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永勇 吳淑芳
種植蔬菜、管理果樹、開墾荒地、喂養(yǎng)畜禽、清掃社區(qū)……在金溪縣城鄉(xiāng)各中小學,處處可見學生在學校勞動基地辛勤耕耘、在社區(qū)進行義務勞動的場景,在勞動中,學生們真正體會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深意。近年來,金溪縣教體局堅持貫徹落實“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方針,把勞動實踐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培養(yǎng)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技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努力夯實素質教育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
強化理念 因地制宜
暮春時節(jié),走進金溪縣左坊鎮(zhèn)中小學,處處生機盎然,校園里躍動著春的音符。而教學樓四周的勞動基地更形成一道道獨特迷人的風景: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美不勝收,向日葵花正在出苗,辣椒、茄子、韭菜、豆角、黃瓜、絲瓜等30多個品種的蔬菜苗正茁壯成長,邊角地種植的金銀花、魚腥草等中草藥藥材也都長勢良好。
“豆角比較適宜溫暖的溫度,同時它也更適合在疏松、肥沃、透氣、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長。因此我們在種植豆角的時候要做好排水溝,以便更好地排水?!痹诮鹣h左坊鎮(zhèn)中小學校勞動基地,副校長官圣正在給初二年級學生上勞動實踐課。“通過在勞動基地實踐,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種植技能,感受到了農民耕種的艱辛,體會到了收獲的喜悅,更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睂W生何燕欣深有體會地說。
課余時間,校長胡飛經(jīng)常親自帶頭,領著師生翻耕土地、播種、栽種綠化樹苗。“學勞結合是我校的辦學特色。學校占地面積較大,2017年,在校園建設了幾處學生勞動實踐基地,總面積達4畝。每學期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輪換實踐蔬菜種植技術,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增強學生勞動意識和技能,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胡飛校長說。
2009年,金溪縣在開展中小學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首次前瞻性地將勞動實踐基地建設納入全縣十二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石門中學、合市崇麓小學兩所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建設成果也令全縣各中小學校深受啟發(fā),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勞動實踐基地,對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活動。
“我縣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起步較早,注重在中小學德育及義務教育課程設置中融入勞動教育。特別是要求各校根據(jù)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苯鹣h教體局長邱廣文說。
如今,金溪縣各中小學因地因校制宜,開設勞動基地或小種植、小養(yǎng)殖場所,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力所能及的勞動實踐活動,勞動教育已全面深入實施,實現(xiàn)了常態(tài)化、特色化。心湖小學、滸灣下陳中心小學、左坊鎮(zhèn)中小學、錦繡中學、石門中學、琉璃中學等都在校園內開墾荒山荒地,種上了蔬菜和水果,作為勞動實踐基地。心湖小學除了開辟了蔬菜種植基地,還建立了豬舍飼養(yǎng)生豬;瑯琚中學則開挖了水塘養(yǎng)魚養(yǎng)鴨。城區(qū)的實驗小學因為缺乏場地,則開展了“自己動手綠化校園”勞動實踐活動,各班級學生利用廢棄的容器種植各種花草,擺放在教室、校園;同樣缺乏場地的錦繡小學則利用校園邊角空地,建立“家庭農場”……2010年至今,金溪縣各中小學已有蔬菜基地13個、科技環(huán)?;?個、家庭農場1個、小樹認養(yǎng)基地1個、養(yǎng)豬場1個、養(yǎng)魚塘1個;獲評省級勞動實踐示范基地1個、市級勞動示范基地6個。
“各種勞動基地和勞動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鍛煉勞動技能的場所,增長了學生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也大大推動了學校、家庭、社會三大教育場景的融合?!鼻駨V文局長說。
