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越
摘 要:當代的網絡課程的主要使用者就是大學生,在如今線上技術的發(fā)展的潮流趨勢下,對于網絡課程使用的研究越來越多。本文以銅陵學院本科生為例,利用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網絡課程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在了解到了大學生對于網絡課程的看法、學習需求以及網絡課程的使用遇到的問題等方面之后,對銅陵學院之后大學生使用網絡課程提出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課程;問卷調查;銅陵學院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0.024
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 研究背景
現(xiàn)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逐漸的成熟以及快速的傳播下,傳統(tǒng)的面授教育以及難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這個時代已經被信息全球化和網絡全球化所逐漸的取代,隨之產生的就是網絡課程的大規(guī)模應用。在2001年,有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最先提出了開放以及共享的課程建設理念迅速的被全世界的高校和教育機構認同,自此,網絡課程逐漸進入了人們的失業(yè)當中,現(xiàn)在,網絡課程已經成為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
1.2 研究意義
雖然近年來網絡課程不斷發(fā)展并且日益成熟,相比于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拓寬了大學生的學習渠道,也豐富了教學資源,但是目前來看,網絡課程的使用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補充問題)研究這些問題可以使得網絡課程更好的被我們所利用,為今后的學習鋪上更好的臺階。
2 大學生網絡課程使用情況調查研究
2.1 調查研究的設計和實施
2.1.1 調查的目的
本文是利用銅陵學院的大學生為主體,通過調查問卷方式對大學生進行調查。其中包括大學生對于網絡課程的了解情況、對網絡課程的看法、對網絡課程的使用建議等方面,從而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在使用網絡課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網絡課程在使用和建設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2.1.2 問卷的設計
本文的調查問卷一共由20個問題組成,其中有單選題、多選題、開放題。涉及到學生對網絡課程的了解程度、對網絡課程的看法、評價、建議等方面。
2.1.3 問卷的調查與收集
本問卷通過問卷星網上調查的方式對銅陵學院大一到大四的學生進行調查,其中共有1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到了有效的問卷一共153份,有效率為85%。
2.2 調查結果
2.2.1 對網絡課程的了解程度
如今雖然在信息技術已經很發(fā)達的情況下,但是還有一部分的同學對于網絡課程并不是很了解,有15.03%的同學對于慕課這樣的網絡課程不是很了解,只有一半左右的同學對于慕課這樣的網絡課程有所體驗,反之就是將近一半的學生沒有體驗過。
2.2.2 對網絡課程的使用習慣
根據調查可以看出,有18.95%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和面授課程的學習效率差不多,37.25%的學生認為網絡課程的學習會降低學習效率,也就是超過一半的同學會認為網絡課程還不如面授課程。而且在專注度調查上面,有至少60%的同學覺得網絡課程的聽課專注度不高,注意力集中不了也是導致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更有數(shù)據顯示網絡課程下課之后,同學們對于復習的時間多數(shù)都在兩天之后,甚至是不復習。
2.2.3 對網絡課程使用看法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于網絡的課程的使用目的多數(shù)停留在專業(yè)必修課上,也就是大多數(shù)不是自己要求自己去主動學習的,只有將近40%的學生是用來自己學習考證,或者培養(yǎng)自己大的興趣來的。而且據調查,超過六成的學生是希望學校能夠將網絡課程和面授課程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單一的授課方式并沒有那么的受歡迎。
2.2.4 對網絡課程的未來看法
雖然現(xiàn)在網絡課程的授課方式很火,但是當代的大學生并不認為以后網絡課程能夠取代面授課程,而是在今后的發(fā)展道路過程中,網絡課程將不斷擴大的同時也將與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相結合。未來,大學生認為網絡課程的優(yōu)勢就在于人們在不懂的地方可以隨時隨地的去聆聽,不斷的學習,而這點正是傳統(tǒng)的授課所缺乏的。當然有著便利的同時,大對數(shù)的同學也覺得利用手機和電腦進行學習會導致人們的注意力分散,很容易分心這也是網絡課程今后的弊端所在。
2.2.5 對網絡課程的使用建議
據調查,有45%的學生希望能在網絡課程的使用過程當中能夠參與課堂的討論。而不只是一味的聽,并且有一部分學生希望老師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能夠及時的反饋作業(yè)的情況。再者,接近50%的學生希望網絡課程帶給他們的最好是課程的拓展知識,因為很多知識在課堂上是難以學到的。
3 大學生網絡課程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3.1 了解程度不夠,缺乏興趣
通過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同學對于當下的網絡課程并不是很了解,對于慕課這樣的網絡授課平臺更是都沒有聽過,也就是側面展現(xiàn)了一部分同學當下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新的授課方式缺乏相應的興趣,以致才不去了解新的授課方式。
