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群
摘要:基于分析關于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首先分析出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分析出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有效策略,通過語文教師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加強情感的誦讀;運用多媒體技術三種教學途徑。最后分析出經(jīng)過語文教師對童話教學的深刻反思,為學生精心設計的豐富多樣教學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童話知識內(nèi)容的動力,最大程度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童話教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
隨著新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和變化,而童話教學也開始融入到語文教學中。童話是一種利用多種描寫手段,所塑造的一些人物或動物形象,具有生動的語言,波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能夠改善枯燥乏味的課堂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閱讀童話故事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1.小學語文童話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需要語文教師深刻的進行課堂教學的反思。由于大部分語文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已經(jīng)根深蒂固,認為童話教學只是為了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詞,缺乏對學生體會童話故事內(nèi)涵的培養(yǎng),使學生難以感受到童話中所蘊含的內(nèi)在情感。首先,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沒有認識到童話作品對語文教學帶來了重要作用,更沒有利用童話故事來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想象思維,使學生從小沒有感受到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其次,語文教師對學生的童話教學過于強調(diào)教育功能,不僅不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還利于學生對童話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并且,語文教師想要讓學生從一個童話中能夠掌握一個道理,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但卻以成人的角度去教學,忽略了童話的本質和本身的天性,從而導致童話教學沒有發(fā)揮出所具有的價值與教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童話閱讀和學習的興趣,嚴重致使童話教學效果不理想。
2.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有效策略
2.1 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
童話是一個由想象而匯集的虛擬世界,每一個童話想象都蘊含了作者的精神寄托,體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表達,對小學生來說,不同的童話故事具有精彩的情節(jié),認為童話世界特別么好。因此,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童話故事閱讀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童話世界的探究中[1]。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對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能夠走進童話的課堂,讓學生在童話世界里更好的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從而實現(xiàn)童話教學的真正目的。
例如在部編版《烏鴉喝水》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愛動腦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首先,語文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身穿黑袍子,長個丑樣子,懂得愛媽媽,是個好孩子”,讓學生根據(jù)謎語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同時,語文教師為學生講述烏鴉反哺的故事,使學生能夠對烏鴉產(chǎn)生敬意,為學生接下來的學習提供動力。其次,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故事的閱讀,在閱讀中借助教材中的圖畫,使學生能夠發(fā)揮想象力,設身處地的體驗一下烏鴉的感受,體會到口干舌燥沒有水喝的情形,與文章中的烏鴉產(chǎn)生共鳴。從而語文教師引導學生想一想還有什么辦法能夠讓烏鴉喝到水,實現(xiàn)童話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的銜接,不斷的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強化學生的語文水平。
2.2 加強情感的誦讀
童話是一種以故事為主的文學題材,塑造了很多個性鮮明的形象,每一個人物形象都具備強烈的情感。因此,語文教師要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童話故事中所寄托的情感,才能夠使學生對童話故事的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達到童話教學的目標。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真單純,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日常生活中看動畫片,經(jīng)常會因為壞蛋受到懲罰而開心,看到好人受到牽連而傷心,這都是帶著學生的情感[2]。所以,語文在童話教學中要為學生做好情感的渲染,帶領學生走進童話人物的內(nèi)心,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將自己身臨其中,引導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
例如在部編版《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受到啟發(fā),懂得關愛他人,幫助他人,使學生真切的體會到故事表達的思想感情。首先,語文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采用多角度形式的朗讀,注重朗讀的語氣和語調(diào),突出重點且具有代表性的語言,感受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內(nèi)心情感。其次,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對話,使學生充分的享受閱讀的樂趣,在對話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個性,用誦讀來表達感受,懂得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道理。
2.3 運用多媒體技術
在小學語文童話教學中,語文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童話的內(nèi)涵,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因此,語文教師可以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童話故事中的一些場景或者人物形象為學生直觀的展示出來,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活躍課堂的氣氛,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童話知識內(nèi)容的動力[3]。
例如在部編版《動物王國開大會》教學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將故事中的動物一一呈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不同的動物形象有一個感性的認識,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將動物形象與描寫對號入座,強化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與記憶。從而使學生明白在發(fā)布通知時要將重要的內(nèi)容說清楚、說完整,最大程度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童話教學,能夠改善枯燥乏味的課堂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語文教師對教學的深刻反思,為學生精心設計的豐富多樣教學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童話知識內(nèi)容的動力,讓學生從一個童話中能夠掌握一個道理,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而讓學生在童話世界里更好的學習相關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實現(xiàn)童話教學的真正目的,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振輝.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J].新課程(小學),2017(8).
[2]陳榮靜.芻議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反思與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