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_李晗 圖_網(wǎng)絡
4月26日,四川省樂山蘇稽快樂園復學已兩周。作為全國首批開學幼兒園中的民辦幼兒園代表,蘇稽快樂園頂住了巨大壓力。日常保育教育工作正常有序開展,隨著氣候升溫,入園人數(shù)穩(wěn)定在80%左右,師生們仿佛又回到當初的日常。園長宋彬心里繃了緊緊的弦,此時此刻不容任何差池,安全防疫是第一生命線。
好在是開了園。樂山市教育局最新發(fā)布的收費通知規(guī)定:本學期可收4個月保教費,3個月伙食費。這對樂山區(qū)域的民辦幼兒園而言無疑是重大利好,保住了飯碗。
隨著四川、江蘇兩省幼兒園陸續(xù)復學,發(fā)展態(tài)勢向好,給整個學界帶來信心。全國各地復學工作有序進行。
對于公立、公益、普惠性質幼兒園而言,重點是疫情安全問題,只要在地方政府的統(tǒng)籌下,在進一步加強和加大防疫力度的基礎上,大門大開,便可迎接歸來的孩童。
對于民辦幼兒園來說卻全非如此。不管是否開學,它一直面對的是前有“天災”后有“人禍”,是在與同行激烈競爭與角逐、重新洗牌中殺出一條血路,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而這場戰(zhàn)爭,從2018年就開始了。
4月21日早上,幼兒教師藍嵐如往常出門買早餐。經過住家附近的一所大學附屬幼兒園,門口多了一輛流動早餐車。
兩個大保溫桶放在車架上,白板招牌上寫著:××幼兒園今日早餐供應。包子2.5元,營養(yǎng)粥2元,雞蛋1.5元,牛奶3元。兩位早餐售賣員著藍色工作服,藍色口罩,藍色防護帽,熱情地向路人兜售早餐。藍嵐上前攀談,得知兩位均是該幼兒園老師,一大早就在幼兒園做了包子,拉出來賣。但比起專業(yè)早餐店,她們的生意不太好。加之還有城管巡視,擺了一會兒的早餐攤不得不尷尬推回幼兒園。
民辦幼兒園老師迫于生存賣包子,已不算是新聞。4月20日,深圳一杰早期教育機構推出了一次特別的網(wǎng)課,來自湖北利川的新芽幼教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丹,講述了疫情中民辦幼兒園的自救策略——新芽包子鋪的故事。
張丹從“疫情期間面臨的壓力與抉擇”“新芽包子鋪的誕生與思考”“新芽包子鋪的營銷藝術”“提升包子鋪爆單率的策略”四個方面入手,吸引了2000多人觀看。張丹說“不管做什么,人都在,只要人在,精神氣就在。如果什么都不做,人就散了……”湖北疫情嚴重,開學時間遙遙無期,這是他們近期能找到的自救之路。有老師在評論區(qū)里開玩笑說,新芽包子已經做出口碑,開學以后不賣包子了,品牌就此擱置,豈不可惜。
敬佩他們的自強。但內心仍是百感交集,無限感慨。
藍嵐說,幼師不比任何行業(yè)付出得少,但遭逢疫情,一切只能靠自己。她所在的幼兒園也打算開始效仿先行者,采取網(wǎng)上預訂再配送的方式。她說,我們幼兒園老師,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教得了孩子也賣得來包子,還可以做蛋糕,烤餅干,危機就是轉機。
疫情下,多地幼兒園選擇跨界自救
人們唏噓幼兒園老師竟然賣起包子,師道尊嚴被窘迫現(xiàn)實撕得粉碎,不管你是誰,要吃飯,要活下去。有老師很尷尬,也有老師心態(tài)平和。他們說,不妨把此事當作一場教研和人生考驗,適者生存。資深幼教人李靜認為,越是艱難越當自強自尊,她呼吁媒體不應放大幼兒園老師賣包子事件。
唐園長是綿陽江油幼兒園的經營者,同時還經營和代管了七八家幼兒園。面對每月不含房租的,僅人力就有20多萬的成本,已然無法淡定。她盤算著將手上的農場面向家長和社會人士開放。一小塊約7平米的地,一天租金一塊錢。如此,若有700人租種一年,可立馬套現(xiàn)20萬,正好夠一個月花銷。而這還是理想狀態(tài),能不能全租出去要打一個大問號。
對于甘肅某幼兒園的梁園長來說,幼兒園還能賣包子,集體尋出路,已算得上是好的。而她本人經辦的一所此前約有200多人的幼兒園,目下已進入清算階段,等待下家接手。這是不得已的選擇。2月10日開始,在停課不停學的呼聲下,她所在的幼兒園開始積極開展為家庭提供親子活動的線上服務。一部分老師復工,提供線上服務,可領工資70%,約1600元。其余老師待崗,工資發(fā)放為當?shù)刈畹蜕顦藴剩?00元。擔心的事情便開始發(fā)生:給老師打電話復工,有老師已在超市上班。怎么勸也不回來了。老師給她算了一筆賬,在超市上班,一天150,一個月不休可領4500元,再加上促銷的收入,比起先前在幼兒園的工資幾乎翻了一番。
