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豐秋
習作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尤其是統(tǒng)編教材全面投入使用后,面對新的教學內容,很多教師感到不適應。對此,我們在學習借鑒當前作文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提出了“四步循環(huán)”習作教學模式。
“四步循環(huán)”習作教學模式繼承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把學生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進、教師關注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評價作為重點,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結構,體現(xiàn)了新課程強調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八牟健敝竿瓿梢淮瘟曌饔柧毞譃樗膫€步驟,即寫前指導、獨立試寫、反饋矯正、賞析提升。根據(jù)不同的教學任務,每一步又有若干個小的環(huán)節(jié)來具體實施?!把h(huán)”指每一次習作課都采用這四個步驟進行反復訓練,使學生最終自能寫作。
下面筆者以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習作“我的心愛之物”為例,對“四步循環(huán)”作文教學的具體實施進行分析。
習作“我的心愛之物”第一部分以單元課文中所寫之物“桂花、珍珠鳥”引入,有意識地引導同學回顧本單元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寫心愛之物,如何表達感情的。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如植物類、玩具類、生活用品類等,幫助學生拓寬選材思路。每一種素材前都有與之相關的事件提示,如綠毛龜前面是“養(yǎng)了三年的”,旱冰鞋前面是“爸爸獎勵的”,引導學生敘事時要說清楚事物成為自己心愛之物的原因。與選材提示相對應,教材還呈現(xiàn)了四幅充滿童趣的插圖,幫助學生勾連生活,建立起習作素材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交流和寫作的興趣。
第二部分是層層遞進的四個問題,提示學生怎么把心愛之物寫具體?!跋胂肽愕男膼壑锸鞘裁础?,旨在指導學生選材;“寫寫它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或現(xiàn)場觀察,借助之前習得的觀察方法,抓住心愛之物的特點,描述清楚“心愛之物”的樣子;“你是怎么得到的”,提示學生關注回憶過程中與“心愛之物”有關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尤其是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為什么會成為你的心愛之物”,是對心愛緣由的說明,是在狀物和敘事基礎上的情感升華,讓學生表達喜愛之情。
第三部分提出了習作的具體要求:圍繞心愛之物,寫出自己的喜愛之情。這與本單元課文緊密相關,進一步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借鑒課文的寫法,寫清楚心愛之物的樣子或與事物相關的事件,表達自己的情感。
第一步:寫前指導。
主要任務:師生共同探討寫什么、怎么寫,著重解決怎么指導學生寫的問題。一般來說,是緊緊圍繞一個“導”字來做,即“導趣一導標一導思一導法一導寫”;借助單元導讀、單元課文、交流平臺、習作提示等內容,指導、幫助學生學會確定習作目標、選擇素材以及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寫作方法,寫自己的心愛之物。具體做法可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是激趣,導入內容。
(出示色彩明麗、與本單元課文內容有關的圖片)
師: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鐘愛的東西,像郭沫若筆下精巧的白鷺,許地山眼中樸實的落花生,琦君筆下故鄉(xiāng)的桂花,馮驥才眼中可愛的珍珠鳥。同學們還記得課文的作者是怎么借助這些具體的事物寫出自己“心愛”之情的嗎?
出示幻燈片:
《白鷺》
精美的圖畫
《落花生》樸素的語言
《桂花雨》鮮活的事例
《珍珠鳥》形象的描寫
師:想一想,你的心愛之物是什么?怎樣把它的介紹給大家呢?今天就有一個機會……
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生活,激發(fā)其寫作興趣。
二是導標,明確要求。
師生共同討論習作內容,確定本次習作目標,采取讀、議的方法來實現(xiàn)。
(1)選取一個你最心愛的東西寫下來。
(2)把心愛之物的樣子、來歷及成為心愛之物的原因寫清楚,寫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3)語句通順,標點正確,有真情實感。(題目自擬)
設計說明:統(tǒng)編教材習作部分的編排具有結構清晰、內容具體、目標明確、提示到位、圖文并茂的特點。它明確地告訴學生寫作內容、寫作范圍、寫作提綱。學生通過讀、思、議自然就能明白本次習作的內容、寫作要求。最后,師生共同確定出本次習作的目標。
三是導思,確定素材。
從思考本單元課文分別借助哪些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人手,讓學生通過想、議發(fā)現(xiàn):本單元課文選材廣泛,源于生活?!栋槨肥菍Π樤娨獾拿鑼懀堵浠ㄉ穼懟ㄉ奶攸c,《桂花雨》敘述作者關于桂花的童年回憶,《珍珠鳥》是對珍珠鳥從怕人到信賴人的變化過程的描寫。然后,讓學生仿照課文內容,自主選擇素材。
