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穎
摘? 要:安房直子是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話作家,因為其創(chuàng)作的《花椒娃娃》曾獲第三屆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新人獎,所以直子開始逐漸被日本兒童文學界所熟知。安房直子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簡出,但卻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兒童文學作品,并深受各地兒童的喜愛。語言是文學作品的載體,與文學作品密切相關,本文從兒童審美的視角出發(fā),探尋安房直子作品中的語言特色,希望能夠更好地理解安房直子的作品。
關鍵詞:色彩;歌謠;修辭;語言;兒童
安房直子,原名岸峰直子,是日本兒童文學領域著名的作家。安房直子以其豐富的想象力和敏銳的感受力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地兒童的喜愛。直子的作品曾多次獲日本兒童文學大獎,有“文學大獎常勝軍”的美譽,其童話大多短小精悍,但卻充滿了豐富的內涵和奇特的想象。直子筆下的童話世界色彩斑斕,幻想和現實相互交融,讓孩子們沉醉其中,怡然自得。語言作為文學的載體,在直子的作品中發(fā)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本文將以兒童審美為切入點,具體分析安房直子作品中的語言特色。
(一)安房直子作品語言中的色彩性
繽紛絢麗的色彩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構成元素,對色彩的感知是人們了解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色彩作為感覺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自然審美中最容易引起美感的一種形式要素。就兒童而言,色彩也是他們認識社會和感受自然萬物之美的工具。他們對色彩的感知極為強烈,經常借助色彩辨別對象,傳遞自己的審美感情。在安房直子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幾乎所有作品在語言描寫方面都包含了色彩詞,直子筆下的色彩詞顏色豐富,種類繁多,即使是十分簡短的作品,語言描述中也充斥著大量的色彩詞,比如在《藏紅花的故事》一文中,就出現了黃色紅色等六中顏色。此外對于相近顏色的描述,直子也力求細致入微,讓孩子們能深入體味其中細微的變化,感受不同色彩所帶來的美的享受。
王振宇曾說過“在兒童的所有感覺器官中,眼睛是一個最主動、最活躍、最重要的器官”,當色彩以其獨特的自然屬性吸引人的時候,它不僅僅帶給人視覺的享受,還能在無意中左右人的情感。在兒童的審美世界里,色彩直接影響了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判斷,那些明亮溫暖的色調往往能給他們帶來愉悅的感受,而那些幽暗陰冷的顏色往往會使他們陷入恐懼。就兒童而言,那些夢幻明亮的色彩可以喚醒他們對美真實而又直接認識。因此,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者們常會因“兒童”這一特殊讀者而在作品中使用比較鮮明的色彩描寫,為他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光鮮亮麗的世界。安房直子當然也不例外,在她的作品中,明亮溫暖的色彩詞出現的頻率很高。
“太陽一轉向西邊,原野就會被染成一片玫瑰色。虞美人花紅紅地燃燒起來,唱起了歌。很快……四下里就變成了一片紫羅蘭的顏色。電車的車窗里,亮著黃色的燈光?!?/p>
這是安房直子在《春天的窗戶》這一作品中對于窗外黃昏景象的描述,這段描述中出現了紅色、紫色和黃色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都屬于明亮色系,并且對于紅色的變化,直子也做了細致的描寫。就兒童而言,紅色往往帶給他們熱情,紫色帶給他們希冀,而黃色則帶給他們快樂。這三種色彩詞的描寫讓他們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窗外的景色和事物視角的變化,緊跟作者行文的思路。直子經常在作品中運用色彩詞對環(huán)境或者人物進行描寫,這不僅可以快速吸引兒童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兒童讀者對不同色彩進行感知,激發(fā)自身的想象力和聯想力。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色彩詞的運用是安房直子文學作品語言中的一大特色,對于色彩詞的嫻熟運用也使得直子的作品更加生動形象。
(二)安房直子作品語言中的幻想性
幻想在兒童審美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安房直子從踏上創(chuàng)作之路開始就一直在編織著深受兒童喜歡的幻想世界,在她的筆下,幻想和現實相遇,兩者之間并不存在清晰的界限,兒童可以在直子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幻想世界里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翱翔?;孟雽τ趦和膩碚f是不可或缺的,在幻想的世界里,兒童可以隨意構造自己的想象,抒發(fā)自己的感情,不受任何拘束,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孟胧澜缈梢载S富兒童的想象力,讓兒童對美的認識更加深入,從而逐漸培養(yǎng)出自己的審美意識。兒童可以在幻想的世界里體味善惡美丑,自然變化,以及人間冷暖,慢慢形成自己的審美情趣。
