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平
(云南圣約翰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云南 昆明 650024)
作者簡介: 陳羽平(1979年-),男,漢族,云南昆明人,本科,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呼吸內(nèi)科無創(chuàng)輔助通氣,霧化治療,纖維支氣管鏡鏡下診治
在臨床中,COPD十分普遍,在其病情有所發(fā)展后,部分患者會并發(fā)IPF,如果沒有立即進行控制,極有可能進展成肺功能衰竭。乙酰半胱氨酸能夠抗氧化,對黏液進行溶解,其對COPD并發(fā)IPF具有相應的治療效果。同時,半胱氨酸的一種衍生物(即為福多司坦)所具有的效果更為明顯。但是,現(xiàn)階段,依舊缺少有關(guān)二者的對照分析與研究[1]。文章抽選我院的72例患者,現(xiàn)將實際情況介紹如下。
納入2017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COPD并發(fā)IPF病例,36例僅接受乙酰半胱氨酸為A組,36例接受福多司坦為B組。A組性別:男23例、女13例;年齡36~77歲,平均(56.11±10.37)歲。 B 組 性 別: 男21 例、 女15 例; 年 齡37~78歲,平均(57.90±11.00)歲。2組患者的各項基礎(chǔ)資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可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A組:對患者施予乙酰半胱氨酸泡騰片,進行口服,單次0.6 g,每日三次,共進行六個月的治療。
B組:對患者施予福多司坦顆粒,進行口服,單次0.4 g,每日三次,共進行六個月的治療。
評估對比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其治療療效:顯效:咳嗽總頻率每日低于10次,肺部Vrlcro啰音基本上全部消退;有效:咳嗽總頻率每日10次~20次,在活動結(jié)束后,發(fā)生微微氣促,處于深呼吸的狀態(tài)下,具有肺部Vrlcro啰音;無效:各項指標都沒有得到顯著性地改善。
在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一律以SPSS 19.0這一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2組患者治療后的治療療效情況一律用[n(%)]表示,選擇x2進行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相反則無意義。
在治療后,B組治療療效對比A組更高,具有十分顯著性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2組治療療效(n,%)
COPD指的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十分普遍的疾病,在病情有所進展后,會發(fā)生氣道結(jié)構(gòu)重塑、間質(zhì)改變等方面的問題,使得患者并發(fā)IPF。IPF是不可逆的,患者會發(fā)生十分嚴重的肺功能受損,最后,由于呼吸衰竭而發(fā)生死亡?,F(xiàn)階段,臨床中對COPD并發(fā)IPF患者進行治療,依舊沒有更為成熟的方式。有研究人員指出了,乙酰半胱氨酸在進入到機體后,會十分快速地脫去乙?;?,變換成半胱氨酸,后者是一種還原型谷胱甘肽的前體,能夠補足細胞中所具有的還原型谷胱甘肽水平,以提升細胞本身的抗氧化功能[2-3]。而福多司坦是具有一定程度黏液活性的一種L-半胱氨酸衍生物,能夠?qū)粑郎掀け瓲罴毎l(fā)生的過度增生進行抑制,對各個纖維化組織進行更為良好地解聚,并抑制黏液的過量分泌,最終,去除出痰液,讓呼吸道更為暢通。
綜上,乙酰半胱氨酸對比福多司坦而言對于COPD并發(fā)IPF患者而言,能夠保障其治療效果,建議臨床推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