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術的教育基礎是美術鑒賞,美術鑒賞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審美課程教育的活動,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審美素養(yǎng)、挖掘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此外,美術鑒賞教學對學生品格的發(fā)展與培養(yǎng)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是當前高中美術教育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高中美術 鑒賞教學 創(chuàng)新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于美術鑒賞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與要求。高中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藝術鑒賞時,應符合當今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對于教師來講,應采取適合學生的審美方法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重視學生鑒賞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正是基于這一點,以傳統(tǒng)教學模式為基礎,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并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對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
一、當代美術教學概述
美術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一些關于美術的知識及技能,包含素描、色彩、速寫、油畫、國畫、裝飾畫、陶藝、版畫、書法、裝裱、刻印章、平面設計、立體設計、動畫設計等一系列同美術相關的技能。
近年來,我國的藝術教學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三種模式。首先,是以學校教學為主的藝術教育,從小學到大學,其中高中階段對美術進行了方向的劃分。其次,是社會式美術教學,集中表現(xiàn)在一些美術館、美術教育活動中心等公共場所進行的美術教育,以及私人開設的美術教育機構等。再次,是家庭式美術教育,有些家長從事美術教育或相關活動,如美術老師、畫家等,因此,從小就對孩子進行了家庭式美術教育。這三種美術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教師對于美術的鑒賞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鑒賞、審美的能力。
二、高中美術鑒賞的意義
(一)完善審美認知心理
著名藝術家阿諾德·豪澤爾(Hauser Arnold)指出:“人要想成為鑒賞家,必須通過教育才能完成?!睂Ω咧袑W生進行美術作品的鑒賞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美的價值的認知,教學生如何對作品的外在結構和內在情感進行了解,最終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審美價值觀,提升審美能力。
(二)陶冶審美情感
審美情感是在不斷地鑒賞實踐中形成的,高中生需要有專業(yè)的鑒賞教師進行指導。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作為美術鑒賞的主體,應該從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中獲取審美情感,提高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與審美意識,讓學生陶冶情操,心情舒暢。
(三)塑造審美心理傾向
對于高中學生來講,心理的審美特征決定了他們對于美術作品的判斷與認知,但是這種判斷形成的基礎并不牢靠,因為學生接觸的美術鑒賞作品不夠多,沒有形成對美術鑒賞穩(wěn)定、理性的判斷。高中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鑒賞指導時,應對學生的審美愛好、情感等有所了解。美術的鑒賞教學不僅僅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的教學方法
(一)實現(xiàn)課堂互動,營造和諧審美環(huán)境
任何個人對于美術作品的賞析都是對于藝術作品的欣賞與心得的交流,而不是對于藝術能力的灌輸。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藝術鑒賞進行指導時,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學生、批評學生、引導學生朝著自己的主觀認知上發(fā)展,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課堂上的互動,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通過學生之間對于美術作品不同觀點進行交流學習,在開放和民主的鑒賞環(huán)境中,仁智畢見,提升高中生的鑒賞能力。這種方法筆者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緊扣學科特點,強調基本審美知識
眾所周知,美術鑒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最基礎的是要具備審美意識。對于教師來講,首先應該具有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具有深厚的美術鑒賞理論知識與豐富的美術鑒賞實踐能力。在對某一美術作品進行鑒賞時,應具備足夠的理論知識,將課本內容融會貫通,為學生做深入淺出的講解。同時,要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美術鑒賞時,能夠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有些美術教師認為,對于美術鑒賞進行授課時難度較大,這是因為很多東西都是用語言表達不出來的,只能用心去體會。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無法用語言進行表達,實際上就是沒有抓住美術鑒賞的精髓,是藝術知識儲備有限的表現(xiàn)。筆者在指導學生進行美術鑒賞時,采用了多重方法進行指導,從形式到內容,從表面到精髓,面面俱到。
(三)展開對比鑒賞,提高視覺審美能力
在對美術進行鑒賞教學時,偶爾會遇到一些美術領域專業(yè)性較強的知識,主要表現(xiàn)為理解起來抽象、不易理解等。要想把該知識點通俗易懂地為學生解釋出來,就需要教師抓住其精髓,為學生做深入講解。美術作品實際上是視覺藝術,能夠在直觀上進行對比。所以,藝術的“對比鑒賞”也是對藝術作品進行鑒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同作品的鑒賞,感受美在不同作品中的體現(xiàn)和不同內涵,提高學生對美術鑒賞能力的認知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結語
本文是筆者通過對日常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得出的結果,闡述了美術鑒賞教學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將傳統(tǒng)美術教學模式與實踐教學體會相結合,提出了教師培養(yǎng)學生美術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朱曉穎,吳丹.談互動式教學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應用[J].明日風尚,2018(15):54.
(作者簡介:梁軍艷,女,本科,臨汾市第五中學校,中級,研究方向:美術教育)(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