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寧
【摘 ?要】在智慧校園視角下,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其適應智慧校園環(huán)境的有效途徑。高校應在智慧校園建設的基礎上,對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內容和方法,進一步提高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論文圍繞智慧校園的具體要求,分析智慧校園視角下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進一步推進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ampus,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library, and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adapt to the smart campus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the university should optimize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of the library, innovate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of the library. Based on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smart camp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campus,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關鍵詞】智慧校園;積極探索;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
【Keywords】smart campus; active explor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G250.7;G258.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04-0135-03
1 引言
大學圖書館是學校構建的三大支柱之一,是讓學生獲取更多文獻信息的資源中心,同時,也是高校用于教學、科學研究等活動的重要場所,是促進高校不斷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從大學圖書館的現(xiàn)代化建設現(xiàn)狀來看,在線服務、閱讀推廣和數(shù)字資源庫等方面,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化體系,但在管理環(huán)境、管理服務等方面,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不僅阻礙了信息化建設作用的發(fā)揮,還將影響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升。因此,大學圖書館必須立足于智慧校園視角,以信息化建設為導向,通過數(shù)字圖書館的建設,從而適應新的時代環(huán)境,滿足廣大師生對圖書館信息化的需求[1,2]。
2 智慧校園視角下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所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創(chuàng)新服務理念
在智慧校園背景下,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擁有創(chuàng)新的設計、服務理念極為重要。何為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其實,這其中并未將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固定于某一個單一的模式中,只要優(yōu)化服務理念、創(chuàng)新設計結構,就能夠構建出智慧圖書館。但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圖書館整體的服務理念、信息化建設思路較為落后,例如,圖書館仍然集中于提供面向學生的書籍借還、自習服務,對于開展學生自學、圖書館服務與師生科研緊密結合等深層次的知識挖掘服務較為缺乏。由此看出,大學圖書館管理層缺乏對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深刻解讀,否則構建出來的只是半信息化或非信息化的圖書館。目前,我國部分大學圖書館并未將用戶服務、信息資源和廣大師生集合在一起構成協(xié)同有機體,主動整合、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信息資源,在智慧校園視角下大學圖書館的服務理念有待強化。
2.2 基礎設施薄弱
目前,我國大學圖書館缺乏為廣大師生提供知識層面、科研層面的按需服務,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并不在于科技多么先進、資金多么雄厚,而是在于將內外部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利用,讓讀者隨時隨地使用圖書館的信息化服務。盡管我國部分大學圖書館配備了基于RFID的館藏系統(tǒng),但對于RFID的自助辦證設備、軟件接口、讀者自助借還書設備及館員工作站等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在這方面,沈陽農業(yè)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嘗試非常成功,從中可借鑒其先進經驗。除此之外,大學圖書館在移動服務、自動終端服務及手機APP服務等方面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還并未進行廣泛應用。由此可見,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3]。
2.3 缺乏高素質人才隊伍
在智慧校園視角下,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人才隊伍是一個重要因素,但我國大部分大學圖書館缺乏專業(yè)型、高素質人才隊伍,這是由于大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缺乏與外界智能開發(fā)公司、智能圖書館及智能產業(yè)行業(yè)進行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導致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無法與其他公司、圖書館進行合作,喪失了解和掌握先進經驗的機會,從而導致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無法完善自身的知識網絡,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進而阻礙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同時,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缺乏參與省圖書館年會、國家圖書館年會及圖書館行業(yè)峰會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缺乏與具備豐富信息化建設經驗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交流,使得大學圖書館工作人員普遍業(yè)務能力不強,導致工作人員無法獲取更好的資源信息,無法為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發(fā)揮優(yōu)勢作用,甚至阻礙了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進程。
2.4 對智慧校園的服務效應有待提高
