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勞動實踐與生活自理能力是當下學校教育亟待重視的課題,我校從學生午休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入手,耐心細致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培養(yǎng)其勞動實踐能力與自理自立生活習慣。
關鍵詞:午休時間;勞動實踐;生活指導;自理自立;習慣養(yǎng)成
3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意見》中指出,學校要“結合學段特點和所在地區(qū)實際,規(guī)劃好勞動教育課程內容”,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研究,提高教育效果”。其實,在過去的幾個學期,我校就依據學校提供午餐午休及晚上放學后的課外延時服務的基礎上,開設了生活指導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了有規(guī)劃的勞動指導、生活指導。尤其是午休期間,是我們對學生進行生活自理基本勞動實踐的一大陣地。
老師如何利用午休時間,有效指導學生的生活自理與勞動實踐呢?作為該活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筆者在實踐指導與組織管理的基礎上,按午休組織的環(huán)節(jié)順序,分享研究所得。
一、 剛到宿舍,教育輔導睡前常規(guī)
“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學生都懂得進宿舍要脫鞋換鞋,上床要脫下外衣外褲,但換下來的鞋子脫下的外衣大多隨便放,甚至是亂扔亂甩。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有序擺放的習慣,學校為每個宿舍購買了鞋架,并對如何擺放整齊做了規(guī)定。有了規(guī)定,還得教育和落實。學生一到宿舍,午休管理老師便按慣例,像唱山歌一樣,扯開喉嚨,帶著輕松愉悅的表情提醒孩子們:“擺放拖鞋要整齊有序啊,第一雙記得從第一個位置開始擺起”“一雙接一雙擺放整齊”“上床后脫下外衣褲記得簡單疊放整齊”……這時候,也有小干部各司其職在監(jiān)督學生的擺鞋置衣,而老師邊提醒,也邊動手對個別學生進行疊衣指導。
二、 學生上床,提醒反饋自理習慣
學生剛上床的時候,宿舍相對安靜了下來,但一時也還沒有辦法入眠,學生習慣性地喜歡再說一說鬧一鬧。老師剛好趁這個時間,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提醒。
(一)教育引導午睡意識
不少小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午睡的習慣,而且太理論性的話語他們也聽不懂。所以隔三岔五,我就會以比較易懂的語言,輕松的語氣跟他們講講午休的重要性:“大家知道有些花兒那么愛美,為什么到了中午卻經常低下頭,好像無精打采的樣子呢?因為它們在午睡。為什么它們也要午睡呢?為了下午開得更美麗……”“剛出生的嬰兒為什么長得那么快呢?因為他總是吃了就睡,一天中幾乎都在睡覺。我們現在不是嬰兒了,不用睡那么多。但一天兩次還是需要的,除了晚上睡覺,中午我們也得睡一覺,這樣我們才能長得更高更帥,大腦得到休息后也才能增長智慧讓我們更聰明……”“上了半天課老師已經很累了,可老師為什么不自己去睡覺而還要來管你們呢?就是希望你們能養(yǎng)成午休的好習慣,希望你們下午能更有精力探究自然奧秘、遨游知識海洋……”“如何才能幫助自己更快地睡著呢?一要蓋好被子,二躺好不要動,三要閉上眼睛……”
(二)總結反饋自理情況
每天的總結反饋對學生的勞動實踐與自理能力的引導具有重要的作用,雖然老師與小干部每天都會進行情況記錄,也會適當公布在墻上,但大多學生不會太去關注。之前我會在午休起床后離開宿舍前來進行現場總結反饋。但要等所有的學生都整理好內務再留下來總結,一來學生比較沒有心思聽,二來對回教室上課的時間有點影響。所以,我將此重要環(huán)節(jié)放在此時進行,學生因為沒有其他事情的壓力,又有相對較安靜的條件,學生可以比較輕松認真地聽講與反思。
總結反饋可以講講剛剛上床前的脫鞋置衣情況,也可以講講昨天一天的內務整理情況。誰的鞋子沒擺好,誰脫下的衣物亂放,誰的被子疊得最好看,誰的床單床鋪最平整,同時還可以適當再說說某個環(huán)節(jié)或技能的方法。以此不斷指導學生的勞動實踐,鼓勵養(yǎng)成自理自立生活習慣。
(三)傾聽勞動生活故事
睡前閱讀是一個好習慣,既能促進閱讀,又有助進入睡眠。為此,學校有統(tǒng)一安排了十分鐘的睡前廣播故事。且故事錄音來源于全校學生,在向全校學生征集午休勞動生活主題故事錄音的基礎上,德育老師再進行選錄編輯,并做片頭片尾,配上輕柔音樂。既給學生展示演講朗誦的平臺,又增長了有聲閱讀見識,又營造安靜放松的睡前氛圍。
三、 睡中巡視,關注個體溫柔引導
廣播故事結束后,學生都會安靜下來,而且大部分學生過幾分鐘后也就慢慢睡著了,但依然會有個別午睡習慣尚未養(yǎng)成的學生還沒睡著,甚至會趁老師沒注意而做小動作講悄悄話等。這個時候,老師不要馬上躺下睡覺,而是應輕輕走動,來回巡視。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關注引導。
(一)溫柔提醒入眠
