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旭 羅遠廉 陳延芳 李宗晏 莫祖萍 黃嫻 蘇振敏 沈克秀 歐丹陽
(北海市中醫(yī)醫(yī)院 廣西 北海 536000)
外傷后肢體的腫痛是傷后早期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局部腫痛及功能障礙。尤其是四肢骨折,腫脹會影響局部血運,甚至發(fā)生張力性水泡和骨筋膜室綜合征,影響手術、延長病程,不僅增加了患者痛苦,而且加重了患者經(jīng)濟負擔。目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已成為我國醫(yī)學護理界的一大重要特色,如中藥外敷、冰袋冷敷等,但療效不一[1]。對外傷后肢體腫痛,我科于院前應用自制雙柏膏及冰敷,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1)有明確外傷史并致四肢腫脹;(2)傷后未接受過任何治療;(3)于急診科診治或出診接回并入住本院骨科的患者。
剔除標準:(1)骨折合并顱腦損傷或其他臟器損傷者;(2)開放性骨折或皮膚破損患者;⑶有認知障礙、不能配合的患者;(4)妊娠及哺乳期婦女;(5)對雙柏膏過敏者。
選取2017 年3 月—2019 年4 月北海市中醫(yī)醫(yī)院急診院前急救及科內(nèi)診治的80 例急性軟組織損傷及四肢骨折,外傷后肢體腫脹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 例。觀察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齡47.2 歲。上肢傷12 例,下肢傷28 例;對照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平均年齡47.1 歲。上肢傷11 例,下肢傷29 例。兩組性別、年齡、診斷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在出診過程中或急診科診療時對受傷患者做好評估,了解患者診斷、病情、心理狀態(tài)和耐受程度。予雙柏膏均勻平攤于紗布上(厚度約為3 ~5mm),再覆蓋1 層紗布后外敷患處,并用一次性保鮮膜封包,繃帶固定后將套上布罩的冰袋置于雙柏膏上,每20 ~30min 觀察并更換冰袋位置1 次。對照組患者在住院后采取雙柏膏+冰敷,方法同上。
1.4.1 測量方法
用同一軟尺測量患肢腫脹最明顯處的肢體的周徑,并在測量點做好標記,以便下次測量。每次測量3 次,取所有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做好記錄,并以上述方法測量健側對稱部位作對比。
1.4.2 腫脹、疼痛分級
a.腫脹分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正常(O分):無腫脹;輕度(2 分):較正常皮膚腫脹,但皮紋存在;中度(4 分):皮膚腫脹伴皮紋消失,但無水泡;重度(6 分):出現(xiàn)張力性水泡。
b.疼痛:采用視覺模擬法(VAS)評分,對應的分數(shù)為0 分~10 分之間,分值越大疼痛越厲害。0 分,無痛;1 ~3 分,輕度疼痛,不影響工作、生活;4 ~6 分,中度疼痛,影響工作,不影響生活;7 ~10 分,重度疼痛,疼痛劇烈,影響工作及生活。
1.4.3 腫脹消退程度參照《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
顯效:腫脹程度明顯減輕,出現(xiàn)皮紋,標尺法治療后肢體差值<0.3cm;有效:腫脹程度減輕,標尺法治療后肢體差值<0.3cm ~1cm;無效:腫脹程度無明顯減輕,標尺法治療后肢體差值>1cm。住院后24h及48h觀察記錄局部腫脹情況。腫脹值(肢體差值)= 患側周徑-健側周徑?;颊咧委熆傆行?(有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
應用SPSS17.0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率的比較,以P <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干預后24h、48h 患肢腫脹程度的對比
表2 兩組干預后24h、48h 患肢疼痛程度的對比
西醫(yī)理論認為,人體受外傷后,組織缺氧,能量代謝發(fā)生障礙,血管壁上的軸合劑受破壞,以致完整密封的血管變得千瘡百孔,滲液、漏血,續(xù)而導致水腫。臨床上常以冰敷、脫水等治療,但療效一般,不良反應較多。
中醫(yī)學認為,創(chuàng)傷后經(jīng)脈受損,氣血失調(diào),血離經(jīng)脈,聚于局部。不通,則瘀為本,“血有形,病故腫”,形成腫脹之象。臨床上以運氣行血、化瘀消腫止痛為治療原則 。
早期冰敷可通過低于人體溫度的物理因子來刺激機體,降低人體溫度,實現(xiàn)局部止痛、止血,并可減輕炎癥性水腫,以及血液滲出[2]。
我院自制雙柏膏的主要成分為黃柏、側柏葉、大黃、澤蘭、桃仁、紅花、梔子、白芷、薄荷。其中側柏葉、大黃經(jīng)現(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跌打損傷外用首選良藥[3],側柏葉可收斂,能涼血止血;大黃祛瘀血,“推陳致新”;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對腫痛效果甚佳;澤蘭祛瘀散滯以通利經(jīng)脈。諸藥合用具有止血涼血、消腫、通利經(jīng)絡、散瘀解毒之效[4]。
外傷后,早期腫脹變化較大,且傷后1 ~2d 腫脹達高峰期,甚至出現(xiàn)張力性水泡,特別合并骨折患者,甚至會影響手術治療[5]。早期盡早采用冷療等方法,且處理越早越好[6]。
從表1、表2 中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早期干預避免肢體進行性腫脹的加重,減輕疼痛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采取院前即于進行早期干預,減少了腫脹的進一步形成。而雙柏膏冰敷結合了冰敷的物理消腫作用及中藥膏劑止血散瘀的藥理效應,有效減輕創(chuàng)傷部位的腫脹、疼痛??s短了腫脹的消退時間,進而從根本上縮短患者住院治療時間,降低治療費用,同時操作簡便,無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