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要:小學六年級是小學生步入初中校門的最后一個階梯,也是夯實初中階段知識體系的基礎的最后一個層次。在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中,兩極分化嚴重這一問題成為困擾英語教師的一個極大的難題,也對整體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師需要在尊重六年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的前提下,組織六年級學生開展深度的分層教學,并在給予六年級學生足夠的指導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廣泛的互助幫扶活動,讓先進生與后進生之間的差異不斷縮小,促進整體教學效率的迅速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兩極分化;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0-0135-01
在任何一個學校里,在任何一個班級中,所有的學生的學習水平都不可能是持平的,肯定會有學習成績突出的佼佼者,也會有學習效果略差的中游生,還會存在一部分學習成績提升難度較大的后進生,這是一種必然的規(guī)律。假如一個班級中的后進生數量過多,那將會對后進生的學習以及日后的人生發(fā)展造成極大的負面制約,同時會對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直至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效率。假如能夠讓后進生的學習效率有效提升,能夠將后進生的學習熱情充分激發(fā)出來,能夠讓后進生獲得足夠的學習助力,那整個班級的學習將呈現一種質的飛躍。對于小學六年級學生來說,讓后進生能夠取得更大進步,讓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更是讓學生享受平等的有效措施。
1.尊重六年級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和世界接觸的機會較少,還沒有被社會上的某些不良風氣感染,所以每一名小學生都是一個天使,淳厚、質樸是小學生所具備的明顯特征;小學生的性格直爽,對某一樣事物的感情會很明顯地表現出來,喜歡就是喜歡,厭惡就是厭惡。小學生之間又存在極大的不同,最直接的就是對于不同學科的喜愛,有的喜歡學習英語,有的卻喜歡其他學科;有的喜歡英語老師,有的喜歡其他老師。作為一名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師,必須對小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有一個明確的把握,并給予小學生足夠的尊重,促使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英語學習隊伍中來。
例如在學習《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的過程中,有的后進生不能將課文流利朗讀,也不能掌握更多的語法知識,但是能夠將單詞正確書寫出來,于是教師就組織單詞訓練活動,讓這部分學生負責評判單詞的書寫正誤;有的學生喜歡朗讀課文,或者喜歡表演,于是教師就指導他們以課堂英語情景劇的方式將問路、指路的情景表演出來;有的學生能力太差,掌握知識難度較高,于是教師就給他們展示了一幅學校周邊的地圖,讓這部分學生以學校為起點,設定一個目的地,然后設計問題,向其他學生發(fā)問,讓他人進行回答……這樣一來,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學習內容,個性和特長也得到了發(fā)展,學習效率提升,兩極分化的現象自然也就得到了遏制。
2.組織六年級學生開展深度的分層教學
六年級英語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采用制定統一的教學內容、設計統一的教學活動、開展統一的課堂教學的方式實施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活動,但是這樣會造成一部分六年級學生不能接受如此難度、如此數量、如此強度的教學,會產生一定的學習疑難。假如這些疑難不能盡快解決,最終這些疑難會逐漸累積,會成為一根根壓倒學生的“稻草”。所以在了解了六年級學生個性特征的基礎上,英語教師需要開展深度的分層教學,讓每一個階層的學生都能夠得到符合自己水平的學習任務,能夠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例如在《Unit 5 How does he do?》教學中,教師就給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了不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水平較差的學生,就要求他們能夠掌握factory worker、scientist、pilot、coach、teacher等表示職業(yè)的名詞,并能夠用He/She is a/an ……來介紹人物的職業(yè);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就要求他們要能夠在掌握前一階層學生知識內容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句型“What does … do?”來詢問對方的mother、father、brother、sister等人的職業(yè);對于學習能力最高的學生,則需要能夠掌握前兩個階層學生學習內容的前提下,還能夠使用“Where does … work?”“How does … go to work?”等句型進行流暢的對話。這樣有了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不同階層的六年級學生都能夠在付出一定努力的前提下獲得一定的學習收獲,品嘗到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效率,縮短優(yōu)差生之間的差距。
3.指導六年級學生參與廣泛的幫扶活動
每一名學生都是班級的一份子,都應當獲得教師的關心與指導、鼓勵和督促。但是畢竟教師只是一個人,還有自己的生活需要考慮,這就會極大牽扯教師的精力,所以在面對整個班級的學生時,在想要指導班級中所有的學生時,就難免力不從心了。于是小學六年級教師可以采用指導學生“結對子”、組建“幫扶小組”的形式開展幫扶互助活動。
例如教師將優(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按照比例進行分配,形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中都包含有數量基本相等的三個階層學生,這樣那些學習較好的學生就可以從單詞的拼讀與書寫、語法與句型的掌握、課文的朗讀節(jié)奏、聽力活動的開展等角度幫助學習較差的學生,這樣指導更加到位,后進生的進步就更加明顯,差距自然大大縮小了。
總而言之,讓小學六年級學生能夠盡享學習英語的樂趣,在英語的天地中愉快地徜徉,讓后進生也能夠盡享學習效率提高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讓六年級的小學生能夠在這個升入初中的關鍵節(jié)點將自己的英語知識體系完整構建起來,將英語知識基礎奠定得更加堅固,為六年級學生日后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
參考文獻:
[1] 朱鳴.如何縮小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中的兩極分化[J].校園英語,2017(6):160-160.
[2] 季光玲.淺談小學英語教學兩極分化現象及改進策略[J].新課程(中),2017(2).
[3] 金丹丹.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中縮小兩極分化的策略[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1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