健全制度 加強管理
“我們要求各校加強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和勞動教育管理工作,定期組織學生接受勞動實踐教育;勞動實踐基地實施專人負責制和果樹包干到班、落實到生的掛牌責任制,將勞動教育與班級量化考核掛鉤。”金溪縣教體局黨委委員李德良說。
為加強學生勞動實踐教育,金溪縣教體局成立了以局長邱廣文、黨委委員李德良、后產辦吳淑芳為副組長的勞動教育領導小組。金溪縣各中小學校結合實際,統(tǒng)籌安排課時、內容,制定勞動實踐活動制度和評價機制。
金溪縣心湖小學成立了以王文斌校長為組長的勞動教育組,分管后勤副校長親自抓的制度體系,各班以班主任為核心,讓學生深入勞動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學習勞動技能、體驗生活。左坊鎮(zhèn)中小學出臺了《勞動實踐基地管理制度》《學生勞動技術課常規(guī)要求》《學生勞動實踐方案》等一系列制度,讓懂勞動專業(yè)技術的教師帶領學生上好勞動課,有效地保障了勞動實踐教育的效果。
“經(jīng)過與當?shù)卮逦瘯臏贤▍f(xié)調,村里終于調出了靠近學校的3畝地作為學校的勞動實踐基地,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睗G灣下陳中心小學王志勇校長欣慰地說。由于一些農村學校勤工儉學基地很多被所在村收回或村民占用,金溪縣教體局及時爭取當?shù)卣С?,就近為學校調出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另外,金溪縣教體局還積極鼓勵各校開墾荒山荒地作為勞動實踐教育基地。通過“調、墾”,金溪縣大部分農村學校的勞動實踐教育得以順利實施推進。
此外,為了激發(fā)全縣各中小學開展勞動教育的積極性,金溪縣教體局還建立了獎勵考核機制,出臺了各項措施。比如,將勞動基地建設和勞動實踐活動開展納入全縣教育督導評估工作目標考評中,對被評為省市級乃至國家級勞動示范基地的學校進行獎勵。通過以獎代扶,促進勞動教育的深入開展。
“對于獲得縣級以上獎勵或補助的勞動實踐基地,我們教體局額外給予同等金額的獎勵,激發(fā)了全縣各中小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積極性。同時,在對學校工作考評中,加大勞動教育的考核權重,這對于學校來說,既是壓力,更是動力?!鼻駨V文局長說。
立足育人 凸顯特色
“賣菜嘍,賣菜嘍,新鮮的小白菜……”“叔叔、阿姨,這是我們自己種的白蘿卜,沒有打過藥,個大味甜,您吃了絕對說好!”……2019年10月的一天,金溪縣心湖小學校園內心湖廣場上熱鬧非凡,每年一次的蔬菜“愛心義賣”活動在家長們的大力支持下拉開了序幕。這些蔬菜都是孩子們在學校勞動實踐基地親手栽種的,在他們的辛勤澆灌與呵護下,一年四季都有豐收的喜悅。
在活動中,學生們將蔬果賣給有需要的教職工和家長,所有收入全部上交給少先隊大隊部,用于幫扶困難學生購買學習用品。在義賣現(xiàn)場,到處是孩子們忙碌的身影,他們有的吆喝、有的稱重、有的整理、有的收款,合作互助,忙而不亂。而家長們也紛紛“解囊”購買,他們笑著說:“這表示了我們的一點心意,既是對孩子勞動成果的肯定,還有新鮮綠色無公害的菜吃,何樂而不為呢?”
在心湖小學勞動實踐基地,一排豬舍顯得格外特別,豬舍里養(yǎng)著10余頭生豬。這天,五年級的幾名同學當起了“豬倌”,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給豬喂食、清掃豬舍,并注意小豬們的健康狀況,及時通風。養(yǎng)豬是一項對技術和體力要求相當高的活兒,孩子們干得有模有樣,他們熟練的樣子,不禁讓人嘖嘖贊嘆。
“生態(tài)養(yǎng)豬很環(huán)保,每天食堂里的剩飯菜,勞動基地的一些蔬菜,可以喂小豬。小豬的排泄物經(jīng)過處理,可以形成肥料,這樣就可以在校園里形成一個綠色循環(huán)的小生態(tài)系統(tǒng)。最重要的是,通過參與蔬菜種植和當‘小豬倌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勞動技能,鍛煉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毙暮W校長王文斌說道。
金溪縣開展勞動教育立足育人,全縣勞動實踐教育開展得豐富多彩、各具特色:心湖小學的小小飼養(yǎng)員、蔬菜義賣;錦繡小學的家庭農場;實驗小學的“變廢為寶”科技小制作;石門中學成立“綠色小銀行”……各中小學還積極開發(fā)勞動校本教材,充分利用班隊會,對勞動教育進行深層次拓展,在培養(yǎng)學生勞動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勞動品德的教育。
如今,在金溪縣各中小學,隨處可見學生在“責任田”“微農場”辛勤勞作的場景;在街頭巷尾和社區(qū),學生們積極投身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在學校和家中,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在熱火朝天的勞動中,學生們深刻體會到了“勞動創(chuàng)造健康、勞動創(chuàng)造快樂、勞動創(chuàng)造美”,培養(yǎng)了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和人生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