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鎮(zhèn)東
摘 要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都是教師提出的,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這種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無疑給學生畫了一個圈,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深入開展是一種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工具。讓每一名學生各盡其能,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學會個性化的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
關鍵詞 個性化學習 潛能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面對突如其來的的疫情,國家教育部及各級教育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利用網絡實施課堂教學直播,學生可以隨時質疑,教師可以網絡解答。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方式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研究的。
所謂個性化學習,是通過對特定孩子的全方位評價發(fā)現和解決孩子所存在的學習問題,為孩子度身定制不同于別人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讓孩子有效的學習。每一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有自己獨特的天賦特性、偏好和天生優(yōu)勢,也有不同于別人的弱點。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應該用個性化的方法去適應學習上的要求。
在教學中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深入開展是一種有效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工具。下面我們就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談一談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探究問題。
1教師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注重激勵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探究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都是教師提出的,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者,面對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這種統(tǒng)一的教學目標無疑給學生畫了一個圈,限制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根據大綱要求和教材的特點,教師可以在設定教學目標上充分考慮基礎不同的學生的學習方式,將學習目標分為三基礎性目標、彈性目標。基礎性目標讓所有學生都必須完成的學習目標任務,而彈性目標是各個不同基礎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完成鎖定的學習目標,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潛力。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設計了許多的探究與分享,教師可采取多方面教學手段,如生活視頻片段,精彩瞬間圖片,活動短片等來拓寬課堂教學的空間,創(chuàng)設個性化學習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接受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程教學內容的進一步優(yōu)化,讓不同的學生得到有效的學習動力,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力。例如在學習新課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具有生活氣息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找到問題的答案。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在研究教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用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去學習。
2課堂教學采用多元化的學習評價,尊重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標準,不強求統(tǒng)一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fā)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fā)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闭n堂教學要以尊重學生個性、正視學生差異為基點,著眼于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尋找學生的閃光點,運用對學生多方面激勵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起他們學習內在的積極性。在每一堂課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及時、全面、有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更是評價的主體。教師可運用自我評價、生生評價、小組評價、師生評價等,客觀、全面地評價課堂中的學習活動。教師應學會傾聽,引導學生參與評價,給予學生充分參與評價展示自己的機會。教師只有善于發(fā)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體驗學生的情緒,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敢說、敢議、敢評,形成真正互動的學習。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這是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說的。作為教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激勵學生在與參與探究討論中,發(fā)表不同的意見,提倡學生對文本內容的個性化的解讀。例如在學習新課時,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具有生活氣息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找到問題的答案,此外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學會組織語言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在研究教法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在課堂上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學習。
3通過學科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深入開展
人本主義基本理論認為,學習是以人的自主潛能的發(fā)揮為基礎,以自我主動學習為特征的,這種學習過程是認知、情意和學習者個性協同發(fā)展的過程。學習者對學習方向和目標的自主確定,學習內容和方法自我選擇,這樣的學習才會有好的效果。教師通過學科實踐活動推動學生“個性化學習”深入開展探究,學生各盡其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在學科實踐活動中展示自己。展示自己,這是自我的肯定也是學習積極性高的一種重要表現。教師積極鼓勵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個性化的學習目標。例如在學習初中道德與法治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下冊《節(jié)奏與旋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認識小團體的含義,意義以及在集體利益與小團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沖突時,學會了運用個性化的方式解決問題,思考問題。
教師根據學科實踐內容特點的不同,對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一方面創(chuàng)造課堂學習的情景氛圍,引導學生運用個性化的方式去學習,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多種思維,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另一方面允許和大膽提倡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鼓勵學生的探究欲望,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蘇格拉底)面對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教育,才能燃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李廣,姜英杰.個性化學習的理論建構與特征分析[J].東北師大學報,2005(03).
[2] 皮亞杰.發(fā)生認知論導論[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