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推動著教育的發(fā)展,使教學模式也多樣化起來。在眾多的新型教學方式中“微課程”一馬當先,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微課程”就是以視頻為主要教學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重點、難點進行講解的精彩教學過程。將“微課程”引入到初中英語教學,課程匹配程度很高,收效良好。本文就討論“微課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教師注重“微課程”的內(nèi)容和風格
“微課程”的首要特點就是“微”,它的第一個“微”在于它的教學時長比較短,一般只有4—7分鐘,能夠在極短的時間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高度的融入課堂,提升教學效果。它的第二個“微”是它的教學內(nèi)容突出,“微課程”一個小節(jié)只會展現(xiàn)一個知識內(nèi)容,清楚明了,讓學生能清晰地知道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在明確微課程特點的情況下設計微課程,要注意它的內(nèi)容不要過于豐富,風格要貼近學生的生活,以便讓學生更好地去體會。比如,七年級的英語大多都是簡單的日常對話的學習,在對話中學習語句的結(jié)構(gòu),詞語的固定搭配,時態(tài)的改變,這些內(nèi)容非常適合做成“微課程”。教師就以學生生活為日常背景設計“微課程”,建設微課程風格,讓學生切身體會融入其中。在 What color is it?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把這節(jié)課設計成一個“微課程”,以學生相互提問顏色的對話模式,將課程意義表述完全,在人物對話中多次出現(xiàn)What color is it?突出課程的重點,使學生在觀看“微課程”時得到較深的印象,從而明白課程的學習重點,讓學生在學習疑問句的同時,還在視頻中學習到了各種顏色的單詞,也豐富了詞匯量。
二、設計教學情境合理導入“微課程”
進入初中,課程難度加深,對比小學只要求對知識簡單了解的教學目的,初中課程要求學生對于學科有一定的應用能力,尤其是語言學科。而傳統(tǒng)初中英語只注重讓學生大量地背單詞,使得學生出現(xiàn)“啞巴英語”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而“微課程”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推廣應用,使得學生能理解英語在什么情境下如何去應用,使英語能夠眼入口出,而不只是停留在課本上、考卷上。初中英語學科的跨度是很大的,七年級是日常的簡單對話,到九年級升學考試中就變換成了長長的英語文章,還有自主寫作的考核。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七年級的導入比較簡單,大多是學生日常生活的對話,也方便學生去鞏固練習。對于八九年級比較復雜的情境模式,教師可以采用展現(xiàn)課程中經(jīng)典的段落作為“微課程”的內(nèi)容,在教學的過程中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到“微課程”中。教師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設計中,一定要注意課程導入的合理性,讓“微課程”與教學課程成為整體,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格格不入的感覺。教師還可以針對一些重難點練習設置專門的“微課”小節(jié),自主的連接各個知識點,幫助學生快速復習,串聯(lián)知識點。
三、組織學生學習“微課程”,進行情景模仿
“微課程”有它自己獨特的教學特點,在“微課程”的優(yōu)點中有一條格外重要,它改變了英語多少年來在學生家長心中的形象,也提升了英語這門學科的應用程度,為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全面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傳統(tǒng)教育下,家長和老師總是把學生英語成績不好歸結(jié)于學生掌握得單詞量少、做題少。在十幾年前,在中國教育中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過了四六級的大學生英語交流的能力極差,甚至連簡單的日常對話都沒法完成,英語在中國一度成了啞巴英語。而將“微課程”應用于英語教學,以學生日常生活為背景、教學知識為理念設計情景模仿,不光鍛煉學生的復述能力,也能真正鍛煉學生口語的能力,說得準、聽得準,這才是英語該有的基礎,而不是只局限于考卷上。
四、教師把握課堂氛圍,課后積極總結(jié)歸納
“微課程”以新形式的多媒體教學融入課堂之中,馬上成為學生的焦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實施“微課程”時,一定要注意學生注意力的遷移,不要讓學生的注意力掉隊。在學生模仿和改造“微課程”時,教師要積極進行監(jiān)督,把控課堂氣氛,課堂氣氛要熱烈,學生參與感強,但同時也要注意課堂秩序不要過于散漫。在課后教師要進行積極的總結(jié),總結(jié)“微課程”的收效成果,總結(jié)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效果查驗時,不僅要檢查學生的書寫能力,更要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英語是一門語言的學科,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們課本上的東西,更要讓學生理解英語,學生學習的是一門國際化交流的語言,不是考試的用具,只有在基礎教學改變觀念,才有可能改變未來的教育大環(huán)境。
五、總結(jié)
新形式的教學模式,帶來的變革是巨大的,在“微課程”的課堂設計中,視頻拍攝、剪輯、動畫制作都是對教師綜合能力的鍛煉,課程的設計、引導、把控也是對教師原有教學理念的升華。“微課程”融入英語教學中在學生的參與性、表述能力、了解英語的實際應用、區(qū)別各種場景近義詞的應用方面,收效明顯。這種教學模式給英語穿上了一層新衣,讓學生們改變學習英語的觀念,并且完成了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的定義,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下啞巴英語的現(xiàn)狀,值得教師在教學中推廣應用。
【作者簡介】高曉輝,揭西縣五經(jīng)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