對一些還沒睡著,且睜著眼甚至做著些小動作,或竊竊私語的同學,進行個體提示與安撫。比如有兩位孩子蒙著被子竊竊私語,我會輕聲但堅定地提醒他們“真正的朋友是互相提醒改正錯誤而不是一起犯錯,等起床后再互訴衷腸好嗎”,說完把他們的床頭朝向錯開。一位孩子偷偷扯著面巾紙在玩,我會悄悄地提醒他“紙巾也是有生命有作用的,要愛護珍惜它們。就像愛護自己的身體一樣,趕快安靜睡覺讓身體得到休息”,說著把面巾紙移到床腳。一位孩子還撲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絲毫沒有睡意的樣子,我會溫柔地引導他“閉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了,睡一覺后開心的事會更開心,不開心的事也會變開心”,說罷親昵地摸摸他的頭。當然,學生不會聽一次勸導就馬上入眠,我們要在廣播結束后至少30分鐘內不斷巡視引導巡撫,幫助其盡快養(yǎng)成午休習慣。
(二)悄悄扶正睡姿
科學的臥姿是右側臥或者仰臥睡姿,正確的睡姿不但有助學生的身體發(fā)育,而且也有助睡眠質量。學校在生活指導課上會對學生進行講解指導,但在實際午睡過程中,仍有不少學生不由自主地換回其他不健康的睡姿。比如整個身體俯臥床上,壓迫心臟;比如雙手枕在頭下,醒后雙手發(fā)僵疼痛;比如一腳屈膝抬起露在被外,無法睡得安穩(wěn)……在巡視過程中,老師可以悄悄地輕輕地挪動調整學生不當的睡姿,養(yǎng)成科學健康的睡覺習慣。
(三)慈愛幫忙蓋被
在表達母愛的許多電視畫面中,我們經??吹礁改笧楹⒆由w被的經典鏡頭。愛生如子,熱愛學生是我們的天職。但愛不是一句空洞的語言,而應體現在具體的行動與細節(jié)中。有些學生會踢被子,有些入睡前就沒蓋好,還有些學生為圖起床后疊被比較快,而不把被子攤開,直接抱著疊好的被子睡。不管是在寒冷的冬天,還是開著空調的夏天,不蓋好被子都很容易導致著涼感冒,久之也會造成四肢受濕氣影響等不利健康的現象。因而在巡視中,我們也要注意幫這些學生蓋好被子。親其師,信其道。學生也會通過這些細節(jié)感受我們的關愛,拉進與我們的距離,聽從我們的午休勸導。
(四)耐心擺正衣裳
雖然老師在前面已經提醒了上床后要疊放好外衣褲,但還有個別學生無法真正落實,或者躺下睡覺后又弄亂了。在巡視的過程中,老師也同時關注這個細節(jié),發(fā)現有的外衣褲沒有按要求擺放好,隨意掛在床欄上,卷在被子下,或者扔在腳丫下,就伸手將其簡單疊好放在枕頭邊。身體力行是最好的榜樣,學生醒來后經常看到老師為其疊放好的衣服,加上平時不斷的提醒教育,也會逐漸改進,養(yǎng)成好習慣。
四、 午睡起床,落實評價內務整理
午休起床后的時間,是整個午休勞動實踐與生活自理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引導,并且在小干部的協(xié)助下,一項一項要求,一個一個學生地落實,同時在評價表上做簡單的評價。
(一)起床快
老師應該關注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起床。有的學生有懶床的壞習慣,如果老師沒有及時提醒,等準備要離開宿舍的時候才發(fā)現,就影響了全宿舍學生回班級的時間。因而起床時間一到,老師嘴上邊提醒學生做好內務,而眼睛應該掃向每一個床位,看到哪個學生還沒起床的,可以讓鄰床的學生叫醒他。老師要盯著學生真正起床并開始整理內務。
(二)被子方
疊好被子是對內務整理的最基本要求,在學校的勞動生活指導課統(tǒng)一教育要求下,絕大部分學生起床后都能疊被子了。但部分學生還存在草草應付的態(tài)度,將被子隨便一卷,對于一年級的個別學生可以寬容,但其他年級的學生就不可放縱。老師要在這個實踐活動中進行落實與評價,春冬季棉被比較厚實,要求至少要橫向對折一次,再縱向對折兩次,以比較方正的造型擺放在床頭中間;夏季是被單較輕薄易疊,中高年級要求盡量能疊出類似豆腐塊的造型。
(三)床單平
疊放好被子后,還要簡單整理一下床鋪。把枕頭放在被子上,面巾紙、睡衣褲放在被子邊,最后要把床單盡量拉平整。在這個過程中注意提醒上鋪的學生要坐著整理,不可站直身體,注意整理活動安全。
(四)拖鞋齊
與午睡前的鞋子擺放一樣,拖鞋換好后要從第一雙第一個位置擺放起,以拖鞋腳后跟對齊鞋架邊緣為準,一雙接一雙擺放整齊。同時提醒學生不要坐在地板上換鞋,不衛(wèi)生又容易著涼,可以坐在小板凳上,或者拿回宿舍放在下鋪床上換。
(五)衣冠正
做好個人內務后,老師組織學生兩兩互相對視檢查儀容儀表,尤其是衣服穿戴是否整齊。頭發(fā)不雜亂,衣領要翻好,扣子扣好扣正,襯衫下擺裝進褲子……
(六)宿舍潔
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是對每學生身處任何地方的統(tǒng)一要求。整理好個人的床鋪后,在排隊整隊的同時,要求宿舍長帶著值日生,檢查宿舍地板,有紙屑雜物要掃進垃圾桶。同時檢查宿舍是否已拉開窗簾,開窗通風。讓學生養(yǎng)成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與開窗通風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重視學生午休生活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養(yǎng)成自理自立的生活習慣,是我校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上述方法的指導教育,我校學生的午休生活習慣,動手勞動實踐,自理自立生活能力等有較明顯的提升。同時,也正促進其他方面的勞動實踐與生活指導的齊步開展。
作者簡介:
劉耀騰,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實驗中學豐澤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