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討高校設計類課程以網絡平臺為授課途徑的教學模式改革,以《CMF應用與設計》課程為例。從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采取在線理論教學、虛擬實訓項目、真題真做等幾個方面對CMF設計課程進行教學探索和實踐。構思和策劃出一種在線理論與項目實踐的雙軌教學模式。合理的CMF在線式教學、培訓和設計實踐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對于色彩、材料、工藝的高級思維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設計綜合素質,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在線教學 設計學科 CMF設計 教學模式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20)06-0136-0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o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designcourses based on network platform, taking CMF application and design as anexample From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and practice of CMF design course are carried out from oeveral aspects, suchas online theoretical teoching, virtual practical training projects and real teachingimplementation of real questions. Results A dual-track teaching model of onlinetheory and project practice io conceived and planned Reasonable CMF onlineteaching, trai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advanced thinkingability on color,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quality of design, and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of design courses
Keywords:Onlineteaching Discipline CMFdeoign Teachingmode
序言
隨著國際產品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對于產品設計專業(yè)人才進行CMF設計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1]。作為新興的CMF設計對于產品銷售、企業(yè)發(fā)展起著至關的重要作用,由于企業(yè)界在細分領域的研究已經走在了設計教育界的前面,CMF設計人才供不應求,所以亟待設計教育界加緊CMF設計人才的培養(yǎng)。鑒于此,課題組以2020年初國家、學校提倡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為契機,對產品設計專業(yè)的學生進行CMF在線教學,并結合企業(yè)界的研究項目,探索CMF設計人才的培養(yǎng)方法。筆者認為產品設計專業(yè)的本科教育在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中要理論性與實踐性二者并重,同時兼具探索性、創(chuàng)新性,重點關注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如思維方法、設計構思和表現(xiàn)技巧。在日常教學中突破固有思維是首要任務[2],即致力于提高學生在設計中的設計思維、設計分析等綜合設計能力,同時強調教學與科研的融合,重視政產學研用、設計實踐、學術前沿相結合[3]。因此,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一、建設“雙一流”專業(yè)背景的在線式教學意義
本教學實踐源于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產品設計專業(yè)的“雙一流”建設背景,同時以2019-2020年第二學期的春季《CMF應用與設計》課程為契機而展開。課題組著眼于大三的學生為教學對象,主要原因在于大三學生有相對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與設計實踐能力。在產品設計專業(y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網絡信息化授課方式符合未來本科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大趨勢,因此設計學科在線教學也由此產生,即由傳統(tǒng)的“面對面”教學模式轉變?yōu)樵诰€授課,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可重復、傳播性強等特點,自主、靈活地構建理論和實踐學習過程,使師生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豐富的互動,讓課堂內外學習相互促進。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與學分析