現(xiàn)金吃緊,老師流失。眾多中小型民辦幼兒園,可謂是處于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濱州市總支部委員、市政協(xié)委員、濱州安吉兒幼兒園總園長李子婷在《疫情帶來的學前教育經營困境亟需解決》中提到:“大部分公辦性質自收自支的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的抗風險能力較弱”“每月收費標準低于2000元的民辦幼兒園,很有可能在疫情期間或結束后出現(xiàn)資不抵債、被迫停業(yè)的情況?!?/p>
倒閉的不止梁園長這一家。最早一則由于疫情導致民辦園倒閉的新聞,來自香港。3月11日,香港屯門宏廣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向家長表示,因學生退學潮、無法預期疫情何時完結、前景不明朗及業(yè)主加租等因素,本校無法在此財政情況下繼續(xù)經營。
根據(jù)教育智庫中教投研針對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的調查報告顯示,在收回的262份有效問卷中,延期開學期間每月支出在10萬元以內的占38.2%;每月支出在10萬元~50萬元的占42.7%。從賬面現(xiàn)金上看,近60%的問卷選擇已無法維持正常運轉。目前,近40%的受訪者表示正在跟房東商談減少或免除疫情期間的租金。27.5%的受訪者選擇了給員工降薪,選擇裁減員工的為11.1%。
同是民辦園,四川省內首家民辦幼教集團,蓓蕾幼兒園總園長趙惠如最近很忙。迄今為止,她已經接到不下五家幼兒園轉讓的消息,以及接待了好幾批前來求職的園長和優(yōu)秀老師。
民辦園所受到的沖擊,正不斷被重新評估。民辦幼兒園圈內,也正在經受重新洗牌的疼痛。
重新洗牌,不是從疫情開始的。2016年11月7日,全國人大《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通過。這是從國家層面、從政策角度出發(fā),開啟了對民辦教育處于無序發(fā)展業(yè)態(tài)的調整和規(guī)范。
《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的核心是分類管理,是把民辦教育分為營利與非營利兩種性質并存的制度。且,除了義務教育不可辦成營利性組織之外,其余均給資本市場打開正門。于是,大量資本第一時間擠進民辦教育領域,業(yè)內一時亂象橫生。兩年后,2018年11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文件《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guī)范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的第七章中,是關于“規(guī)范發(fā)展民辦園”的第23、24、25條具體要求。23條,實施分類管理。24條,遏制過度逐利行為。25條,分類治理無證辦園。尤其是第24條,對資本進入學前版塊進行大力度阻止和禁止。如,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fā)行股份或支付現(xiàn)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等。
一時,民辦幼兒園籠罩在疑慮、彷徨、焦慮的氣氛當中。公進民退已然成為趨勢。長期從事民辦教育政策研究工作,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華在接受人文幼學記者采訪時表示,從2002年到2017年, 民辦園從48400所增加到16.04萬所,在園兒童從400萬增加到2572萬,2017年民辦園占比63%,民辦園在園兒童占比56%,2600萬人,民辦幼兒園為中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不容輕視!
