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戰(zhàn)兵
【摘? 要】思想政治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自身教學理念滯后或教學方法單一,就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造成教學理論與實踐生活相脫節(jié)。同時,由于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促使生活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而如何將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與生活化教學模式相結合,得到越來越多從業(yè)人員的關注及重視。因此,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為切入點,分析其現(xiàn)狀,進一步提出具體的教學措施,希望以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教學措施
自進入21世紀以來,在社會經濟穩(wěn)健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水平日趨成熟,社會對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及標準。由于傳統(tǒng)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模式早已無法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促使生活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與西方教育家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論相吻合,明確要求教師向學生提供實踐性強的教學成長情境。同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與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模式相背離,著重強調教師只有關注生活教學課堂,才能大大提高教學課堂活力及教學有效性。即便生活化教學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教學模式的健全程度遠遠不足,亟待深入探索及完善。鑒于此,本文針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如何回歸學生生活世界”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回歸學生生活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推動教學改革。與其他課程相比,思想政治課程自身邏輯性及理論性較強,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量及學習難度,一旦教學課堂過于枯燥乏味就無法調動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目前我國高中階段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模塊過于單一,與學生具體生活距離較遠,致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產生錯誤的理解。同時,即便高中思想教材編寫時引進了相應的生活案例,但是那些生活案例過于陳舊,不能適應當前教學的要求,而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與具體生活相聯(lián)系,可以有效活躍思想政治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及積極性。
第二,增強實踐能力。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大多數(shù)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過于關注學生考試成績,尤其是日常教學期間主張學生死記硬背各種理論知識。一旦理論知識邏輯性較強則造成學生記憶效果大打折扣,直接影響到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效果,甚至可能制約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而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流程,幫助學生通過實際案例理解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教學效果,大大增強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應用于具體實踐的能力。
第三,實現(xiàn)教學目標。由于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促使高中階段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目標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明確要求學生以全面掌握思想政治基礎理論知識為前提條件,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各種學習能力及情感態(tài)度,促使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及實踐雙重層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時,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幫助學生以自身生活經驗為出發(fā)點,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盡可能在理解期間升華自身情感,促使思想政治教學三維目標共同發(fā)展及相互影響,真正意義上做到知行合一及寓教于樂。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
第一,教學目標問題。即便新課程改革政策得到大力實施,極大程度上普及了生活化教學方法及手段,但是仍然部分教師無法將生活化教學與具體教學過程相結合,尤其是具體教學期間無法立足于學生學習能力及實踐經驗,難以全方位分析學生個人特點,致使學生學習過程與實際生活相脫離,以至于形成過于“假大空”的教學目標。同時,部分教師一味地追求片面的應試教學目標,其教學目標內容普遍存在方向大且水平高的問題,造成政治課堂淪為知識灌輸及道理強塞的前沿陣地,反而忽略了學生實際生活的現(xiàn)實性及平民性。
第二,教學方法問題。為了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目標,大多數(shù)地區(qū)教師逐一開展生活化情境教學,但是具體教學期間僅僅停留在灌輸階段,略好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理論知識的灌輸,無法保證總體教學效果。同時,情境教學法主張教師遵循自身理解融合教學知識及教學情境,難以綜合考慮教學雙方間想象力、感知力及認知層面的差異性,存在激化教學雙方矛盾的可能性,無法引發(fā)學生情感層面的共鳴,甚至可能造成學生喪失自身感悟力及想象力。此外,情景教學法難以協(xié)助學生自我構建自身已有水平及全新理論知識,無法形成全新的知識體系。
第三,教學評價問題。新課程改革主張思想政治學科與具體生活間相互貼合,方可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學生活化的目標,但是無法擺脫高考的影響。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學生均格外關注高考成績,導致思想政治學習不得不淪為考核指標,導致思想政治教學評價僅僅停留于評估學生如實掌握多少政治方面的理論知識。同時,以知識掌握程度為評價導向的體系完全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回歸學生生活的要點分析
第一,轉變教學理念。由于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原因,客觀上要求相關教師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導教學活動的作用,重視更新自身教學理念,不得影響總體教學進度及教學效果。同時,將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扭轉教師原有的錯誤認知,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深入研究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內容。例如,以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投資理財?shù)倪x擇”為例,教師不得強行向學生灌輸各種理財知識,必須及時更換教學方式,設置討論議題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論知識,重點突出課程的生活性及實用性。
第二,豐富教學內容。目前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普遍存在過于依賴教學材料進行授課的問題,一旦教學材料內容過于滯后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工作原則,將生活化教學模式視為思想政治教材內容的補充途徑,盡可能于教學課堂中引進各種生活案例,拉近學生與教學材料的距離,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達到豐富教學內容的目標。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通讀全文后,適當引入日常生活片段,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提出“高中生如何合理支配生活費或零花錢”等討論問題,鼓勵學生廣泛參與討論環(huán)節(jié)。
第三,融入生活環(huán)節(jié)。通常,課程教學可分為教學評價、課后鞏固、課堂教學及課堂導入等環(huán)節(jié),尤其是課堂導入,是最為基礎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其導入效果直接決定了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材料及教學任務,將前期導入環(huán)節(jié)與生活化教學模式相結合,盡量以學生身邊的具體案例為切入點予以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鼓勵學生立足于自身生活經驗進行主動學習。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影響價格的因素”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具體教材,給學生布置與具體生活相關的實踐任務,即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分別進入商場、超市及小商店等場所購買同一規(guī)格同一品牌同一款飲料,待完成實踐任務后提出“為什么同一品牌飲料在不同場所的價格不同”等討論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影響飲料的價格因素是什么?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通過本文探究,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課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其教學水平高低直接決定了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同時,思想政治課中哲學、文化、經濟及政治等教學內容往往以具體生活為載體,說明思想政治的教學內容與具體生活聯(lián)系密切。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必須秉持實事求是的教學原則,擺脫以往教學模式課堂至上、教材至上及教師至上的局限,主動迎合新課程改革中教學回歸生活的要求,促使課堂教學與具體生活相結合,引導學生正視生活,全方位剖析生活現(xiàn)象及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德元.高中思想政治實行生活化教學的模式探討[J].學周刊,2019(32).
[2]李琳.高中政治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J].甘肅教育,2019(17).
[3]孫思敏,楊小霞.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生活化”[J].才智,2019(17).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