因為設計學科專業(yè)理論與實踐并重的特點,所以專業(yè)課程基本都需要“理論+實踐”雙軌制教學模式[4]。其中,理論教學與設計實踐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審視CMF設計課程教學內容,關于色彩(color)、材質(material)、工藝(finishing)、圖案(pattern)的專業(yè)性理論較強,對于初次接觸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特別在設計實踐過程中,對學生的設計基礎、分析能力等有較高要求。每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理論基礎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因此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的講課容易受到空間、時間的制約,難以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行因材施教。任課教師是“教”與“學”環(huán)節(jié)的組織者,學生所處位置比較被動,因此其學習主動性相對弱化,整體教學氛圍還亟待改進。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的主要活動為教師講解,學生聽講,學生外出進行實踐和調研往往受限于課程學時,因此學生對于市場、供應商、工廠、生產線、工藝技術、產品標準、測試手段等了解不夠,導致課程設計任務缺乏針對性,由此形成學生積極性不高。
(二)引入在線實訓課程模式教學
在使用在線教學模式之后,課題組將學習過程規(guī)劃為課前到網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課中在線聽課和網絡培訓及課后參與設計項目三大環(huán)節(jié)。設計教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學科,“實踐”仍然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5]。授課教師將實訓課程融入在線授課,即課題組構建虛擬空間模擬產品生產的“市場一用戶一生產一加工”環(huán)節(jié),分別讓學生以“品牌企業(yè)、設計師、用戶、供營商”等身份進入相關環(huán)節(jié)。這樣的在線課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整個過程模擬實際的CMF設計項目,學生依據(jù)不同的項目自行安排學習計劃和完成相關產品CMF設計的分析流程。每位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負責,并撰寫成實訓課程小論文進行匯報。師生進行在線集體探討,教師針對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指導,將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差異問題分門別類的進行解決。課后復習配以在線PPT、視頻、圖片。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相比,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在于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提高了他們從感性至理性的認識過程,有效合理地拓展了在線授課模式。
二、構建“理論模型+實踐項目”的授課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6]。課題組首先將本課程的教學活動分解成課前、課中、課后三部分,并以書面和討論的方式形成一套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教學綱要,明確了教師與學生雙方的任務,最后以此進行項目化教學與在線教學相促進的教學改革模式。CMF設計的主要內容是在產品的色彩、材料、工藝、圖紋于人的感官要素之間建立一種人與物之間相互尊重的情感認同[1],強調CMF設計要把人的感知、知覺、情緒、感情等過程[7]作為關注核心,重點在于提升用戶的幸福感、快樂感[8]。
(一)構建CMF設計理論模型
本次授課采取與以往設計課程直接講授理論不同,首先在課程之初授課教師以《CMF設計教程》一書為基礎,建構CMF設計的CMFSP理論模型,用以引導學生對于CMF設計概念和作用進行深入辨析,如圖1。將產品的CMF設計的四要素(CMFP色彩、材料、工藝和圖紋)與人體感官(sense)情感(Emotion)交互之間解析為具有著屬性上的層級關系。課題組結合CMF設計所涉及的相關元素及其知識結構基本特征歸納為四個層級:物態(tài)文化、文化符號、功用體驗、情感共鳴。讓學生重點明確CMF設計關注的是消費者的情感體驗,其商業(yè)價值是建立在消費者用戶的占有價值、體驗價值和情感價值之上。同時在課程建設中,結合唐納德·諾曼的《設計心理學》、柳冠中的《設計方法論》的內容讓學生就書中涉及的“設計要考慮用戶的需求和心理”、“設計需要厘清‘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等進行課堂交流,有利于學生更加清楚認識到優(yōu)秀的CMF設計根植于政治、經濟、文化、產業(yè)、競爭對手等信息場和數(shù)據(jù)庫之中。
(二)“真題真做”項目式教學的設計
在設計學科中,設計教育理念的差異化往往直接呈現(xiàn)在設計任務的規(guī)劃上,并通過課程設計實踐貫穿于整個設計教學過程中[9]。在CMF設計課程中,學生在通過企業(yè)在線實訓項目之后,再引入企業(yè)的實際設計項目作為學生課程設計的任務。由于大三學生已經具有相應的設計專業(yè)基礎,因此對于設計項目的解題、構思人手相對容易。同時,企業(yè)負責人通過在線平臺時常與同學們交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CMF設計創(chuàng)新的觸點不是產品的功能、結構和造型設計,更不是產品的新物種發(fā)明,而是在產品功能和造型設計的基礎上。[1]”企業(yè)負責人強調CMF設計創(chuàng)新需關注產品意象,即產品的人性化表情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具體的項目構思中,教師以圖1所示設計理論模型為基礎,指導學生關注用戶與產品交互過程中所形成的審美心理[10]往復的思考過程。對各個環(huán)節(jié)慎密把握,構建一條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從單一思考到綜合考慮的層層推進的設計構思過程;并要求學生在從“理念一構思一設計”過程中融化藝術學、設計學、工程學、社會學等交叉學科知識為背景,融合趨勢研究。例1,學生面對某企業(yè)的電子蒸鍋項目提出“重新正視‘中式生活方式[11]”的CMF設計理念,并通過對定位客戶進行在線問卷調研,雖然足不出戶也很好地積累了數(shù)據(jù)資料,最終確定以生態(tài)美學為主要設計理念,并制訂相關設計策略,如表1。電蒸鍋源自于中國傳統(tǒng)的木蒸籠用品,兼具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元素,優(yōu)秀的CMF設計能夠激發(fā)用戶的緬懷而產生情感共鳴,并且是現(xiàn)代科技視野的產品,能夠讓用戶心理形成時尚之感,如圖2。
