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強
摘 要:? 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參與性的培養(yǎng),筆者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深知學生自主參與對課堂效率提升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對此,本文中筆者就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性為題展開研究。
關鍵詞:? 高中地理;自主參與;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G633.55?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6-0243-01
1 提升教師自身素質
為了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高中地理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素質,加強對信息技術的學習。學??梢远ㄆ跒榻處熍e辦各種培訓活動,幫助教師掌握各種信息技術,熟悉各種教學軟件的使用,同時對信息技術的各個功能模塊進行學習和熟練。一旦教師對各種教學軟件能夠熟練使用,了解了信息技術的功能,嘗到了信息技術的甜頭,就會自然地將信息技術帶到課堂,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美結合,創(chuàng)建高效地理課堂。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各種教學資料,先自己進行學習,然后教學給學生,幫助學生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
2 用媒體教學讓高中地理更加“精彩”
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廣泛應用,將傳統(tǒng)的教師采用講授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局面打破,讓教學過程變得更加靈活、機動,也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具趣味性。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電子白板、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多種設備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一部分的過程中,教師就采用了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在大屏幕上投示出地球內部圈層的結構示意圖,讓學生認識到了地球的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認識到了各部分之間界線的劃定以及具有的主要特征;投示出地球的外部圈層的結構示意圖,讓學生了解了地球外部圈層的特征,掌握了地球外部圈層之間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互相制約的深厚關系。之后教師又讓學生通過在電腦上繪制地球圈層圖例的形式進行復習,讓學生能夠在媒體設備的輔助下進行學習,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風趣、輕松,學習難度大大降低,知識掌握更加牢固,學習效率自然能夠更大提升了。
3 以高考考試指導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高中地理知識學習的應試性現(xiàn)狀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及未來的發(fā)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不能在教學活動中忽略地理實踐能力的鍛煉。在二者并重的思路下,高中地理教師可以以高考考試為指導,組織學生圍繞高考的考試內容進行實踐能力的鍛煉,使地理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高考考試向結合,不至于因地理實踐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而降低了學生在理論學習方面的時間,從而影響高考考試成績。同時,適當?shù)膶嵺`教學更有利于高考考試內容相關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實踐教學中可以形成較為理性的認識,一些難以識記的知識點在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教學實踐下可以建立實際經(jīng)驗、理論識記兩種方式加深印象,建立多元立體的地理知識認識體系,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相關地理知識的記憶的時效性。限于高考的應試特點,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不一定完全采用戶外實踐教學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地圖的識圖訓練,在實驗室內進行一些簡單的地理實踐操作也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室內的實踐教學更有利于教師把握上課的內容與節(jié)奏,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使課堂教學更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4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了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調動。還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解決能力的發(fā)展。新課改倡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依據(jù)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的分組,通過探究性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的思考與發(fā)現(xiàn)。同時,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會進行思維上的碰撞以及討論交流,在探究過程中實現(xiàn)對地理知識的有效掌握,促進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5 加強師生互動,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要通過營建民主、寬松、和諧、開放的課堂,實現(xiàn)師生間的互動,促成學生由“被動”向“主動”轉化。怎樣才能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呢?
5.1 教師要樹立師生民主平等的觀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和學生要建立一種新的、平等的關系,從“獨奏者”的角色過渡到“指揮者”的角色,淡化自己說教者和評判者的角色,“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交流、討論,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感染學生,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參與教學。
5.2 多一些鼓勵性評價,保護創(chuàng)新思維
學生隨著知識面的擴展和理解能力的提高,總希望有較多的機會表現(xiàn)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研究問題的能力,顯示自己特有的才能。因此教師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多采用啟發(fā)誘導的教學方法。只有學生獲得教師的鼓勵和肯定之后,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會得以發(fā)展,才能充分調動和激勵學生的積極性,才能營造“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學習氛圍,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參與性的目的。
6 結束語
基于上述,本文中筆者就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參與性展開討論與研究。上述皆為筆者個人看法與意見,望為諸位同仁的教學工作提供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1] 姚禮焰.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學生自主參與的引導[J].高考,2018(35).
[2] 董瑞杰.核心素養(yǎng)目標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續(xù)發(fā)展觀教育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v.19;No.71(0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