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謙
【摘要】當今時代是一個注重培養(yǎng)公民道德與法制意識的時代,國家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背景之下已經(jīng)意識到了培養(yǎng)公民道德法制的重要意義。要使道德觀念教育能夠更加深入人心,必須從學生時代的教育抓起,幫助學生從學生時代樹立起嚴謹?shù)牡赖嘛L尚,構建出和諧校園。針對“案例教學法與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結合”這一話題展開了一系列探討。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初中道德法制 結合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要求將案例教學法與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以此來提高初中學生的道德法制觀念,幫助他們從根本上樹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避免一些學生出現(xiàn)違背道德法制的現(xiàn)象。而案例教學法主要是通過舉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案件,來幫助學生切實了解到我們國家當下的法制社會,使得學生可以在初中時期就能夠樹立起一顆知法、守法、用法的心,幫助他們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一、案例選擇的技巧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本質上是教師在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它具有調動學習積極性,教學內容生動具體、直觀易學,集思廣益的優(yōu)點。那么,何為案例教學法呢?案例教學法又與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的教學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呢?以上問題成為了當今教育領域所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們已經(jīng)再次意識到培養(yǎng)國家公民道德與法制觀念的重要性。在我們國家成立之初,出現(xiàn)了一大批道德素養(yǎng)缺失的人群,這類人群的存在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們國家的正常發(fā)展,他們將會成為阻礙我們國家文化素質發(fā)展的重要絆腳石。為此,我們國家做出了有效的措施,即改變傳統(tǒng)的仁義觀念模式,鼓勵國家人民樹立法制意識。國家為此頒布了很多法律制度來保護人民的合法權益,與此同時也相應地頒布了一些規(guī)范公民行為的法律制度,一旦公民違法法律規(guī)定做出不利于國家及他人的事情就會受到相應的法律的懲罰。而案例教學法的載體往往是案例,案例質量有好壞之分,因此初中法制老師在選擇一些案例時要注意選擇相對來說代表性較強的、于學生來說有教學意義的。而教師可以從很多個途徑中選取合適的案例:首先,從教材中取得案例,初中的《道德與法制》教材中,為了保證理論內容的生動性,插入了很多相應的案例,這些案例都是經(jīng)過選擇比較適應學生的。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選擇一些與學生相關的案例來進行講解,為教學老師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一個案例能否深入人心,在于教師能否將它所要表達的觀念正確地傳達給學生。其次,我們可以從身邊去選擇案例,現(xiàn)實生活是案例的來源之處,教學老師選擇一些學生們身邊的事情作為案例,可以更好地用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此來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促使學生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法制課堂上。因此,選擇合適的案例與教學效果是有很大的相關性的,身為一名合格的法制教師,要不斷更新自身的法制觀念,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選擇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
二、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我們在初中法制教學課堂中引入案例教學法,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制的興趣。同時,法制課堂本身就是一門相對較為枯燥的課堂,倘若一味地依靠教師課堂上的理論性的講解,就想讓學生對法制教學內容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了解與掌握是很有難度的。況且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積極性很難被調動,課堂效率很難被提高。因此,新時代教育改革背景之下,我們必須不斷強化初中法制教學課堂,鼓勵法制教學老師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在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
2.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應用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必須熟悉法制理論知識,能夠運用合理的案例來啟發(fā)學生對案例的猜想與探索的積極性。通過案例教學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更清晰地感受到道德與法制教學,而不是僅僅局限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案例可以拉近學生同社會道德與法制的關系,減輕理論知識帶給學生的枯燥感。同時,一些有懸疑點的案例能夠調動學生去深入了解案例的好奇心,進而加深他們對道德與法制的了解與掌握,以上這些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與法制綜合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在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中的應用
1.案例導入,引發(fā)學生的討論
當今社會背景下,在初中教學課堂中引入道德與法制觀念勢在必行。區(qū)別于過去的道德與法制課堂,我們新教學模式之下鼓勵道德法制教室將案例教學法引入道德與法治課堂之中。案例的導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道德與法課堂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開展一些課堂推理性討論,舉出一些學生身邊所發(fā)生的案例。這類案例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珍愛生命的法制教學時,可以通過展示這樣的一個案例:某初二男生周日在家中玩耍時,偷騎父親的電動車上路,不慎和一輛小汽車相撞,不幸身亡,不滿15歲的生命就此終結。通過這個案例的引導,教師讓學生在惋惜、痛惜中引以為戒,并對珍視生命產(chǎn)生新的認識。這個案例就發(fā)生在學生們的身邊,可以大大提高道德法律課堂的警示性,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2.案例補充,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法制課堂所需要的案例并不是單單的一個案例,更是引入了更多的案例補充。一個案例往往可以引申出很多道德與法制觀念,教師在講解案例的同時,也可以補充一些其他方面的相關案例。一起案例往往會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道德與法律知識,我們需要不斷更新自身道德法制觀念意識。在強化自身道德觀念的同時,要學會知法、守法、用法,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們的社會將會更加和諧,法制社會才能構建出來。
3.案例分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案例分析是案例教學的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作為道德與法制教師除了要為學生講解法制案例,更需要調動學生們的課堂積極性,鼓勵學生加入到案例分析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更加透徹地了解到一個案例從發(fā)生到結束環(huán)節(jié)。道德與法制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一些小型的討論會,由學生對案例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通過分析討論,學生可以得出一個觀點。而道德與法制教師此時可以成為一個引導者,對學生們所分析的結果進行系統(tǒng)化解說,以上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學生可以在道德與法制教學課堂中受益。
四、結束語
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我們國家對道德法制的要求逐漸提高,而提高國民道德與法制觀念的根本點就是從初中時代抓起。案例教學法已經(jīng)成為了初中道德與法制教學課堂中的主要教學方案,初中教師必須不斷完善自身道德與法制理念,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們可以在道德與法制課堂中受益更深。只有新模式下的道德法制制度才可以滿足學生的根本發(fā)展需求,在案例教學法中引入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相應地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陶德慶,徐云龍.視頻案例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3):97.
[2]趙金榮.案例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5,(24):140.
[3]張麗.淺議多媒體案例教學法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第三章教學為例[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