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麗
害怕跟孩子的老師溝通
Q:孩子上小學五年級了,一直以來成績中上等。不知為什么,除了老師主動找,我一般都不愿主動跟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有時看到老師的來電或短信就很緊張,總希望讓老公去面對和解決。我知道這樣不好,但就是過不了這一關,咋辦?
A:我們眼睛能看見的、大腦能意識到的問題,只不過是冰山在海平面露出的一個小角罷了,比如行為、習慣化的應對方式及帶來的感受等,這就是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這位媽媽能“看見的”是自己的行為本身及感受—看到老師的來電或短信就很緊張,習慣化的應對方式是讓老公去面對解決。這些就是弗洛伊德提到的冰山浮出水面的那個“小角”。
你為什么會對很正常的事情有如此反應?弗洛伊德指出在海水下面,那些巨大的、不為我們所知的部分,才是冰山的主體、真正的問題所在。這部分是由我們無意識中的深層觀念、渴望、期待、對自我的認識等組成。所以,如果你解決問題時總停留在冰山上面的部分,就于事無補。
那該怎么辦呢?一定要去面對未知的這一部分嗎?這取決于當事人自己:不面對或面對。
你可以不面對,因為認識自己本來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難題,可以慢慢來,再加上這一問題并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梢越蛹{自己的這一行為,認識到這是自己的深層問題,不要再為這類反應自責、設限。接下來和老公做好分工,孩子的哪些問題他去解決,哪些問題自己來面對,因為養(yǎng)育孩子本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你也可以選擇面對,有了孩子后,父母也應該成長。因為從懷胎十月開始伴隨孩子長大,父母都再“活”一遍,通過孩子這面鏡子,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些問題并慢慢療愈和成長。但這個過程專業(yè)性很強,可以的話最好找專業(yè)心理治療師,陪你一起來面對。
不希望孩子再住校了
Q:兒子上初一,上學期住校,我覺得他一直都不怎么適應。這次疫情在家待了段時間后再返校,我綜合各種考慮決定讓他不住校了,我還因此辭了職。但兒子非要住校,他們班好孩子都改走讀了。我該怎么說服他呢?
A:你到底是想“說服”孩子,還是想解決問題?如果是想“說服”孩子不住校,言下之意就是讓孩子聽你的,達成你的“愿景”,服從你已經做好的安排。那就直接揍一頓或拿出家長的權威,命令他必須走讀就可以了。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早已過了那些你死我活的武斗階段,人和人之間,解決問題的鑰匙是“溝通”。真正的溝通不是最終一個人勝利,而是指彼此誠實地說出自己的需要,互相了解對方的需要,然后看看如何有創(chuàng)造性、建設性地去達到雙方的目的,形成一種“雙贏”的局面。這個過程中,必須做到互相尊重、平等和信任,而非恐嚇、命令和威脅。
具體到這個問題,家長應了解孩子非要住校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同時家長自己辭職背后的“需求”是什么?上學期住校時是否和孩子溝通?孩子一直不適應時,你們是否和他溝通?辭職前是否和孩子商量過?其他孩子都改走讀了,你的孩子怎么看待這個問題,你們是否有溝通?……此時的“果”必是由很多的“因”造成,當家長意識到一個“問題”解決不了時,其實已經是長期的“瘀滯”和“不通”了。
十二三歲的孩子,心智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只要家長不過于情緒化,不用自己的失控去點燃孩子內心那份潛藏的、時刻想找理由沖出來的叛逆,那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其實是最容易在溝通中達到雙贏的,可塑性極強。只要是建立在尊重他們需求之上的溝通,他們都會愿意接受。
因為疫情帶來的家長和孩子的長期共處,是對雙方的修煉,更是學習和演練有效溝通的最佳時機。拋開情緒,敞開心扉,試試看會不會得到不一樣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