我國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稱童話“文字美妙”“美麗神異”,這就是對童話所營造出的幻想世界的語言質地的鑒定,這種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并不是所有兒童作家都具備的。優(yōu)秀的童話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捕捉到兒童心中的想象世界,并將它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準確地傳達給小讀者,這就使童話的語言充滿了幻想性。安房直子本就擅長對幻想世界的構造,所以她的大多數作品都能看到其語言的幻想性。她用文字將她心中所想那個幻想的世界仔細勾勒,這就使得她作品中的每一個文字都浸染了幻想的氣息。
“想不到,熱氣動了起來,熱氣中出現了一群白蝴蝶。百合花和云都不見了,鍋上的白蝴蝶像落花一樣,飄飄揚揚。那是春天。我愈是跑,后面蝴蝶的數目愈是多,我簡直被包圍了。眼睛也睜不開了,嘴也張不開了,最后連跑都跑不了了,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這下蝴蝶笑了。”
這是安房直子在《醬蘿卜之夜》這一作品中對月牙山豬在熱氣中所看到的場景的描繪。在這段描述中我們發(fā)現山豬和人一樣有感情,蝴蝶也和人一樣會笑,他們可以一起自由自在的玩耍。直子用幻想的語言把月牙山豬所看到的場景生動地描寫了出來,讓兒童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從日出山豬的世界離開,進入到了月牙山豬的夢幻世界,跟隨他一起奔跑,一起和白蝴蝶玩耍,獲得心靈的治愈和快樂體驗。直子僅僅就用這一百多字就將讀者們帶入到了月牙山豬的世界,可見其語言所表現出來的幻想技藝的高超。直子作品語言中所表現出的幻想性,可以讓兒童擁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獲得更好的故事體驗和新奇感,同時也使他們更加享受直子所營造出的幻想世界。
(三)安房直子作品語言中的音樂性
安房直子的作品的主要閱讀對象基本為兒童,兒童聽覺敏銳,經常喜歡用聲音來代替事物,也喜歡用聲音來模仿事物。每一種事物的運動都有相應的節(jié)奏產生,它們或多或少地吸引著兒童的注意力。那些歡快舒緩的音樂往往帶給兒童舒適的體驗,相反那些沉悶聒噪的音樂則使兒童煩躁不安。音樂和節(jié)奏往往可以直接影響兒童對事物的審美判斷。文學作品中也是包含的音樂的,在閱讀安房直子的作品中,我們會覺得直子的語言朗朗上口,很動聽,充滿了音樂性。直子筆下的語言仿佛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給孩子們美的感受。具有音樂性的語言,不僅可以喚兒童內心深處的世界,還可以帶給他們直接的快感,激發(fā)他們的情緒。
周作人先生曾提出“無意思之意思”的兒童作品這一說法。這是因為他發(fā)現即使大多數民間歌謠不符合常人的邏輯思維,甚至其思想內涵都很難被常人理解,但兒童依舊能夠沉浸在其中無法自拔。這是因為歌謠多押韻,其產生的音樂感可以刺激兒童的想象,吸引兒童的注意。這一說法直接體現了語言的音樂對于兒童文學作品的重要性。通過分析安房直子的作品我們可以發(fā)現,歌謠在直子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幾乎直子的每篇作品都涉及歌謠。
“把雞蛋攪起泡,把黃油融化,
把牛奶熱好,攪到一起,
攪成糊,攪成糊。
往煎鍋里倒一毫米,
再倒一毫米,
一層一層,又一層,
最后撒上紅玫瑰的花瓣。
滿懷感情,滿懷著愛,
這點最重要。”
這段歌謠出自直子寫的《紅玫瑰旅館的客人》。這段歌謠是主人公在吹響小號后,紅胸脯鳥所唱的歌謠。歌謠的內容是關于年輪形蛋糕的做法?!拔摇睘榱藨?zhàn)勝狐貍而絞盡腦汁,無意中發(fā)現了年輪形蛋糕的制作方法,但是無論如何也看不懂,最后“我”吹響了小號,紅胸脯鳥為我唱出了做法,讓我成功的作出了美味的蛋糕。兒童年幼時智商還未發(fā)育完全,如若直接寫出蛋糕的做法孩子可能沒有閱讀興趣,甚至覺得枯燥難懂。直子獨具匠心,把制作方法編成了歌謠,不僅吸引了小讀者進一步閱讀的愿望,還在無意中培養(yǎng)了孩子對美食的興趣,讓整個故事充滿了音樂色彩。像這樣的歌謠在直子的作品中還有很多,這些歌謠韻味十足,節(jié)奏感很強,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沉浸其中,收獲音樂和語言的雙重美感。
安房直子在她有限的生命里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其中還有數篇作品被收錄到了日本中小學教科書中。直子的童話充滿了想象和奇特,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語言是作家講述故事的重要工具,是作家最得力的助手。直子用她獨特語言特色,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奇觀的世界。她語言中所表現出的色彩性、幻想性和音樂性讓廣大兒童深陷其中,流連忘返。希望通過對直子語言特色的分析,能夠使小讀者們更加深入地理解直子所描繪的童話世界,為兒童文學工作者們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安房直子.風的旱冰鞋[M].彭懿,譯.接力出版社,2012.
[2]安房直子.紅玫瑰旅館的客人[M].彭懿,譯.接力出版社,2012.
[3]安房直子.兔子屋的秘密[M].彭懿,譯.接力出版社,2012.
[4]朱自強.日本兒童文學導論[M].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
[5]張錦江.童話美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6]潘阿惠,秦軍榮,周偉.論安房直子童話里的色彩美[J].大眾文藝,2012(4).
[7]張玉蓮.安房直子的幻想世界探析[J].當代文壇,2012(5).
[8]孟睿瑞.飄滿花香的古老小鎮(zhèn)——安房直子的童話世界[D]:[碩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