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鈞玲
摘 要:小學是義務教育的基點,可能影響孩子的終身學習習慣。本文通過對班級的指導和實踐管理,從班主任工作重點、班主任工作理念以及開展班級活動的技巧三個方面來闡述并歸納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智慧與技巧。
關鍵詞:教育;班主任;小學
身為人民教師,班主任在工作中接觸的是一個個充滿童真的孩子,每天看到的是他們求知若渴的容顏。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是教師的責任,也是一直以來教師所努力的目標。在筆者看來,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就是讓老師們善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關心、愛護著孩子的學習和成長。
一、班主任工作重點
(一)組建班干隊伍
一個出色的班集體,必須有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核心,即班委會,小班干部們不僅要協(xié)助老師們的教學,更重要的是,他們要引導班集體的面貌和發(fā)展。班級委員會是在老師監(jiān)督下學生獨立開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組織,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助手。在豐富的學科活動中,我選拔出了一批有一定組織能力、有自我管理能力、有奉獻精神的學生擔任班干部。并且,在樹立班級委員會權威的同時,委員會里的小干部們作為班集體的榜樣,也要嚴格地監(jiān)督和管理自己的學業(yè);最后,要培養(yǎng)班干部們的班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使班集體在小班干部的領導下團結一致,有正確的價值觀,有向上的動力,懂得自我反省和自我約束。
(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相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了解學生的基礎和學習能力,通過不斷嘗試,科學設計教學內容,研究如何提高課堂效率,依據(jù)學生之間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能力,適當?shù)貙虒W目標和結構進行改變。與其強調“教多少”“達到教學目標”,不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覺意識,從而達到“低消耗、高效率”。
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多方面的交流,建立學生的自我認識,豐富思維,提高綜合能力。將班級劃分成3—5人的小單位學習小組,利用小單位的特點進行學習合作或知識競賽,可以更好地觀察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增進同學間的友誼,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在課堂上,教師要發(fā)揮領導作用,發(fā)揮管理者作用,帶動全班學生參與討論。
(三)學生間發(fā)生沖突的處理
學生的大部分生活、學習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長時間的相處中難免會產(chǎn)生摩擦,但是發(fā)生摩擦并不完全是壞事,換個角度想一想:雖然同學之間發(fā)生了不愉快,但只要有老師的耐心引導和調解,遇到類似情況,學生會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處理與同學、朋友之間的爭吵、矛盾。處理好這些矛盾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既要解決好學生之間的矛盾,又要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埋下隱患,甚至出現(xiàn)緊張的局面,造成班級管理混亂。
在學生之間發(fā)生沖突時,要深入調查沖突的產(chǎn)生原因,不要只聽片面之詞,更不要先入為主,這種行為會影響教師的判斷力,使學生萌生逆反情感。為此,班主任應耐心細致地進行客觀調查,而不能靠“猜測”認定事情的真相。
了解前因后果后,班主任應該主動調解矛盾,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寬容心理為主,讓學生自己闡述事物的前因、經(jīng)過、后果,消除誤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作為班主任,應提倡過雙方學生相互寬恕,鼓勵他們從善意出發(fā)向對方講一些真誠、寬容的話,往往能使學生產(chǎn)生觸動、增進友誼。
二、開展班級活動的技巧
通過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美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的詳細解讀,發(fā)現(xiàn)這些工作的重點在于立德樹人,強調了小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重要性。比起普通課堂,老師和學生在課堂活動里會發(fā)生更多交流;同時,豐富的活動,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學習不再只是枯燥的書本,而是更生動和具象的課堂活動。班主任和同學們變得更加親密,增進師生感情,孩子們對老師更加信任。班主任應積極創(chuàng)造課堂活動機會,讓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更深入地參與到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性、紀律性。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活動,我總結出四個選課技巧:1.選課主題科學,可塑性強;2.選課貫穿教育性原則;3.選課內容豐富,注重形式多樣化,講究心意,設計要“奇特”;4.選課注重實踐實踐。如:在班級中開辦職業(yè)介紹活動,邀請各行各業(yè)的家長上臺講述他們的工作內容,給予孩子不同的職業(yè)體驗選擇,使家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活動中來;也可采用日常記分制,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表現(xiàn)等進行記分,以促進學生的良性競爭。
三、班主任工作理念
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應該以身作則,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應該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一個智慧的班主任應該降維思考。課堂是老師播種的家園,是學生成長的土壤;離開課堂,學生很難感受到集體的力量,難以自我規(guī)范,自我發(fā)展。在班級文化建設方面,我會積極組織全體學生樹立班風、班規(guī)、班級目標等,培養(yǎng)愛班、愛校的班級文化氛圍,共同打造美好校園;開展學生養(yǎng)成教育,凝聚班級凝聚力,抓好班風建設,積極組織得力的班干部,辦好每一堂課。
為達到管理和教育的目的,班主任首先要讓學生對自己的所學專業(yè)、性格特征、工作環(huán)境、教學方法等有一個深刻的印象。正如俗話所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币虼?,我們教育學生團結一致,有集體榮辱感,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提高知識技能,發(fā)展個人知識水平和能力,培養(yǎng)善于發(fā)現(xiàn)和運用自己的能力。要利用和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各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
結語
學生的思想變化主要靠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班主任需要時刻關注學生動態(tài),摒棄陳舊的思想觀念,從不同角度評價問題,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小學教育可以讓孩子們享受活潑的課外教育和健康的課堂環(huán)境,使他們更加舒適快樂地成長。教師應順應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個別差異性。教育工作循序漸進,做到由淺入深。希望通過本文讓更多的小學教師參與到小學教育的討論中來,踴躍分享教學經(jīng)驗、管理經(jīng)驗,積極通過價值引領與知識傳授,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新時代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王芬.小學班主任工作[J].華人時刊·校長版,2014(11): 81-81.
[2]吳學忠.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困境與對策[J].教育理論與實踐:中小學教育教學版,2009,029(07):21-22.
[3]吳開源.小學班主任工作存在問題以及應對策略[J].才智,2012(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