三、多元化的課程考核標準
通過線上教學與體驗方式將理論課程與設計實踐結合的授課方式相比較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有助于產品設計專業(yè)的學生形成產品開發(fā)的整體意識,體會產品設計的研發(fā)流程,并進而增強學生的職業(yè)化程度。與此同時,形成豐富而有實踐意義的考評方式。
(一)豐富的考評方式
本次在線教學過程豐富,包括學生團隊協(xié)作、學生角色分工、教師設計理論輔導、企業(yè)培訓與輔助、作品對比、輸出企業(yè)以及對外匯報與展覽等形式,也使課程考評方式也變得豐富。課程通過在線的草圖修改、作品展示、成果階段匯報的方式進行教學過程中的階段考核。首先,同學在線上平臺按照課程計劃進行學生之間考評與自我考評、學習小組互評,其次引入教師評議、企業(yè)審核直至形成最終方案,如圖3。整個過程不僅增加了對不同方案的多角度鑒賞與客觀性評價性,而且培訓了同學們的設計表達和自我展示能力。本研究利用線上平臺對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及自主探究能力進行了一次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嘗試,其中的針對設計思維地實際訓練,對提高學生解決設計問題的綜合素質、推動設計專業(yè)教育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實際價值。
(二)職業(yè)化的考評標準
以線上平臺為基礎,聚焦于企業(yè)的真題真做的實踐教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讓學生在真題真做的實際錘煉中,提高其職業(yè)化程度。在本次CMF設計課程中,所有的設計項目均來自本地企業(yè)的實際需求。課程開始后,首先要求學生按照企業(yè)提供的研發(fā)項目提出設計痛點,進行產品構思;其次,同學們在課程過程中向相關企業(yè)匯報進程并及時獲得反饋信息;課程設計結束后,也要接受來自企業(yè)的最終考評,具體由指導教師與企業(yè)相關的設計主管組成評價團隊,對作品和整體過程進行考核。課題組嘗試從職業(yè)化發(fā)展和項目執(zhí)行效果方面對學生職業(yè)化程度進行綜合考核,有利于采集企業(yè)對產品設計專業(yè)人才的真實需求環(huán)境。課程的最終考核不僅著眼于設計效果層面,而且要求從團隊執(zhí)行.職業(yè)角度、分析能力、設計思維、綜合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職業(yè)化關注于學生設計的職業(yè)化程度;其次,分析和設計是從調研深度、設計策略進行考核;最終,表現(xiàn)、執(zhí)行則是著眼于最終設計效果和對企業(yè)任務的完成度。因此,職業(yè)化和設計專業(yè)化、設計理念等自然成為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9]。
結語
實踐證明,在線教學能夠推動教學模式改革,為設計類課程教學提供了多維度的拓展空間。運用在線教學能夠使學習不再局限于時間、空間的限制,讓網絡課堂更加有針對性、效率更高,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同時也為授課教師實時掌握學生學習狀態(tài)提供了有效手段。傳統(tǒng)教育模式對于語境的忽略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他們所學知識內容的掌握[12]。審視本課的整體設計,課題組以網絡工具為特征的線上教學能夠提供豐富的交互教學方式,并以情境設計方式模擬實訓內容讓學生參與實踐,同時結合真題真做的企業(yè)實際設計項目,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實際設計問題的能力??傊€上教學教程與真實項目結合,為學生呈現(xiàn)全面的交流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設計環(huán)境及生產環(huán)境,能夠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從而達到學習的真正目的。.
基金項目:2019年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院級教改項目;四川省現(xiàn)代設計與文化研究中心課題(MD17E016)。
參考文獻
[1]李亦文,黃明富,劉銳CMF設計救程[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9,11: 2-6
[2]黃燕云基于產品設計教學實踐的大學生刨新思維培養(yǎng)[J]裝飾,2014(7):143-144
[3]支錦亦新生代設計師肩負著推動工業(yè)設計變革發(fā)展的使命[J]設計,2019(20):96-97
[4]杜軍基于文刨產品設計教學實踐的方案構思過程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172-173
[5]時迪,提升實踐在設計專業(yè)教學中效用的方法探究[J]設計,2019(23):81-83
[6]陸寧,李芳字面向產品設計專業(yè)的《人機工程學》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設計,2018(5):66-67
[7]杜軍,支錦亦,董石羽,李然,魏峰基于接心理視角的高速列車內裝設計研究[J]機械設計,2017,34(9):124-128
[8]DesmetP Design for happiuess: fouriugredients for design-ing meaningful activities[J]Proceedings oftheIASDR,2011(31):78
[9]李洋產品設計專業(yè)真題真做實踐教學探索[J]裝飾,2016(12):096-097
[10]王琛,杜軍,任淑靜基于審美心理的阿爾瓦阿爾托家具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7(16):16-20
[11]張銘,段凱風,高紫薇從“規(guī)劃產品”到“規(guī)劃生活”AWE產品創(chuàng)新策略解析[J]設計,2019(8):150-155
[12]James PaulGee:“Decontextualized Language:A Problem,Nota Solution”,InternationalMultilingualResearchjourna18, no.1(20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