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高職教育也經(jīng)歷著很大的轉變。止前高職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比如學習基礎薄弱、缺乏學習的熱情、課堂的主動性不高等,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模式,目前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本文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為提高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關鍵詞】 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模式;課堂教學
在當前的教育中教學模式仍然處于“應試教育”,課堂上師生都是迫于考試的壓力而完成學習任務,但是卻忽略了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在課堂上總是處于被動的地位,整個課堂枯燥而乏味,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這就無法保證課堂的效率。通過多年的教學研究和總結,發(fā)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比較有效的。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在以往我國的教學傳統(tǒng)模式通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教師講授知識為主來灌輸教學知識,將教師備課及講課的內容來做為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在課堂上主要是教師來講解,學生主要是聽課和記筆記的方式來接收教師的知識,因為教師講解會占用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有比較少的實踐機會,這種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另外,這種情況難以讓學生比較少有自主表達的機會,而流利的語言表達是取決于學習者的語言系統(tǒng),要增加這個系統(tǒng)的發(fā)展就必須學習者能夠有更多學習理解的機會,并且有足夠的可理解性的輸入,并且能夠將這些輸入都充分的吸收。英語課堂的主要作用是給學生偕行一個被吸收的環(huán)境來促進語言的學習,但是傳統(tǒng)的課堂卻難以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輸入。最后,在教學中使用灌輸?shù)姆绞綆熒g的溝通是有阻礙的,通常需要教師另外加大與學生溝通的機會,才能得到相應的反饋,才能更清楚的了解學生的情況以及自己教學的效果。所以總體來說這種方式是不大利于教學的效率。
英語的教學與其它的學科不同,英語是一門實踐課程, 學生的語言技能需要通過學生大量的表達實踐來提高,而且整體的教學效果必須以學生的學習效果來體現(xiàn),這點更需要從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中得到見證。所以在高職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將教學模式進行轉換,改為“以學生為中心”其實是更為合適的,而且這種模式并非是不重視教師的作用,反而更需要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學習并且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各種教學活動,及時地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來引導他們鼓勵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教學
(一)要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
在高職英語教學當中要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就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考慮到學生未來對英語的使用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當中的需要。在課堂上要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同時也來檢驗自己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各種要求,盡可能采用諸如情景教學的方式,給學生們模擬學習內容中相似的場景,讓學生們能夠迅速融入環(huán)境當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促進他們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在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地體現(xiàn)學生的成長需求和智力因素,盡最大可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主要是讀、聽、說、寫、譯等各種技能的綜合應用。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日?;ハ嘤⒄Z交際的過程也是為訓練這些技能達到一定的目的而結合使用的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這些技能之間都是相互關聯(lián)相輔相成的,讀和聽作為學習領會式的技能是獲取英語知識的渠道,同時也是打好語文基礎不可缺少的方法,是說和寫的前提條件,而說和寫是復用式技能,主要是語言知識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是將語言知識進行內化和鞏固的最佳手段。良好的使用這些技能能夠不斷的促進學生的知識,從短期記憶像長期記憶而轉化,使英語知識不斷的擴大,讀和聽的能力也在相應提高。所以在英語學習當中,要將領會和復用進行很好的運用。提高這兩個方面的能力,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二)對教師的要求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都受到了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當中的講授語言知識的主體,在新的英語教學模式當中,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由學生來掌握,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來看展各種各樣的英語實踐活動。這就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不同。新的教學模式要求英語老師能夠在同一課堂上擔當不同的角色。首先在課堂的開始,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主題。然后教師作為一位主組織者,再將所有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安排,讓他們能夠在課堂上進行各種有效的活動與練習。同時教師還必須作為一個督促者,不時地加入到學生的活動中間,給予相應的指導。在最后教師作為檢測者要將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的檢查,并且要善于總結,將課程的重點進行強調。教師還必須要掌控課堂,保證課堂的整體學習氛圍能夠活躍而不混亂,并且學生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相應的任務,在這種環(huán)境中得到鍛煉,掌握知識。由此可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為英語教師增加了工作的難度,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挑戰(zhàn)。
三、結束語
高職院校的學生即將面臨著就業(yè),教師需要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和成長,在課堂上就除了完成知識的學習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還需要提高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習的知識,為所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學習模式,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讓學生能夠輕松高效的完成相關的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習的知識不斷的鞏固和加強,并且隨著知識的深入,提高自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將來的生活與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建海.高職英語教學有效模式探究——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J].黑河學院學報,2018,9(01):115-116.
作者簡介:石曉巖(1982-),吉林省經(jīng)濟管理干部學院,女,漢族,吉林長春人,本科學歷,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