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
王性宇 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培訓專家,湖北省物理特級教師,湖北省首批正高級教師,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黃岡市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黃岡市政府津貼;先后入選“國培計劃——湖北省特級教師巡回講學項目”師資庫、湖北省校長培訓者專家?guī)?、黃岡市教育成果鑒定專家?guī)?主編并出版30余本專業(yè)書籍,發(fā)表多篇論文,主持并完成了多項省、市級課題研究。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要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fā)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湖北省黃州中學博省教育創(chuàng)新團隊著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學各學科中的實踐研究”,通過研究讓廣大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自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立德樹人”能力。
本期分別以初中物理、英語的一個課程為例,詮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根植于學科教學之中。
物理教學中,學生一直很難把所學內容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對于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更是難以將生活實際與物理之間的關系相聯系。如,疫情中出現的顯微鏡、溫度計、測溫槍、高溫消毒、酒精消毒、噴霧劑、N95口罩、氣溶膠、負壓病房、肺部CT、無人機、聲音傳遞信息等,涉及光學、熱學、力學、聲學、電學等知識點,但是學生并不能將其和相應的物理知識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結合疫情防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讓他們感受到疫情防控中的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無人機、5G警用巡邏機器人等,讓學生體會中國科技的先進。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著名物理人物的經歷,激勵學生認真開展居家學習,凸顯物理課程的教育功能和社會責任。
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路,筆者將《疫情防控與物理應用》的教學流程設計為:導語(2020年發(fā)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重大的歷史事件,極有可能成為今年中考的熱點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來講一講這次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物理知識)→新冠病毒的照片(復習顯微鏡的相關知識)→新冠病毒的檢測(溫度計的相關知識、測溫槍)→牛頓在黑死病時期的經歷(牛頓“宅”在鄉(xiāng)下自我隔離,不串門,不聚會,潛心研究,不僅發(fā)現和總結了牛頓第一定律、第二定律,還做了三棱鏡光的色散實驗等,達到了個人早期學術的高峰。)→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消毒方式、紫外線、混合物的配比方法)→新冠肺炎的基本防護(飛沫傳染、氣溶膠、N95口罩靜電吸附、開窗通風)→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負壓救護車;負壓病房;醫(yī)護人員防護鏡上的水霧)→新冠肺炎的臨床影像學診斷(肺部CT、X光的相關知識)→居家網課學習(Wi-Fi、個人防護)→結語(從1677年荷蘭顯微鏡學家安東尼·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顯微鏡看到微生物到2020年電子顯微鏡拍到第一張新冠病毒照片,從SARS到新冠,人類和病毒的戰(zhàn)爭曠日持久。下一場瘟疫不知何時暴發(fā),到時候可能就是你們去保衛(wèi)這個國家了,希望同學們能用知識武裝自己。)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課程標準一直強調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發(fā)現新冠病毒外貌的顯微鏡到對發(fā)熱病人進行初步篩查的溫度計,無一不與物理知識相聯系。顯微鏡是物理實驗的重要儀器。因為學生以前已接觸過顯微鏡,所以使用顯微鏡觀察到的新冠病毒圖片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為什么選擇體溫計和測溫槍呢?一是在小區(qū)封閉的日子里,小區(qū)門口的防控志愿者對進出人員進行篩查的重要工具是紅外線測溫槍。二是溫度計的使用是八年級上學期的內容,距離現在時間較長,而在此次疫情期間,溫度計的使用遍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從生活常見的內容進入物理學習,能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物理和生活之間的距離并不遙遠。三是學生對紅外線測溫槍了解不多。疫情期間曾有人在網上提問:“被測溫槍‘打多了會不會有損健康”?從物理學角度看,這個問題本身是錯誤的,因為測溫槍是一個接收裝置而不是發(fā)射裝置。此處是學生的易錯點,通過復習,讓學生了解有關測溫槍的基本常識,有利于學生對身邊的人進行科普。
為什么選擇光的色散這個素材?一是可以和紅外線測溫槍無縫鏈接。二是光的色散是牛頓在黑死病居家隔離期間發(fā)現的。牛頓當年所經歷的事件與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幾乎一樣,使用這個事例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牛頓居家期間總結出了沿用至今的一些物理學知識,達到了自己早期的學術高峰,這說明居家學習也可以有豐厚的收獲。
除相應的防護措施與物理知識息息相關外,消滅病毒的方式和阻斷病毒傳播的方式也與物理知識相聯系。高溫殺毒、紫外線殺毒、酒精殺毒都是利用物理方法將病毒殺死,而這三種方法都與初中物理有聯系。高溫殺毒時所使用的水蒸氣涉及物態(tài)變化、紫外線的基本知識和應用,以及酒精密度、體積和濃度配比,都是中考考點。這一部分內容不僅是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更是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幫助學生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在疫情面前,中國速度、中國規(guī)模、中國效率再度展現?;鹕裆结t(yī)院和雷神山醫(yī)院的奇跡和“基建狂魔”美譽的背后,是千千萬萬個工人、百家基建企業(yè)和數十萬同胞的支援。而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和普通醫(yī)院的重要不同之處在于,它們是專門設計的傳染病醫(yī)院,里面有負壓病房和特殊的新風系統。選擇這個素材,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醫(yī)院建設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識。
在保護自己的同時,如何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非常重要的。到底是普通肺炎還是新冠肺炎,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觀察X射線的透視結果,就是人們常說的CT。關于X射線,還涉及一個物理知識點,即X射線對人體的危害,這是光學的重要知識。引入這方面知識,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物理知識,又有利于學生提高健康意識。
人類和瘟疫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歷史的接續(xù)和傳承是一代代中國人使命和責任的接力。在結語中,筆者選擇了戰(zhàn)疫中90后、00后的圖片。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從SARS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在新冠疫情中成了抗“疫”主力軍,而目前身處新冠疫情中的學生,必將成為未來中國的守護者。如此安排,傳遞給學生的是一種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