四是導法,突破難點。
此環(huán)節(jié)主要采用對課文、教師下水文“三想三說”、分層突破的方法來完成。
三想,即一想課文寫什么,二想課文怎樣寫清楚它的特點及來歷,三想課文怎樣寫出喜愛之情。三說,即一說課文寫了什么,二說課文怎樣寫清楚它的特點及來歷,三說課文怎樣寫出喜愛之J隋。
教師先指導學生對課文進行“三想三說”,然后讓他們嘗試對教師的下水文進行“三想三說”。
經(jīng)過反復地看、想、說,學生能在口頭上簡要表達出本次習作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寫。
五是導寫,完成提綱。
學生完成了口頭作文,教師再在文章如何擬題、開篇、結尾以及布局謀篇等方面給予適當提示。根據(jù)學生的交流,總結完善板書設計,讓學生根據(jù)板書擬寫提綱,為第二步獨立試寫作好鋪墊。
第二步:獨立試寫。
學生試寫一稿,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糾正,對學困生進行必要的幫扶。學生一稿寫好后,教師收上來瀏覽記錄,記下優(yōu)點、不足,為第三步反饋矯正做準備。
第三步:反饋矯正。
師生共同修改一稿,著重解決改什么、怎么改的問題。采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修改的訓練方式,在讀、想、議、改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引”和“導”,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思考、交流、歸納、總結,從而落實“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的課標要求。此步驟可分為以下環(huán)節(jié)進行。
一是總結一稿,查找問題??偨Y一稿,評選“小作家”,以增強他們習作的自信心。評選標準:題目恰當,寫清了心愛之物的樣子,寫清了得到心愛之物的過程,寫出了喜愛之情,語句比較通順,用詞比較準確。然后,對照上述標準,讓學生嘗試給自己的習作標星。符合一條,標一個星。接下來,教師指出本次習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細節(jié)描寫不真實、不典型、不具體、不生動,影響表情達意。
二是明確問題,尋找方向。方向來自問題,針對上述問題,仍采用剖析課文、剖析精彩片段的方法進行。通過討論,確定修改方向:把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寫清楚、寫具體。
三是師生共改,發(fā)現(xiàn)方法。選取學生典型的習作,對照習作目標,對照本單元語文要素,對照本次習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照修改方向,采用讀、思、議、改方式,師生共改。經(jīng)過共改,發(fā)現(xiàn)以下修改方法可以把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寫清楚、寫具體:細致有序的觀察,用心感受;抓住事物顯著的特點,細化動作,延長過程;發(fā)揮想象,調動各種器官;關注具體鮮活的事例,關注形象的描寫,關注內心的真實。
需要強調的是,本次修改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把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寫清楚、寫具體,不要貪多!
四是掌握方法,小組修改。成立批改小組,發(fā)揮好小組合作的作用。運用讀、思、議、改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修改習作。
五是展示成果,激勵自信。
修改以后的習作在小組內互評,每小組選出1~2篇優(yōu)秀作品在小組和班里互換交流欣賞。然后謄寫在二稿本上,教師再批改二稿,為第四步賞析提升作準備。
第四步:賞析提升。
引導學生鑒賞修改后的習作,并對不同層次的習作進行適度的提升,著重解決賞什么、怎么賞以及升什么、怎么升的問題。仍采用師生互動,共同賞析、提升的訓練方式,在讀、想、議、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賞析能力。
一是再現(xiàn)目標,總結二稿。重溫習作目標,總結二稿修改情況,評選“修改小能手”。
二是共同鑒賞,學習提升。大屏幕出示改得好的習作片段,引導學生交流:改了幾處?每處改了什么?為什么這樣改?通過鑒賞、交流,幫助學生找到賞析點、提升點,再讓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不管哪一等級的習作,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要引導學生在修改的過程中大膽地提升等級,提升點可以是開頭方式、細節(jié)描寫、如何結尾等。
三是持之以恒,反復訓練。每一次的師生互動、交流點撥、修改提高,學生一定都會有所思,有所悟,有收獲。這就需要教師不怕麻煩、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訓練,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作水平就會在循序漸進中不斷提高。
如果每一次的習作課都能經(jīng)過這四步驟的反復訓練,那么習作教學就會實現(xiàn)“四個轉變”:變“被動寫作”為“師生共同參與整個寫作的過程”;變“單一、靜態(tài)的教師批改作文、寫評價語,學的評價方式”為“師生共同商、評、改的動態(tài)批改方式”;變“重知識、輕能力”目光短淺的評價標準為“知、能并重”的全面評價觀念;變“重結果、輕過程”舊觀念為“指導寫、指導改、指導欣賞”的新理念。解決了教師不會教作文,學生不會寫作文或害怕寫作文,甚至抄襲范文、胡編亂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