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萍,陳宇超,杜澤鑫,藍 劍
(臺州學(xué)院 醫(yī)藥化工與材料工程學(xué)院,浙江 臺州 318000)
自人類誕生以來,能源問題就是與人類生存和發(fā)展憂戚相關(guān)的關(guān)鍵問題[1]。近百年來,隨著化石燃料的過度開采和使用,能源短缺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已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全球性問題[2-4]。例如,煤炭的燃燒產(chǎn)生CO2、SO2等有害氣體及小顆粒物,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yīng)、空氣污染、酸雨等環(huán)境問題[5]。優(yōu)質(zhì)煤儲量越來越少,開采難度卻逐年遞增。另一方面,2019年5月11日,莫納羅亞山天文臺報道大氣中CO2的監(jiān)測濃度超過了415 ppm,達到人類有史以來的新高。同時,惡劣氣候事件在全球頻現(xiàn)。種種跡象表明,升級能源結(jié)構(gòu)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實現(xiàn)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6-8]。
H2是一種理想的能源材料,其燃燒熱值高,燃燒產(chǎn)物無污染,用來替代化石燃料前景廣闊[9-11]。地球上海洋面積占地球表面積的7成左右,蘊含有豐富的水資源。如果能夠采用一種廉價、高效的技術(shù)將水分解,那么人類就可以從廣袤的海洋中制取H2,獲得取之不盡的能源。當(dāng)前,最前沿的分解水制氫方法分為兩種技術(shù)路線,即光分解水及電分解水[12-14]。其中,電分解水因不受時間、天氣、場地等條件限制,受到廣泛關(guān)注。然而,直接電解水的效率很低,造成巨大的電能浪費。O2/H2O的電極電勢為1.23 V。理論上,只要所加的分解電壓高于1.23 V,水分子就會發(fā)生分解,分別在陽極和陰極發(fā)生析氧和析氫半反應(yīng)。然而,由于水分解反應(yīng),尤其是析氧半反應(yīng)涉及復(fù)雜的電子轉(zhuǎn)移過程,需要明顯高于1.23 V的電解電壓才能使水分解反應(yīng)快速進行。額外施加的過電位不僅造成額外的電能浪費,而且縮短了電解設(shè)備的壽命。因此,為了降低析氧反應(yīng)的過電位,提高析氧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速率,研究人員對析氧反應(yīng)電催化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15]。
目前,基于貴金屬元素Ru和Ir的化合物是綜合表現(xiàn)最好的電催化析氧催化劑,然而,昂貴的成本及Ru和Ir在地球上匱乏的儲量限制了這類催化劑的實際應(yīng)用。為了降低成本,改善電解水制氫的實用性,研究人員對地球豐度較高的元素構(gòu)成的催化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例如,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氫氧化物等[16-18]。其中,Co9S8是一種電催化性能較高的催化劑,其電催化析氧的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和提高。
本文研究了元素摻雜的方法對Co9S8的電催化析氧性能的提高。首先,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備出Ni摻雜KCo2S2(以下記為Ni-KCo2S2)晶體;然后,采用脫嵌還原的方法將制備的Ni-KCo2S2晶體脫嵌還原,粉碎成微小的Ni-Co9S8微納米片。最后,采用X射線衍射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掃描電鏡等手段對樣品的相結(jié)構(gòu)、成分、形貌進行表征;采用電化學(xué)工作站對樣品的電催化析氧性能進行測試。結(jié)果表明,摻入Ni元素后,Co9S8的電催化析氧性能有了明顯提高。
在手套箱中,在Ar2氣的保護氛圍下,按照原子比K:Ni:Co:S=1:0.2:1.8:2的比例準確稱量一定質(zhì)量的K塊、Ni粉、Co粉及S粉備用。將所稱取的粉末倒入研缽中混合均勻,并研磨半小時以使各元素粉末充分混合。將混合粉末采用壓片機壓片,壓力為10 Gpa,保壓時間15分鐘。將壓好的圓片和K塊放入石英管內(nèi)的坩堝中,用封管設(shè)備將石英管封口,石英管內(nèi)采用Ar2氣作為保護氣氛。將封好的石英管置入馬弗爐中煅燒,煅燒溫度為850℃,煅燒時間為48小時。煅燒后可得Ni-KCo2S2樣品。
為了比較摻雜后的電催化析氧性能,作為對照,利用以上同樣的方法制備KCo2S2晶體,不同之處在于,稱量時不加入Ni粉,各元素粉末原子比為K:Co:S=1:2:2。
將制備好的Ni-KCo2S2前驅(qū)體仔細研磨,稱取研磨好的Ni-KCo2S2前驅(qū)體加入藍蓋瓶中,向藍蓋瓶內(nèi)加入120 mL的去離子水,再加入2 mL的水合肼,擰緊藍蓋瓶并將其置入超聲儀器中,超聲8小時,離心清洗之后即得到Ni-Co9S8粉末樣品。
