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霞
摘 要:中職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尚不成熟,且學習習慣普遍較差,若缺乏有效的管理策略,很容易導致班級出現(xiàn)整體學風較差的情況。由此班主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準確把握學生動態(tài),將“管育并重”的理念帶入到日常工作中。
關鍵詞: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頭人,對學生的思想建設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均有較大的幫助。班主任教師應首先意識到,在班級管理中“管”與“育”是相互促進的。本文便是由此入手,對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專業(yè)相關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
對于畢業(yè)后就要走上社會就業(yè)的中職學生來說,不僅需要培養(yǎng)他們足夠的專業(yè)技能,更是要為社會培養(yǎng)出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因此,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要將“管育并重”融入班級管理理念,教授學生關于做人以及做事的基本準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道德修養(yǎng),確保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后能夠快速適應社會工作環(huán)境,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個人能力。以就業(yè)為導向,舉辦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可以有效減輕枯燥的課堂理論知識給學生帶來的壓力,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打開學生的眼界,讓他們獲得相關工作經(jīng)驗,得到足夠的鍛煉以及成長。同時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公益活動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品質,讓學生在義務幫助他人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正確的價值觀。
例如,針對幼師專業(yè)的中職學生,班主任可以定期組織鄉(xiāng)鎮(zhèn)小學支教活動,帶領學生去往缺乏教學資源的偏遠地區(qū),免費給那里的小學上課。教師先提前聯(lián)系鄉(xiāng)鎮(zhèn)小學,選取條件適合的地點,給學生普及該學校相關信息,并進行分組,分為小班、中班、大班三個教學小組,讓負責各組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課前準備。在進行支教過程中,教師可設置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如“感恩”教學:學生需圍繞感恩這一關鍵詞,設計相關教學計劃,感恩的范圍不限,可以是生活、自然、父母、教師等。由此,學生在準備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自身便需要先具有一顆感恩之心,隨后才能將其傳遞給當?shù)氐男W生。此外,教師需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記錄下支教感想以及工作日志,并在事后提交一份總結報告。最后安排贈送環(huán)節(jié),讓支教學生與當?shù)匦W生相互贈送自己提前準備的禮物,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奉獻之心以及助人為樂等精神。
二、開展德育相關主題班會,幫助學生形象生動理解德育教育重要性
對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教學的實踐,教師最需要注重的是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對日常生活中保持高素質高品質行為的意識。因此,開設德育相關的主題班會可以提高學生對自身道德品行的重視,同時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和專注度,幫助班主任更加高效地進行班級管理。
例如,班主任要開展一個主題為“見義勇為,弘揚社會正氣”的主題班會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勇于奉獻,樂于助人的道德觀念。教師先引入社會情境,以實際背景提升學生的代入感。比如在小巷子里遇見孤身一人被打劫的女孩,在公交車上看見小偷正在偷竊可被盜者沒有意識等,讓學生們進行交流和思考,如果遇到該情境自己是會選擇見義勇為還是默不作聲。教師接著導入正向新聞案例,比如“外賣小哥見義勇為抓小偷”等等,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見義勇為的意識,教師試著讓學生代入角色,如果你是那位面臨兩難境界的人,你會不會選擇見義勇為?為什么?開始課堂討論。接下來教師在班級組織小型的辯論賽,探討見義勇為在當下社會好處多還是弊端多?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在現(xiàn)在見義勇為的行為需要許多顧及?最后,教師總結課堂中心思想,見義勇為是良好的品德,但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幫助他人。既培養(yǎng)了學生見義勇為的思想觀念,又讓他們知道助人之前先助己。待主題班會結束之后,教師也可在班級中設置“至善之星”評選活動,對于參與見義勇為及相關好人好事的學生,均可視具體情節(jié),為其積分,待學期末則依據(jù)得分評定班級至善之星及其他榮譽稱號。
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有效發(fā)揮教師育人的作用
在實施“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增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當學生遇到問題時,不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能給予合理的建議和幫助。在學生學習的過程,應該注意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發(fā)展,提升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yǎng)。
例如,對于不遵守班級秩序的學生,教師在依據(jù)規(guī)定對其進行處罰的過程中,也需為其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可與學生講述凡·高在世俗壓力的逼迫下窮途末路,但他依然堅持自我夢想,最后成為流芳百世的藝術家的故事,鼓勵學生在中職教育期間,樹立自身理想并為其奮斗。對于整日虛度時光、碌碌無為的學生,班主任教師可先與其父母之間進行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隨后由家庭角度入手,與學生進行溝通,采用語言激勵的方式,提醒學生要扛起肩上的責任與使命,努力完成學業(yè)。當然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教師也需出臺強硬的管理措施,建立一個合理的獎懲制度,比如課堂玩手機開小差的行為扣兩分,說臟話扣一分,主動回答老師問題并且答對加一分等。接下來,教師把詳細的行為加分點和扣分點制成一張表格張貼于班級中,讓學生有意識地規(guī)范自己的課堂行為。對于扣分嚴重或在校期間出現(xiàn)重大違紀的學生,需依據(jù)情節(jié)大小,對其采取留校察看或給予其開除處分。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班級整體學習氛圍的建設情況,與其班主任教師的管理理念有較大關聯(lián)。教師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可結合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有效發(fā)揮教師育人的作用、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提升教育效果、提升教師對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認識,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等措施。
參考文獻
[1]張雪艷.書院制管理下的多元協(xié)同德育模式構建[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8).
[2]王曉蕊.中職學校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分析及對策探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8(9).
[3]范小潔.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德育模式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