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明憧
[摘要]文本解讀要求教師有充分的教學調(diào)查,要切準學生的閱讀思維、貼近文學的鑒賞基礎、體現(xiàn)文本的教育功能。小學教材內(nèi)容大多比較淺顯,學生可以做一般性學習和解讀。但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文本閱讀品質(zhì),教師還需要給學生做深度解析,讓學生從不同視角展開閱讀探究,形成嶄新的閱讀感知。
[關鍵詞]文本解讀;獨特視角;閱讀思維;鑒賞基礎;教育功能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9068( 2020)22-0048-02
文本解讀有多種途徑和方法可以選擇,教師在具體操作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閱讀需要,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思維,這樣的文本解讀才是高效的。小學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文本解讀還存在不少困難,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思維有充分認識,并針對性地進行激發(fā)和引導,給學生以全新的閱讀感受。教師不妨與學生一起展開文本解讀操作,通過多種閱讀形式,對文本屬性、文本教育功能、文本構建特點、文本呈現(xiàn)思想等內(nèi)容展開深度發(fā)掘,以提升語文教學品質(zhì)。
一、切準學生閱讀思維展開文本解讀
小學生閱讀思維還比較簡單,難以對文本展開深度解析,教師需要給出針對性引導,讓學生順利進入文本學習之中。在具體操作時,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之中,對不同群體學生的不同閱讀訴求進行了解,以便做出科學的解讀。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對文本展開解讀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范本,目的是促使學生順利進入文本核心。
學生閱讀認知呈現(xiàn)差異性,教師需要正視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在對文本解讀時,要注意提升覆蓋面。如第十一冊《草原》一課,是一篇寫草原之行的紀實性文章,寫出了草原獨特的風光,也寫出了草原人的熱情和好客。在教學引導時,教師給出文本解讀:草原上看到的景色是特別的,草原人民的熱情更令人難忘,凡是去過大草原的人都知道,牧民們不僅能歌善舞,還特別地寬厚熱情??戳苏n文中的哪些場面描寫,我們便可以真切感受到草原牧民的情懷?認真閱讀文本內(nèi)容,說說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學生拿到閱讀任務后,都積極行動起來,對文本展開深入閱讀和分析,很快就找到了一些閱讀信息。有學生說,草原是遼闊的,牧民都是騎馬放牧,但去過草原的人都說:“現(xiàn)在的牧民都騎摩托車放牧了。為什么課文中沒有涉及這些呢?”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對課文的寫作背景進行介紹,學生自然獲得了釋疑。
教師讓學生展開質(zhì)疑學習,給學生的深度閱讀提供了機會。學生結合生活認知展開質(zhì)疑,將課堂學習引向了特定的研究氛圍之中。
二、貼近文學鑒賞屬性展開文本品讀
語言鑒賞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教師在具體教學引導時,需要根據(jù)學生的鑒賞認知基礎實際做出合理設計,特別要對鑒賞方法和程序等內(nèi)容進行重點歸結,以便給學生帶來清晰的操作路線,讓學生自然掌握鑒賞的一般性操作。學生語言鑒賞存在很多局限性,教師在方法傳授時,需要貼近學生的學習認知基礎,注重實用性,減少專業(yè)術語的應用,讓學生能夠順利掌握鑒賞的基本方法,這樣的文本解讀操作才具有更高價值。
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語言鑒賞時,需要為其提供更多的解讀提示,讓學生順利進入鑒賞環(huán)節(jié)。如《草蟲的村落》一課,教學時,教師讓學生展開梳理性閱讀,找出一些經(jīng)典的片段,并進行個性化鑒賞。為了讓學生順利找到鑒賞起點,教師還給學生做出示范:“在這些粗壯的黑甲蟲中間,它們好像南國的少女,逗得多少蟲子駐足癡望?!边@里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將草蟲村落中的社會環(huán)境展示了出來。學生依照教師引導展開鑒賞操作,課堂學習進入深度探究之中。有學生找到這樣一句話:“我的目光為一群音樂演奏者所吸引,它們有十幾個吧,散聚在兩棵大樹下面——這是兩簇野灌叢,紫紅的小果實.已經(jīng)讓陽光烘烤得熟透了?!边@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將幽靜的環(huán)境展示了出來。
教師為學生做出示范操作,給學生提供難得的學習機會,從學生的鑒賞情況可以看出,學生都能夠抓住適合的切點展開相關操作。
三、觀照文本教育功能展開文本薦讀
文本包含極為豐富的內(nèi)涵,教師在對文本進行解讀時,不僅要關注語用方面的應用,還要從人文角度展開思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想啟迪,以發(fā)揮文本的教育功能。教材內(nèi)容是教育的載體,學生在對文本學習時,需要汲取知識信息,也需要接受思想的洗禮,從而形成認知內(nèi)化。教師在具體操作時,不妨給學生更多的推介性指導,讓學生自然潛入文本深處,發(fā)掘出文本的豐富內(nèi)涵,成長閱讀認知能力。
從文本的教育功能展開文本解讀,教師需要先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深度發(fā)掘,以便找到文本、生本的思維對接點,提升文本解讀的針對性。在教學《少年閏土》時,教師引導學生展開整體閱讀,給學生布設閱讀任務:這篇課文是魯迅先生的作品,誕生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自然帶有特殊意義。閱讀文本時我們要對人物描寫有更多關注,而且要通過典型的句子分析,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增強對勞動人民的熱愛之情。學生開始閱讀文本,很快就進入互動交流之中。有些學生對人物描寫的經(jīng)典性展開討論:魯迅筆下的閏土充滿了活力和靈性,就像一個精靈,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些學生對文本的典型句子進行鑒賞:閏土肖像描寫最為成功,“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這是多么精彩的描寫,好像看到了哪吒。教師對學生的個性解讀進行肯定:課文描寫是最大的亮點,通過閱讀也可以讓我們受到一定的教育,讓我們感覺到勞動人民的淳樸與美麗。
教師在語文教材解讀時,需要有觀照意識,注意切準學生的閱讀思維,還要貼近文學鑒賞屬性、體現(xiàn)文本的教育功能,這樣才能成功激活學生的文本閱讀思維。文本解讀期待獨特視角,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取向有更深入的了解.讓文本解讀成為學生深度閱讀的重要載體,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