3.2 學習效率不高,成效不足
我們可以看出很多同學都認為網絡課程還不如面授課程,因為在網上上課的時候專注度不高,注意力難以集中,導致學習效率的下降,而且利用手機和電腦進行網絡上課容易使得學生分心,被游戲、視頻等吸引掉注意力。
3.3 學習目的不明確,觀念不對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來,大多數(shù)的學生對于網絡課程的使用都僅僅停留在專業(yè)課上的學習,沒有自己明確的目的去學,雖然網絡課程的學習,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可以學到相應的知識,但是通過另外一個調查數(shù)據看出,一些同學并沒有即時的去復習,甚至是沒有復習,學習的觀念還停留只有課程上的學習就夠了,并沒有去拓展了課堂之外的學習,沒有把網絡課程上的學習放在一個重視的位置上。
3.4 網絡課程的反饋不好,缺乏交流
根據調查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希望能夠參與到網絡課程的討論當中,這就表明了現(xiàn)在的網絡課程使用中,老師缺乏和學生的交流,據了解,現(xiàn)在很多課是錄播課不是直播課,這就使得師生難以交流,在學習當中遇到問題也不能即時得到解決。而且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課堂上的知識多數(shù)僅限于課本上,沒有拓展到課外,難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得學生對于網絡課程的反饋并不是很好。
4 對于網絡課程使用過程問題的解決措施
4.1 拓寬了解渠道,開拓創(chuàng)新吸引眼球
對于學生不了解網絡課程的情況,可能是由于現(xiàn)在大學生對于網絡課程的了解渠道太少,只能通過老師或者學校的感知才能了解幕課這樣的平臺,自己又缺乏興趣去了解,我覺得可以增加一些渠道,比如QQ微信推送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或者把授課平臺做的能夠更加吸引學生去學習,這樣可以讓更多學生去了解、去學習。
4.2 增加監(jiān)督機制,提高授課要求
對于學生上網絡課程效率不高自己容易分心的問題,可能是由于網絡課程缺乏相應的監(jiān)督,每個人的學習可能并沒有受到約束,全憑自覺學習,筆者覺得可以在后臺增加監(jiān)督的機制,或者在學習網課的同時禁止切換頁面,否則不能算作時長,可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玩游戲看視頻這樣的分心之舉,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習效率。
4.3 正確引導學生,改正學生觀念
對于學生對網絡課程學習目的不明確以及對待觀念不對的問題上,需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使得學生了解網課不僅僅是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也有利于以后的考取證書、考研等,并且學習過后需要即時的復習,這些可以通過定時要求回放,或者整理相應重點內容視頻督促學生繼續(xù)學習,一定程度上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學習。
4.4 增加直播課程,重視師生交流
對于學生反饋不好的問題,可以多增加網絡的直播課程,使得在課堂當中能夠即時的反饋學生的問題,讓老師及時的解決,另外就是也可以在課堂上多增加一些課外相關的知識傳授,增加學生的興趣,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
5 結論
如今,網絡課程的學習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途徑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大學生對于學習的要求不斷提高,僅僅靠面授課程難以獲得足夠的知識,大學生應該轉變自己的學習觀念,主動了解網絡課程的平臺、方式等,增加自己的興趣,通過網絡課程的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擴大知識貯備,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明確了網絡課程在使用過程中的問題,才能夠更好的去提出解決方案,更好的開展網絡課程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夏玲玉.國內大學生對視頻公開課的應用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4.
[2]王思思.國內外網絡視頻公開課在我國的需求和應用情況調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董晶.MOOC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高等教育的影響[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
[4]劉敏斯.基于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績效評價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1.
[5]張麗霞,郭秀敏.影響虛擬課堂學習參與度的因素與提高策略[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2,(06).
[6]褚冠鵬.網絡教學平臺應用成效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2.
[7]張東梅.網絡學習中的動機策略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4.
[8]Tom Caswell, Shelley Henson, Marion Jensen, et al.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 Enabling universaleducation[J].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20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