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為初中階段十分重要的一門必修學科,初中教學的優(yōu)化對于初中生全面學習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條件下,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文章就如何把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做出深刻的探究和分析,以期全面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任務驅動式;有效運用
初中數學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它包含了學生們深入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在信息發(fā)展日益盛行的時代,教學科學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數學方面的人才被大量需求。新課程理念條件下把任務驅動式教學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去,這不僅可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而且對于提高學生整體數學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
一、 初中數學中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意義
(一)改變教與學的觀念
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它是在教師們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把傳授知識當作教學基礎,通過布置一些任務,讓同學們自己主動去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把學習的主體轉變?yōu)閷W生,同時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觀念,通過給學生布置合理的學習任務來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們進行自發(fā)的學習。一方面,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這會對初中的同學們學習數學產生極其大的幫助。和小學數學不同,初中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并且其覆蓋的知識范圍較廣,學生們的學習難度也隨之加大。初中數學的知識為學生們學習數理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偏理科的學習中,數學基礎非常重要,如果初中數學沒有學好,就會對于以后的數理化學習造成很大的阻礙。
(二)改變教與學的方法
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為初中數學的教學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它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授課方法。數學需要極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來學習,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過于死板化,教條化,枯燥的內容會使學生們產生厭煩學習數學的心理,這就有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學生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念和興趣。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就是讓教師們在進行數學教學的任務時,通過布置一些與講授內容相關的任務,讓同學們分組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不僅可以讓教師們教授的數學內容引起同學們的注意,還會使課堂氛圍明顯的活躍。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地深入了解,可以達到數學學習的良好效果。小組的學生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進行積極的討論和分析,不僅加強了同學們之間的了解,使同學們之間更好的交流,在對問題深入了解的同時也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二、 初中數學中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運用策略
(一)以任務為表現形式,創(chuàng)設情境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從字面意思來看,主要是給學生們布置任務,把任務當成學習的主要路線,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去。關于任務的設計,需要結合數學教學的實際內容,把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由此來判斷任務的布置是否合理。任務的布置將直接影響數學教學的有序進行,也會對教學目標能否實現造成一定的干擾,所以在進行任務式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們要重視任務布置的內容,要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以貼近實際生活、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并且結合學生們實際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們主動探索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任務,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初中數學的主體是由眾多小組組合起來的一個整體,學習目標主要是按照相對應的任務來實現,所以教學任務需要有一定的階段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指引學生們來完成學習目標,讓學生們提高自己對數學的學習信心。
例如,在講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生活中尋找不同形狀的圖案,并且分小組討論這些圖案的不同特點,小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要親自去探究這些圖案的穩(wěn)定性。這個任務的布置不僅可以讓學生們了解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還可以加深學生們學習三角形穩(wěn)定性特點的印象。通過親自動手去探究三角形穩(wěn)定性的原因,把三角形相和其他圖案進行對比,讓學生們對學習內容理解得更加透徹,思路更加清晰。在這個任務中學生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和發(fā)現能力,還提高了他們主動去尋找問題的積極性,為學習內容的講授營造出了一個輕松的氛圍,調動了學生們參與學習過程的能動性,有利于學生們對教學的重點有更好的把握。
(二)強調學生主體地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我們都知道,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中教學主體大部分都是教師,而學生們只能一味地接受教師傳授的內容,這種單一的接受模式會給學生們造成極大的壓力。學習并不是單一的傳授知識或者接受知識,而是需要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擴建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只能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學生們需要不斷發(fā)現和整合新知識,鞏固并學會實際運用所學內容。但是初中時期的同學們自身約束力較差,并且學習主動性達不到要求,主要是通過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來學習,所以說讓初中時期的學生們進行完全自主的學習,還是有一定的難度。驅動式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分組學習來達到教學的目的,在小組中,個體在同伴的監(jiān)督下會更加容易主動學習新知識,并且在小組成員的相互壓力下,更加容易激發(fā)起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以便于他們對自己的學習任務更好地完成。
例如,在講軸對稱時,教師可以讓小組中的學生們把發(fā)現的軸對稱圖形畫下來,小組成員把自己所畫下來的內容與其他小組成員分享。然后讓他們積極討論,哪些是對稱的,哪些是不對稱或者不規(guī)則的。在進行這項任務,學生們根據教師所布置的任務要求,積極和小組成員進行探討,根據常識來判斷軸對稱圖形的特點。由此可以看出,在進行數學知識系統(tǒng)的學習中,還需要教師進行相關的引導,所以教師作為教學的傳授者,必須讓學習的主體變?yōu)閷W生,只有明確這種概念,才可以更加有力地推動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 結束語
總之,數學在初中各個學科中尤為重要,在全社會都對教育重視程度越來越深的前提下,其教學模式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變。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不僅可以順應時代的潮流,使數學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還可以為同學們深入的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頎.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2017(12).
[2]宋雪梅.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8(4).
作者簡介:
王正明,中小學一級教師,貴州省興仁市,貴州省興仁市屯腳鎮(zhèn)屯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