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越
摘 要:片段作文,顧名思義,就是指一篇作文的某些片段,一般是指文章中較為精彩的片段。這些片段不限范圍,大到可以是針對某一事物的描寫,小到可以是某一動作、神情、環(huán)境等的描寫,由句到段,都可以形成片段訓練的模板。在此,筆者將聯(lián)系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如何將片段訓練法運用到作文訓練中。
關鍵詞:片段訓練法;中學;作文教學
作文——通俗的來講就是指學生所寫的文章。然而要寫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卻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從作文構思、結構內容以至于最后的總結反思等一系列過程都需要精心的準備。作文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作文能力的不斷提升,需要教師正確的指導與學生長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寫作是語文訓練的拔高階段,文章的好壞也是體現(xiàn)一個學生語文程度的重要指標。
一、片段作文的作用
(一)符合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這種訓練方式,對于寫作能力較弱的同學而言,能夠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迅速入手,進而提高能力,學會寫作整篇作文;而對于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來說,這一種方式又可以繼續(xù)強化其某一方面的寫作能力,總結自己某一方面的經(jīng)驗。
(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文章必須從真實的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有了充實的生活才有好文章?!?/p>
(三)可以提高學生寫作興趣和積極性
片段訓練難度低,不求全,要求單一,容易寫,又可以隨時知道自己練習的結果,這可以使全班同學、特別是作文水平中下的學生增強自己的信心。
二、片段訓練法在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改變傳統(tǒng)方法,進行語段訓練
初中銜接著小學與高中,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初中與小學的啟蒙階段不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逐步進入到叛逆期。他們對待新事物的態(tài)度不再是好奇與疑惑,而是變?yōu)槊舾?,與此同時學習速度也加快,渴求從教師身上學到更多的知識,獨立思考行為方式也開始逐步形成。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法以教師指導學生為主,學生按照教師的思路來寫作文。因此,在批改作文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被埋沒。片段作文訓練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思想,自己去悟寫作的真諦、自己去提煉寫作的精華。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法雖然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往往讓學生很難吸收,很難將文章寫得深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經(jīng)常讓學生進行片段作文訓練。
(二)積累閱讀素材,打好堅實基礎
中學生有了升學的壓力,平時將學習時間都分配給了理化生。很少能夠像小學那樣,有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因此肚子里就沒有墨水,一提到寫作就感到詞窮。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么該如何解決這樣一個棘手的問題呢?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摘抄的作業(yè),讓學生將好的句子和優(yōu)美的片段摘抄到本子上。有了作業(yè)之后學生就會自己擠時間去積累,這些時間可以是課間或者吃飯的時候,談語文片段作文教學訓練利用這些碎小的時間就可以完成閱讀素材的積累,自然也為寫作打下了基礎。隨著閱讀的量的加大,學生的閱讀速度也會慢慢加快,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學生閱讀素材數(shù)量多了,慢慢地寫作質量也會提高,對于寫作也不再是擔憂與恐懼。
(三)采用情境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
情境教學是教師給學生描繪或營造一個真實的畫面,讓學生置身其中,親身體會這種畫面所帶來的感官感受。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情感的表達與思想的迸發(fā),并且可以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提煉素材能力。在情境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情境中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觀察,以至于一把抓住要點,寫出關鍵之所在。一個情境如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寫出不同的作文片段,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寫作文,可以不限制字數(shù),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描寫。情境教學法也能一改往日語文課堂的單調與乏味,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實現(xiàn)。
教師也應該讓學生注重細節(jié)的描寫,一篇文章能夠抓住人的眼球。往往是因為其經(jīng)典的細節(jié)描寫,出色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讓人物的性格更加鮮明、中心主旨更加突出。例如,在課文《孔乙己》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來觀察孔乙己的穿著,引導學生分析他穿長衫、站著喝酒與別人有什么不同?為什么只有他自己是這樣?他的長衫又破又臟,為什么不洗一洗?很容易理解長衫是讀書人的象征;站著是因為他沒有地方坐;不洗是因為他又懶又窮;并且不想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篇細節(jié)描寫,通過對一個人的細節(jié)描寫來表現(xiàn)出這個人性格特點。
(四)重視近距離模仿
模仿是學生練習寫作的必要過程。片段作文訓練的第二個重要方法是借鑒課文中典型片段的寫法,讓學生寫一寫生活中的見聞和感受,在模仿中習得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比如,學習了朱自清的《春》一文,我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仿照文中寫景的方法來描寫秋天的景物的練習。以下是學生寫的片段作文:以落葉為觀察對象的例文:秋風乍起,落葉們翩翩起舞,有的像蝴蝶、有的像天使、有的像快樂的小精靈……它們一會兒淘氣地打個旋兒,一會兒滑滑陡坡,一會兒又在厚實的大地上跳一跳,好不快活。它們心中一定藏有一些歡快的小秘密,你看,它們扭動著腰肢,隨著風兒一起跳舞,你擠我,我推你,在秋風中顯得格外活潑。
以陽光為觀察對象的例文:風兒輕輕的、陽光暖洋洋的,校園里的秋景是那么溫柔恬靜。操場上,陽光的顏色被落葉染黃了,金黃的葉子飄然而落,再把陽光輕輕折射,給校園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每當我們放下手中的筆和本子,走出教室,極目遠眺,能看到一片金黃的田野。這種近距離模仿寫作的過程,是學生寫作文必然要經(jīng)歷的階段。
總之,作文教學的訓練法多種多樣,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不僅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們的堅持,唯有師生共同努力,搭配運用合適的教學法進行堅持不懈的練習,才能不斷取得寫作水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施信忠.化繁為易——議作文專題片段的訓練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8.
[2]安福喜,蔡斌.片段訓練作文課堂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9(0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