且細分數(shù)據(jù)結果顯示:民辦幼兒園年收費兩萬以上的,占10%左右。50%,是每月收費500至1000元的。剩下40%,是每月收費不足500塊。由此可見,民辦園的主體,其實是屬于普通收費和低收費。
“若干意見”一出,全國各地開始了民辦幼兒園“轉制”的改革。全盤收購、接受轉制、給予補貼,降低學費。很多民辦幼兒園,尤其是小區(qū)配套園已接受轉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對于家長而言,直接的受益是:家門口,就近入學,學費低廉,質量有保障。
不得不說,這是國家民生工程之利民舉措,也遏制某些“混進來”的不能繼續(xù)混下去。在疫情當下的今天,轉型為“公益園”的民辦園經營者,其壓力顯然小于自給自足名副其實的民辦園。成都市金牛區(qū)紅色幼兒園園長鄭光琳是一名根紅苗正的黨員,在政策出臺之后,以最快速度向組織靠攏,完成民辦園向公益幼兒園的轉型。作為經營者的她,同時損失每年不小數(shù)目的盈利。
還有的轉型,比如,成立教育管理咨詢公司,提供教材、課程、師資培訓、品牌建造、文化輸出等。北京大愛幼教集團,正是這一典型。2017年,山東民辦教育協(xié)會會長、山東銀座幼教集團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趙春梅,從輝煌依舊(同時擁有300多家加盟園)的銀座集團退休,并出讓部分股份,在北京成立大愛幼教集團。60歲的她和女兒李婷一起,開啟了“全系統(tǒng),全流程,涉足0—6歲階段,線上線下的師資培訓”的新征程。“去重資產,變輕資產,有核心文化和多方資源”,大愛幼教很快完成天使基金A輪融資。
民辦教育在校生規(guī)模結構,來自《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
在幼教行業(yè)耕耘40年的趙春梅,有在公辦園、國企、民辦園工作的豐富經驗。她說,未來我們的學前教育,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都要聚焦人的發(fā)展。一定要把一個人的“職業(yè)興趣、職業(yè)能力、職業(yè)信念、職業(yè)道德”建立起來。為人師者,一定要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道德、價值觀與核心素養(yǎng)。無論是辦園者還是老師,能真正把這項事業(yè)做好的,一定是非常喜歡學前教育的。“這項事業(yè)需要有一批鐘愛它的有識之士?!?/p>
大浪淘沙,留下的必然是更專業(yè)化,更能肩負社會使命,更能為兒童發(fā)展負責的團體。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同時,也有部分民辦園正在利用疫情這“多出來的時間”,進行師資培訓、內涵發(fā)展、環(huán)境改善、加大安全配套等升級工作。
四川蓓蕾幼兒園的趙惠如,擁有8家幼兒園(公益和民辦各占一半),教職工400人。2月中下旬,她開始巡視在各區(qū)市縣的分園。該修繕的修繕,該裝修的裝修,并同步采買為每一個老師配備的午睡床,包含一系列床上用品,“要讓老師們感到溫暖和安心”。她把如今的危機當做是自己的第三次創(chuàng)業(yè)。在大多數(shù)幼兒園勒緊褲腰帶縮減開支的現(xiàn)實應對下,她要為園所質量提升支出200多萬的投入。除了硬件打造,蓓蕾幼兒園的老師們也不閑著,積極為開學做準備,定期開展線上或線下教研,抓緊時間練內功。
談到自己的職業(yè)追求,趙惠如說,在過去,我把它當成職業(yè),喜歡就去干。后來,是事業(yè),用滿腔熱愛在干。再后來,是情懷,有深深的責任感。而現(xiàn)在,是生命。是要一直戰(zhàn)斗,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所以,還有什么好害怕的。
河南省民辦教育協(xié)會副會長,小米爾頓教育集團總督學王平在其發(fā)表《民辦教育的昨天和明天》一文中談道,角逐已進入中下半場,最好的行走姿勢應是:腳踏實地,以辦一所百年學校為目標。辦學者擁有正確三觀和教育情懷,將辦學立場落在教育之上,用教育方針指導辦學方向,而不是經濟目標導航。
有人堅持,有人后退。有人迎難而上,有人左右徘徊。公進民退,退,就是取消嗎?是要讓民辦教育徹底歇菜嗎?對此,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專門回答:多渠道擴大學前教育供給,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幼兒園,只要符合安全標準、收費合理、家長放心,政府都要支持。