利用以上同樣的脫嵌還原方法制備Co9S8粉末樣品作為對照。
1.3.1 X射線粉末衍射
采用X射線粉末衍射儀(XRD)獲取衍射譜,型號為Bruker-D8 Advance。將樣品磨成粉末,鋪滿樣品架的凹槽,并將多余的粉末刮干凈保持樣品粉末表面為一平面。用載玻片將樣品臺壓實,放入衍射儀中。X射線衍射儀自動記錄衍射的角度及峰值。X射線采用Cu靶的Kα線。
1.3.2 掃描電鏡
采用場發(fā)射電子顯微鏡(SEM)拍攝電鏡照片,型號為Hitachi S-4800。將樣品架清理干凈,然后將導(dǎo)電膠帶剪裁成合適大小,粘在樣品架上。將樣品粉末用小勺取適量涂覆在導(dǎo)電膠上,用洗耳球吹去多余樣品粉末。將樣品架放入掃描電鏡樣品腔中,抽真空,拍攝電鏡照片。
1.3.3 X射線光電子能譜
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獲得樣品的成分信息,型號為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ESCALAB 250 Xi。將待測樣品磨成粉末,均勻鋪在鋁箔上,再蓋上一片鋁箔,用壓片機壓平。將壓片放在樣品架上進行數(shù)據(jù)采集。
通過X射線衍射方法對所制備的樣品進行物相表征,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觀察到Co9S8樣品和Ni摻雜的Co9S8樣品的衍射峰都能和標準的Co9S8(PDF#86-2273)的衍射峰很好地對應(yīng)起來。Co9S8樣品和Ni摻雜的Co9S8樣品都不存在其他雜相。由于Ni摻雜量較少以及樣品衍射峰較弱的原因,不能明顯地觀察到Ni摻雜之后衍射峰偏移的現(xiàn)象,我們將通過后續(xù)的表征進一步確認Ni的摻雜。
圖1 Co9S8樣品和Ni摻雜的Co9S8樣品的X射線衍射圖譜
為了進一步確認Ni是否被成功地摻雜到Co9S8晶體中,我們通過X射線光電子能譜對Ni摻雜的Co9S8樣品進行表征,如圖2所示。圖2(a)表示的是Ni摻雜的Co9S8樣品的XPS全譜圖;圖2(b)表示的是Ni 2p高分辨XPS能譜圖。從XPS全譜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樣品中同時含有Co,Ni和S這三種元素,這證實了Ni成功地摻雜到Co9S8樣品中。在圖2(b)的Ni 2p的高分辨率XPS能譜圖中,位于854.43 eV和872.02 eV的兩個不同的結(jié)合能分別對應(yīng)于Ni 2p3/2和Ni 2p1/2的特征結(jié)合能。這兩個特征結(jié)合能都來源于+2價的Ni離子[19]。另外兩個分別位于860.72 eV和877.94 eV的特征結(jié)合能,則是來源于+3價的Ni離子[20-21]。
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對所制備的樣品進行形貌表征,如圖2(c)和圖2(d)所示。圖2(c)表示的是Co9S8樣品,圖2(d)表示的是Ni摻雜的Co9S8樣品。從圖中可以看到,Ni摻雜前后,樣品的形貌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都呈現(xiàn)出明顯的片狀結(jié)構(gòu)。
圖2 Ni摻雜的Co9S8樣品的XPS和SEM圖
通過樣品的線性伏安掃描曲線對樣品的電催化性能進行表征,如圖3(a)所示,在10 mA/cm2的電流密度下,Ni摻雜的Co9S8樣品的析氧過電位是269 mV,遠低于為未摻雜的Co9S8樣品的過電位(380 mV),過電位越低越有利于析氧。Ni摻雜前后的Co9S8樣品具有相近的Tafel斜率,如圖3(b)所示。綜上表明Ni摻雜的Co9S8樣品具有更好的催化析氧能力。為了更好地對比Ni摻雜前后的兩種Co9S8樣品的電催化性能,我們將這兩種樣品的過電位和Tafel斜率的值做成了條形圖,如圖3(c)所示。我們從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Ni摻雜之后的樣品表現(xiàn)出更好的電催化性能。為了更好地探究電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我們表征了Ni摻雜前后的Co9S8樣品的阻抗圖,如圖3(d)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Ni摻雜的Co9S8樣品具有更強的電荷轉(zhuǎn)移能力,從而更有利于電催化析氧過程的進行。同時,Ni的摻雜可能會為Co9S8樣品引入更多的電催化活性位點,從而提高催化析氧性能。
圖3 樣品的電化學(xué)性能圖
采用固相合成及脫嵌還原法制備了Ni-Co9S8;通過X射線衍射譜、X射線光電子能譜、掃描電鏡等手段對制備的樣品進行成分、結(jié)構(gòu)、形貌表征;利用電化學(xué)工作站對樣品的電催化析氧性能進行了對比研究。各種表征方法確認了制備的樣品的確為Ni-Co9S8,制備的Ni摻雜Co9S8呈微納米片層狀。相比于純的Co9S8,Ni元素摻雜后,其電催化析氧性能有了明顯提高。結(jié)果表明,相似元素摻雜是一種改進化合物電催化性能的簡單、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