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建剛
(東營機廠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山東東營 257000)
臨床心內科多見的病癥之一就是高血壓,該病又稱為原發(fā)性高血壓,也是腦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血壓增高與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或血容量增多, 或全身小動脈痙攣引起周圍動脈阻力增高有關。臨床主要表征為心悸耳鳴、心律失常、不安、頭痛等病癥,按照血壓等級可分為輕度高血壓、中度高血壓、重度高血壓, 經研究高血壓患者常伴有心臟功能受損,主要與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高血壓患者有關,降壓藥物可緩解患者血壓指標, 但無法改善患者心功能,影響患者預后。 可見,對患者予以有效的心臟康復治療方案對其預后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心臟康復治療方案著重關注逆轉心臟功能受損,改善機體心功能,促進病癥康復。基于此,該文取該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病例76例,均為高血壓患者,探討高血壓患者實施心臟康復治療方案的具體方法,及其對患者生活質量及心功能指標改善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取該院收治病例76例,均為高血壓患者,觀察組(n=38)接受心臟康復治療,對照組(n=38)實施對癥治療,兩組一般資料數(shù)據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納入范圍: 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確診為高血壓診斷標準[1-2];
排除范圍: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的患者;嚴重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3]。
觀察組:舒張壓區(qū)間86~107 mmHg,平均(95.3±7.0)mmHg;收縮壓區(qū)間136~175 mmHg,平均(150.0±10.00)mmHg 病程區(qū)間1~17年,平均(8.6±2.0)年;年齡41~70歲,平均(61.8±2.0)歲。
對照組:舒張壓區(qū)間85~107 mmHg,平均(95.3±7.2)mmHg;收縮壓區(qū)間136~170 mmHg,平均(150.0±11.00)mmHg,病程區(qū)間1~17年,平均(8.6±2.0)年;年齡43~70歲,平均(61.8±2.4)歲。
觀察組(n=38)接受心臟康復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針對年齡較高的患者需指導其開展有氧運動,制定合理科學的運動計劃,例如:(1)快步走運動,每天行走2.5 公里左右,時間在3 min 以上,每周行走4 次左右,也可以把1 天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進行運動,每個時間段運動15 min 左右,行動不便者,可以使用手杖增強協(xié)調性。 可以改善心臟功能,提高吸氧效果,同時可以調整血壓、血糖和血脂。 (2)游泳,每天堅持20 min左右,1 周4 次左右。 可以改善人體神經、呼吸和血液循環(huán),減少疼痛感。 (3)跳舞,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擇自己愛好的舞蹈或是廣場舞,也可以在家跟著自己喜歡聽的音樂跳,每天堅持30 min 左右??梢苑潘缮硇?,減少壓力,增加攝氧量,同時可以緩解心情,有助于心臟的改善。 患者進行有氧運動時,避免患者過度勞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運動次數(shù)及頻率。
對照組(n=38)實施對癥治療,對患者予以降血壓藥物治療,如尼群地平10 mg,2~3 次/d,血壓過高需要迅速降壓者,可使用硝苯吡啶10 mg 或是尼群地平10 mg,舌下含服,必要時可以重復1 次服用,同時開展適當運動干預。
比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及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
通過SF-60 評分量表評分患者生活質量, 即活力、情感、身體疼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總分等8 個維度。 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4]。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兩組數(shù)據。 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活力、情感、身體疼痛社會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總分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活力 情感 身體疼痛 社會功能 精神健康 生理職能 生理功能 總分觀察組(n=38)對照組(n=38)t 值P 值61.0±7.843.0±7.010.587<0.0538.0±6.815.0±7.014.528<0.0563.0±10.051.0±9.05.499<0.0562.0±10.056.0±10.02.615<0.0567.0±7.053.0±6.09.361<0.0588.0±9.080.0±9.03.874<0.0512.0±4.05.5±3.507.539<0.0530.0±7.020.0±6.06.686<0.05
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功能受損情況,比如左心室肥厚等,傳統(tǒng)的降壓藥物雖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但無法改善患者心臟功能受損病癥,對患者預后效果欠佳[5]。 因此,對高血壓患者予以心臟康復治療是非常必要的。 非藥物治療要注意生活規(guī)律,注意勞逸結合,保持樂觀心緒。 輕、中度高血壓選用非藥物治療4 個月左右,無任何改善情況時需要藥物治療,要選作用溫和、持久且無不良反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對于中度以上的高血壓患者,要采用兩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藥物進行聯(lián)合治療。 心臟康復治療方案可有效緩解并調節(jié)高血壓病癥心臟功能,通過規(guī)律、科學的運動干預重建心臟結構,重新分配機體骨骼肌與心臟耗氧量, 促進骨骼肌功能康復,降低耗氧量,促進氣體交換,增加機體每分鐘通氣量,改善患者疲倦、呼吸困難等病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促進心功能指標康復,改善預后[6]。 經該文數(shù)據分析后可 見: 觀 察 組 患 者LVMI (118.00±12.30)g/m2、LVM(200.00 ±17.00)g、LVPWT (10.50 ±1.00)mm、LVST(10.30±0.90)mm、LVDD(5.10±0.40)mm;對照組患者LVMI (135.00 ±16.00)g/m2、LVM (232.00 ±20.20)g、LVPWT(12.70±1.60)mm、LVST(13.50±1.30)mm、LVDD(5.50±0.50)mm(P<0.05),與李達等人[2]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患者LVMI(118.78±12.28)g/m2、LVM(202.88±17.76)g、LVPWT(10.39±1.22)mm、LVST(10.32±0.87)mm、LVDD(5.12±0.38)mm;觀察組患者活力(61.0±7.8)分、情感(38.0±6.8)分、身體疼痛(63.0±10.0)分、社會功能(62.0±10.0)分、精 神 健 康(67.0±7.0)分、生 理 職 能(88.0±9.0)分、生理功能(12.0±4.0)分、總分(30.0±7.0)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與陳潔姍等人[1]研究結果一致,觀察組患者活力(61.3±7.7)分、情感(37.7±6.7)分、身體疼痛(62.4±9.5)分、社會功能(61.8±9.7)分、精神健康(67.2±7.4)分、生理職能(88.2±9.2)分、生理功能(12.2±4.3)分、總分(29.8±6.0)分。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對比(±s)
組別觀察組(n=38)對照組(n=38)t 值P 值LVMI(g/m2)治療前 治療后LVM(g)治療前 治療后LVPWT(mm)治療前 治療后LVST(mm)治療前 治療后LVDD(mm)治療前 治療后158.33±24.55160.21±23.870.407>0.05118.00±12.30135.00±16.005.193<0.05277.85±17.57281.99±16.871.260>0.05200.00±17.00232.00±20.207.472<0.0516.21±2.1016.98±1.902.016>0.0510.50±1.0012.70±1.607.188<0.0519.85±1.5520.15±1.501.032>0.0510.30±0.9013.50±1.3012.158<0.059.41±0.779.32±0.670.654>0.055.10±0.405.50±0.503.851<0.05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實施心臟康復治療的臨床價值更高,可有效提升生活質量,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標,促進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