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與智慧校園之間具有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不僅相輔相成,更是共同伴生的統(tǒng)一有機體。大學的智慧校園建設包括智慧科研、智慧教學和智慧人文三個層面。在智慧校園的教學層面,部分大學圖書館為廣大學生提供信息化學習環(huán)境方面有待加強;在智慧校園的科研層面,大學圖書館如何加強信息化建設,為教師提供智能知識服務,促進高??蒲兴降奶嵘摲矫娴哪芰σ灿写岣?。只有提高大學圖書館對智慧校園的服務效應,才能促進高校的科研水平提升。除此之外,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應當始終圍繞滿足讀者需求的角度,如軟硬件設備信息化需求、信息化資源需求、信息化環(huán)境需求及信息化服務需求等,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信息化服務宗旨,不斷推動智慧校園的建設,從而促進大學圖書館完善信息化建設[4]。
3 智慧校園視角下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策略
3.1 樹立智慧化服務理念
在智慧校園背景下,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必須樹立智慧化服務理念,以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創(chuàng)新服務作為自身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如重慶大學的圖書館信息化建設就具備了集資源、管理、服務、空間與人文于一體的科學發(fā)展觀,始終秉承著用戶需求的自動獲取和分析處理原則,將“物化”融合為“人化”。此外,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攜手共進的先進理念,信息化、智慧化圖書館的建設不應當只作為圖書館的工作任務,而是應將其視為全體圖書館行業(yè)發(fā)展的共同使命。為此,高校圖書館必須探索聯(lián)盟發(fā)展道路,互相借鑒信息化建設的先進經驗,通過與公共圖書館、高校及行業(yè)公司之間的合作,實現(xiàn)共贏[5]。
3.2 開發(fā)信息化服務平臺
基于智慧校園視角,大學圖書館應在現(xiàn)有信息資源基礎上,圍繞著互聯(lián)網平臺方式推進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從而彌補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短板。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能將其視作簡單的數(shù)字圖書館或移動圖書館,這兩者只是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如在資源建設領域,大學圖書館需應用知識圖譜技術、知識發(fā)現(xiàn)與知識服務技術等[6]。如今,我國上海的諸多大學已基本完成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紛紛開展微型圖書館、24小時無人圖書室、智能書架、分布式圖書館等服務。以深圳大學為例,深圳大學圖書館已基本完成了信息化服務平臺的建設,其辦公自動化管理是基于“深圳大學圖書館信息管理集成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由深圳大學圖書館自行研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其性能穩(wěn)定、使用方便,是國內率先進入實用階段的新一代圖書館信息化系統(tǒng),從而為讀者使用館藏資源提供了極大便利。
3.3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在智慧校園背景下,智慧館員是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核心,要求大學圖書館具備為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等提供專業(yè)服務的綜合性人才。未來,大學圖書館對智慧館員的能力素質要求將會越來越高。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曾經提出,高校圖書館的智慧館員,應當具備滿足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能力,以及掌握大數(shù)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知識地圖技術等,還要具備對智能技術的靈活運用能力,這反映出高技術人才隊伍是我國大學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必需要素[7]。
3.4 明確服務智慧校園理念
智慧校園為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印度圖書館之父阮岡納贊所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中指出圖書館是生長著的有機體,由此可看出,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將處于不斷成長和變革之中,且圖書館并非孤立的個體,而是與很多種要素緊密相連,對于大學圖書館來說,也是如此。如今,全國各地廣泛應用大數(shù)據、“互聯(lián)網+”、云計算與物聯(lián)網等新興技術,旨在打造智慧城市與智慧校園,這樣的氛圍為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fā)展契機[8,9]。大學圖書館的現(xiàn)代信息化建設,要求圖書館發(fā)揮出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應有效應。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架構如圖2所示,其中包括館員工作站、智能書架、移動點檢車、自助借還書機、移動還書箱、OPAC查詢機、RFID圖書標簽、智能導航系統(tǒng)及高頻層架標簽等,不斷促進我國大學圖書館的信息化建設。
4 結語
綜上所述,圖書館是與信息技術關系最密切的一種建筑類型,在當今信息化進程中,大學圖書館的功能和使用模式發(fā)生了重大改變。基于智慧校園建設角度,要求大學圖書館加強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由傳統(tǒng)圖書館轉變?yōu)楝F(xiàn)代智慧圖書館,從而為讀者提供更為全面、優(yōu)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蘆藝芹.公共圖書館采編業(yè)務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及優(yōu)化路徑[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8,40(S2):76-78+84.
【2】黃建軍.論城市圖書館的檔案管理數(shù)字化建設[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41(S1):32-34.
【3】曹艷華.數(shù)字化時代圖書館檔案管理信息化探析[J].檔案管理,2019(4):95-96.
【4】饒權.中國圖書館事業(yè)的歷史經驗與轉型發(fā)展[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9,45(05):15-26.
【5】周久鳳.圖書館空間的多維表征及再造策略[J].圖書館,2016(06):75-79.
【6】王珂,王剛.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圖書館危機管理系統(tǒng)的模型設計[J].現(xiàn)代電子技術,2016,39(20):24-26.
【7】葉昊.“互聯(lián)網+”閾下高職圖書館閱讀推廣和閱讀行為分析及對策[J].職教論壇,2017(23):89-92.
【8】陳超.用設計思維建設,用連接戰(zhàn)略發(fā)展——大閱讀時代公共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8,37(01):4-7.
【9】王世偉.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工作面臨的三大挑戰(zhàn)與發(fā)展定位[J].圖書館雜志,2018,37(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