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勤
【摘 要】 目的:探討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應用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2例患者單用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22例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比較兩組療效及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治愈7例(31.82%),顯效11例(50.00%),有效3例(13.64%),無效1例(4.55%),總有效率95.45%;對照組治愈3例(13.64%),顯效8例(36.36%),有效6例(27.27%),無效5例(22.73%),總有效率77.27%,P<0.05。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92.66±3.15)分、(94.18±3.01)分、(93.11±2.13)分;對照組分別為(71.24±3.58)分、(69.82±5.78)分、(73.87±5.38)分,P<0.05。結論: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確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缺血性心臟病,該病發(fā)病急、變化快、病死率高,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據研究顯示[2],急性心肌梗死的發(fā)病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有關,其發(fā)病因素主要為血小板聚集,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應選擇抗血小板聚集藥物來緩解患者癥狀[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為臨床上常見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為探討兩藥聯(lián)合的效果,本研究通過對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4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存在胸悶、氣短、心悸等臨床癥狀,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協(xié)議通知書。排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藥物過敏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3例,女9例;年齡55~78歲,平均(62.7±2.5)歲;發(fā)病時間1~32h,平均(8.9±2.1)h;心功能分級:Ⅰ級患者有7例、Ⅱ級患者有9例、Ⅲ級患者有6例;其中室性期前收縮患者有8例、短陣室速患者有7例、房室顫動和室性期前收縮患者7例;對照組男14例,女8例;年齡54~76歲,平均(62.2±2.4)歲;發(fā)病時間1~30h,平均(8.7±2.2)h;心功能分級:Ⅰ級患者有8例、Ⅱ級患者有8例、Ⅲ級患者有6例;其中室性期前收縮患者有7例、短陣室速患者有9例、房室顫動和室性期前收縮患者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比性強。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糾正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措施,同時給予心電監(jiān)護,定時進行血壓測量等。對照組給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首次口服劑量為300mg,每日1次;之后每次口服75mg,每日1次;觀察組給予患者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用法用量和對照組相同,同時口服氯吡格雷首次劑量300mg,之后改為口服75mg,每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治療后觀察患者療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療效及生活質量。療效判定標準根據患者癥狀、心電圖等檢查結果進行判定,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4個標準。治愈:療程結束后患者胸悶、心悸等各癥狀完全消失,疼痛消失,心電圖檢查提示恢復正常。顯效:療程結束后患者胸悶、心悸等各癥狀明顯改善,疼痛明顯減輕,經心電圖檢查提示ST-T端為等電位線水平。有效:療程結束后患者胸悶、心悸等各癥狀及疼痛有減輕,經心電圖檢查提示ST-T段為出現(xiàn)下移;無效:患者各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心電圖檢查無好轉。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生活質量評價指標根據WHO制定的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進行評價。分為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取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愈7例(31.82%),顯效11例(50%),有效3例(13.64%),無效1例(4.55%),總有效率95.45%;對照組治愈3例(13.64%),顯效8例(36.36%),有效6例(27.27%),無效5例(22.73%),總有效率77.27%;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92.66±3.15)分、(94.18±3.01)分、(93.11±2.13)分;對照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71.24±3.58)分、(69.82±5.78)分、(73.87±5.38)分;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為臨床常見病,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多見,由于我國老齡化加劇,該病的發(fā)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4]。該病發(fā)作突然,主要是冠狀動脈狹窄導致血供不足或中斷,導致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如不及時治療可造成多器官損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主要通過抑制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阻斷血栓素形成,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并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但隨著臨床應用中不斷發(fā)現(xiàn),單用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效果不夠顯著,發(fā)揮速度較慢;而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在血栓的預防中有良好作用[5]。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和二磷酸腺苷,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時氯吡格雷還可對炎性介質的產生、釋放有較好的抑制效果。本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5.45%;對照組總有效率77.27%;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體現(xiàn)出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周敏.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藥品評價,2017,(17):27-30.
[2] 牛少輝,張麗華,簡立國.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4,(02):151-153.
[3] 王欣.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07):191-192.
[4] 沙艷萍.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1):25,27.
[5] 葉靜,冷永群.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32(16):67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