于3000歐元的價格將房子買下。1904年,他把整棟房子交給高迪設計改造,期望這位天才設計師能讓他的房子比鄰居的更漂亮。高迪的設計靈感來自加泰羅尼亞英雄圣喬治的神話故事:一位美麗的公主被龍捆在城堡,圣喬治為救出公主和龍搏斗,最后用劍殺死惡龍,龍的血變成了一朵鮮紅的玫瑰花,圣喬治把花獻給了公主。
巴特羅之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以圣喬治和惡龍故事為背景的屋頂和正立面。上釉的波狀麟片瓷磚如惡龍背部,刺在龍脊上的十字架格外耀眼;屋子外觀,以受難者的骨頭為窗飾,增添童話氛圍,再以海藍繽紛的磁磚拼貼出“海洋”主題,海洋氣息象征加泰羅尼亞人與海為伍,冒險犯難、追尋自由的民族精神。
屋子內部,高迪利用深淺不同的藍色瓷磚、陶瓷,拼疊出如在深海中的天井,又以流線的柚木做家具、樓梯扶手、窗框等,雍容華貴。
高迪關于建筑的想法一直與眾不同。年輕時他在日記中寫:“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彼幌胪诳招乃既ァ鞍l(fā)明”什么,只愿仿效大自然。
就像任何一個大師都不是憑空而來,而是站立在別的大師肩上一樣,高迪的自然主義建筑風格的形成和“新藝術”運動也不無關系,且不謀而合。
新藝術運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產生的一次影響巨大的裝飾藝術運動,涉及十多個國家,從建筑、家具、產品、首飾、服裝、平面設計、書籍插畫,到雕塑和繪畫都受到影響,延續(xù)長達十余年,在設計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義運動。
新藝術運動在建筑風格和室內設計方面,主要避開維多利亞時代的繁復華麗,取某些洛可可風格的元素,如火焰和貝殼的紋理,又用自然作創(chuàng)作素材,如:海藻、草、昆蟲。線條則大量用有機形式和曲線,如花卉和植物的形狀。
當時進入歐洲的日本木刻畫也啟發(fā)了運動。新藝術運動還考慮了完整的風格,在建筑、室內設計、家具和織物各方面都有統(tǒng)一尺度。
新藝術運動在各個國家的發(fā)展不盡相同,具體表現(xiàn)方式也不盡相同,其中最極端、最有宗教氣氛的是在地中海沿岸,尤其是西班牙巴塞羅那地區(qū),而西班牙新藝術運動的代表人物正是安東尼奧·高迪。
高迪的建筑集大成者是圣家族大教堂。(本欄目上期有專門介紹。)
高迪用大樹和森林作為設計靈感,教堂內外都使用植物的葉子和樹干做造型,圣家族大教堂最充分體現(xiàn)了高迪的設計理念“直線屬于人類,曲線才屬于God”。
1926年6月10日,是巴塞羅那有軌電車通車的開幕式,那天全城喜氣洋洋,裝飾彩旗鮮花的電車在熱烈的掌聲中開動。電車行駛過程中,不慎將一位步履匆匆的老人撞倒。好心人將老人送到救濟窮人的醫(yī)院,不久老人就斷了氣,像所有流浪漢一樣,過幾天就該送到公墓草草埋葬。這時,一位老太太認出了這位老人是大師高迪。因為他一向不修邊幅,穿得破舊寒酸形容枯槁,常被人誤認為乞丐,西班牙最偉大的建筑大師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幾天后,巴塞羅那為高迪舉辦了盛大的葬禮。高迪被安葬在他半生的心血之作——圣家族大教堂的地下墓地。那里成為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站,也是他最后的遺憾,車禍那天,他正在趕往大教堂的路上,他的遺作還沒有完成四分之一。
前來送葬的人群,從醫(yī)院一直排到了圣家族大教堂。
因為幼年就患有嚴重的風濕,所以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高迪都因身體不佳而苦惱。高迪終生未婚,除了工作,似乎沒有別的愛好和需求。在生活上他有點傻氣,常年留著大胡子,臉色陰郁。除了古埃爾,幾乎沒有朋友。他只說加泰羅尼亞語,對工人有什么交代就通過翻譯。他只帶了兩個學生在身邊,他似乎覺得,只要有這兩個學生,就能保持與整個世界的平衡了。他吃得比工人還簡單隨便,穿著更是三年五年天天同一套衣服,又臟又破。
加泰羅尼亞的男人十分驕傲。高迪也不例外,他是加泰羅尼亞文化的堅定支持者,甚至還因為抗議活動而入過獄。
高迪身后粉絲眾多,他最大的粉絲之一是超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大師薩爾瓦多·達利。這兩位加泰羅尼亞人在藝術上分享了相同觀點:都討厭直線。但畢加索不喜歡高迪。超現(xiàn)實主義者和立體主義者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的,所以,畢加索對高迪的建筑風格不感興趣。
米拉之家,整座大樓宛如波濤洶涌的海面
每個細節(jié)都體現(xiàn)著高迪的自然主義理念
屋頂天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