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雪瓊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也促使越來越多教學新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得以運用,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作為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與促進學生互相幫助的手段,在如今的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可明顯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基于此,文章將結合筆者在農村小學中的執(zhí)教經驗,對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展開探究。
關鍵詞:農村 小學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即是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通過組內成員間的互幫互助去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模式。通過這一教學模式的實施,能夠有效突破傳統(tǒng)講授模式的局限,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1]。隨著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廣泛運用,很多問題也從中暴露出來,比如教師對學生分組不合理、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以及評價忽視學生個體等等,也就意味著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也需要重視合理策略的實施,文章便針對于此展開深入探究。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很多難題在集體智慧融合下能夠高效得到解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組內成員可以通過融合各自的智慧以及相互幫助,去縮短對問題的思考時間,而且小組學生成績有高有低,在學優(yōu)生對學困生的良性影響下,能夠助力彼此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
2.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機會,教師則由過去的主導者轉變?yōu)橐龑д?,讓學生在合作中去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改變過去“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與思考,有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3.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
小學階段的孩子有著活潑好動的天性,但是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xiàn)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情況,進而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通過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以一種娛樂的方式去學習數學知識,學生投入其中的興趣得以激發(fā),自然而然的提高其對數學知識探究的主觀能動性。
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
1.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的前提在于保證學習小組劃分的合理性,所以身為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對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堅持“組內異質,組際同質”的原則去配置小組成員,并且要向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與競爭氛圍,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更需要引導學優(yōu)生去多幫助學困生,讓他們認識到集體的榮譽更重要[2]。通常來講,每個小組人數為4~6人最合適,設置小組長一職且需要輪值,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待學習小組劃分好之后,要為每一位學生合理分工,發(fā)揮每一位學生的特長去共同完成教師分配的學習任務。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而非主導,在必要時單獨為小組提供幫助,盡可能讓小組自己去探究知識的形成,發(fā)揮其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學習“混合運算”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對混合運算的概念以及具體方法進行探究,在學生的彼此幫助下去深刻理解,最后由教師總結小組合作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講解。
2.調動學生合作學習興趣
在合理分配學習小組之后,教師還需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保證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探究興趣。教師可采取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去調動學生的探知欲望,比如在課前通過精心設計去帶給學生更好的數學學習體驗,在教學“三角形”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在新課導入時向學生提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嗎?在你們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三角形呢?”,然后讓各小組進行內部交流,列出更多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如此一來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以更加輕松的教學氛圍去完成知識的講解。而且,小學階段的孩子天性活潑且創(chuàng)造潛力強,在了解了三角形相關知識后,還可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動手搭建三角形的模型建筑,進一步探究“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的性質表現(xiàn),在情境創(chuàng)設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結合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有明顯提高。
3.鼓勵小組之間的評比
小組合作學習更看重集體智慧的集結,所以教師需有意識地滲透“競爭”因素在其中,通過相互之間的評比去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加投入且學習能力有明顯增強[3]。比如,在講解“混合計算”相關的知識點時,教師可給出若干道題,分發(fā)給每一個小組去解答,然后以正確率和回答時間為基準去評選出獲勝小組。在小組競爭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同時教師也可將其中出錯率較高的題目匯總起來,在課堂中進行重點講解。此外,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評價也需要重視組內成員個體的評價,主要基于發(fā)言、知識整合、小組合作態(tài)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具體來講,筆者認為可設計出分數獎勵機制,比如積極發(fā)言可獲得1分、有新想法獲得1分等等,以此去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通過對不同合作小組的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找出普遍存在的不足去進行調整,確保小組合作學習成效能夠不斷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嘗試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有更好地培養(yǎng)。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做好小組合理劃分工作,更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與完善小組評比,進而助力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英君.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9(31):29-30.
[2]臧恒.小組合作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探索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64.
[3]潘陽.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中國校外教育,2019(29):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