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
摘 要:小學是孩子們接觸學習的開始階段,對于學生而言,獨立思考能力不僅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輔助他們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并逐步提高他們對問題的獨自思考解決能力。因此如何能夠使孩子們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鍛煉造就他們對問題獨立思考的本事,是目前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師所共同關注與分析的實質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獨立思考能力;方法;培養(yǎng)
新課改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教育,而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是一個對學生而言十分重要的本領。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方面都大有裨益,學生有了獨立思考就可以更好進行自主的學習,推動學生自身對問題的思考與研究。并且,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造就與素質教育的理念十分符合,也和新課標當中將學生發(fā)展作為中心的理念相應,因此針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造就已經(jīng)是目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要事項。
1獨立思考能力的內容以及其關鍵性
獨立思考能力就是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并提出解決方式的能力。人類社會就是在我們不斷的質疑過去現(xiàn)在和找尋答案的過程中進行創(chuàng)新、進步的。所以對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必要。
2小學數(shù)學教育當中獨立思考能力的狀況
2.1目前教學方式被傳統(tǒng)教育模式深深影響
雖然新課標當中有明確的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行強調,嚴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起重視,要將學生的發(fā)展作為教學活動的目的,通過積極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發(fā)揮主動性進行思考和對學習的研究。但在教學過程的實踐當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并沒有針對學生的現(xiàn)狀進行改變而是被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所深深影響,依然還是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在講臺上講他的,學生只可以在臺下被動的接受。由這種教學方式,老師與學生之間極缺乏相互之間的溝通,使得學生對問題沒有深入思考和分析,會讓學生依靠老師沒有自我學習的主動性,還導致學生的思維方式被教學方式所約束,很難進行創(chuàng)新和實質性的進展,會使學生在今后步入社會后不好順應社會發(fā)展對其的要求。并且填鴨式教學方式帶來的課堂是無味、死板的,又因為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填鴨式教學方式無法調動起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也不能造就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使其主動的進行學習[1]。
2.2教學觀念保守
很多時候是教學的理念決定了我們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即使新課標對我們在教學理念中提議要對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重視,但在教學實踐時,還是有許多的老師和學校方面沒有及時對教學方式進行轉換。老師依然更關心學校的升學率、學生的成績等方面,就將考察學生的重要指標定為成績的考核。在這種情況下,老師會將更多的精力用于課本基礎知識的教學當中,對學生使用題海策略,通過大量試題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用多種題型強化學生的記憶而不是讓學生進行多元化思考,這樣的方式致使學生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時間極大程度上縮短,由于要完成作業(yè),甚至于沒有時間進行更多的思考。對學生而言在放學后,面對大量的作業(yè),他們首先是要應對作業(yè),所以使得學生很難去自主的學習,也就不容易樹立獨立思考的意識,更難造就獨立思考能力[2]。
2.3教學方式一成不變
小學生會對新事物充滿好奇,不僅在生活中如此,在學習中也一樣。而且小孩子對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差,較容易被周圍影響,對學習的熱情持續(xù)不長,如果老師對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激發(fā),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他們主動進行思考,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目的。但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小學生的特性,缺乏對學生情況的了解,因此他們的教學無法對學生產(chǎn)生吸引力,導致學生沒有積極的參與課堂,錯失了良好的培養(yǎng)獨立思考本領的機會。
3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當中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造就的方案分析
3.1對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做出改變
想要改變現(xiàn)在的教學狀況,首先老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理念進行改變,改變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與素質變作目前教學的目的,改變單向的教學方式,教師應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與學生的平等溝通,積極為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制造條件,進行引導學生對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3]。而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巧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努力尋找答案的成功體驗,使他們產(chǎn)生探究的興趣,能夠漸漸培養(yǎng)自身的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3.2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氣氛
課堂的氛圍比較乏味枯燥時,學生會感到拘謹,而當氣氛比較活躍時學生會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所以老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改變,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活躍的獨立思考氛圍。通過問題調動學生思考,使得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4]。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
3.3對學生多加肯定使學生保持獨立思考的主動性
小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老師應對學生的努力做出表揚,對學生表現(xiàn)積極、獨立思考的做法給予鼓勵,讓學生樹立自信心,能夠積極自主的進行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結束語
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才能夠促使社會進步向更好的方面發(fā)展。小學生正是進行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的最佳階段,因此在小學的數(shù)學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當著重的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合適的學習氛圍,改進教學的方式,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姚佳.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J].新智慧,2019,(27):144.
[2]姚瑞琪.小學數(shù)學中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J].神州,2019,(20):93.
[3]石明德.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19,(3):107-108.
[4]張玉玲.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魅力中國,2018,(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