二十一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要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在實現(xiàn)這一個目標的過程中,民辦幼兒園發(fā)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讓民辦幼兒園渡過難關,這也是政府的職責所在。
上周,成都某地區(qū)近20所民辦教育機構舉辦人聯(lián)合發(fā)出呼求,希望得到如下三個方面的支持:1、幼兒園比同小微企業(yè)減免6個月員工社保。2、幼兒園需專項房租補貼。3、在職教師穩(wěn)崗補貼。
在越來越多元的現(xiàn)代社會,民辦幼兒園更能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據(jù)疫情下民辦幼兒園經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70.6%的受訪者希望獲得穩(wěn)崗補貼;超過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希望房東減免房租;一半的受訪者希望政府階段性減免社保,延期繳納五險一金;36.3%的受訪者希望獲得金融機構低息貸款支持。
面對這一局面,一些地區(qū)出臺了幼兒園補助計劃,近1個月以來,北京、上海、浙江、廣州、香港、廈門、重慶、山東、合肥等地均先后出臺相應補助政策,不過這種扶持,目標仍以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重??v觀全國各地扶持政策,首都北京力度最大,其中“租住企事業(yè)單位房產的減免兩月房租”可謂是雪中送炭。
浙江大學民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華表示,補助非長久之計,政府可以為民辦園提供貼息貸款,等疫情過去,民辦園只需要還本金。“這樣,不少民辦幼兒園就能堅持較長時間?!?/p>
有人說,用民間的資本來辦國家的事,最后利于民眾。這筆賬,一目了然很好算。在全國水平上,目前民辦園得到的公共財政資金生均只有公辦園的5%,也就是說,如果由政府來提供目前由民辦園提供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政府將要多花20倍的公共財政支出!從這個角度來看,熱愛者們,堅持者們,專業(yè)者們,懷抱理想和情懷者們,是有盼望的。
編后語
關于民辦教育的話題,在疫情的當下來談是沉重的。當面對不同的民辦幼兒園和他們的經營者、園長或老師,任何只言片語的關懷都是蒼白。他們當中,不管是體量大的、小的、現(xiàn)金斷流的,還是尚有周轉資金的,無一不在經受嚴峻的生存考驗。
有多少園所消失,有多少老師流失,有多少孩子不得不面臨重新選擇幼兒園或者上不了幼兒園的窘境,目前不得而知,或者也許很快就會見分曉。在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關于“疫情期間幼兒園運行情況調查問卷”上,有大量細致的針對民辦幼兒園規(guī)模、收費、房租占比、基建改造、政府支持政策的調查。加繆說,個人的命運已不復存在,唯有一段集體的歷史。希望我們每個人參與的這段歷史,能夠讓它朝著更好的方向而去。
如何從學前教育整體發(fā)展的需要來看民辦教育?這是一個歷史之問。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迅速起步,大力發(fā)展,關注的焦點是改善公平、提高效率和增加選擇性三大政策目標。致力民辦教育發(fā)展和政策研究的吳華教授表示,要兼顧此三個目標,民辦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為,公辦體制下的幼兒園,聚焦的是公平公益,滿足大多數(shù)。提高效率以及增加選擇性,則是民辦幼兒園的優(yōu)勢。唯有民辦,可以在越來越多元的現(xiàn)代社會,滿足人們多樣化需求。
所以,不管形勢怎么變,第一,增強自我生存能力。第二,保證質量并更有專業(yè)內涵。第三,活得更長一點,更久一點。挺??!嚴冬一定會過去,因為這是歷史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