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衛(wèi)
【摘要】傳道解惑、研究方法是教師的常規(guī)教學工作,教師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幫助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讓其提高學習技能,讓其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各方面的能力得以加強。這樣,我們的教學質(zhì)量才能得到穩(wěn)步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方法指導
教學是教學相長的活動。教師要能教有成效,學生也要所學得法。英語教學講究方法, 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十分必要。方法得當,事半功倍。這也是教學質(zhì)量能夠提高的有力保障。為此,教師必須做到“五個堅持”。
一、堅持“教”以“學”為先,既要研“教”更要導“學”
古人云: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謂的“道”,說的就是方法。英語教學也不例外,脫離方法教學,事倍功半。教師授課時,合理引導、科學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比“滿堂灌”、面面俱到更有成效。包辦代替式教學只會讓學生機械學習,缺乏學習能力、解題技能。師者要讓學生從“學會”轉變?yōu)椤皶W”。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二、堅持學習方法的指導與學生的實際相結合
教無定法,學無定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這“材”指的就是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對于難以學習的素材,面對基礎單薄的學生,教師更應為學生“度身訂造”學習方法,切莫千篇一律,死搬硬套。這樣才能更好發(fā)揮學生個性,才能收到預期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嚴謹設計教法,給學生指出切合其實際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學不規(guī)則動詞hit,eat,come,hear,meet等時,我通過學生練習訓練,引導他們掌握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過去分詞的變化與記憶規(guī)律。最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歸納出了這類動詞的變化規(guī)律有五種類型。它們分別是:AAA型(如cut-cut-cut),AAB型(如beat-beat-beaten),
ABA型(如become-became-become),ABB型(如lend-lent-lent),ABC型(如know-knew-known)。如此,學生更高效地掌握規(guī)律,更有效地記憶知識。
三、堅持結合學生非智力因素,給學生指出學習方法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指出:“學生擁有廣泛的學習興趣 ,但缺乏堅強的意志,他們往往只憑感覺對待學習,時間長了,會導致對學習失去信心?!鼻榫w方面更是變化無常,情緒高漲時,他們學習到深夜;一旦情緒低落,他們就什么都不想學了。為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的教育,更要關心他們,及時給予他們學習方法指導,讓其樹立信心,令他們“親其師,信其道”,同時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培養(yǎng)他們樂于上進的學習精神。教師要運用激勵手段,讓學生充滿自信,獲得成功。這樣,學生會更加喜歡英語學習。學生對知識有渴求,教師才能更好傳授學習方法, 英語教學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根據(jù)學生以上的學習需要,我在初三級英語中考總復習教學中,向?qū)W生提出了三個要求,即讓學生知曉以下三個問題:what to learn(學什么),when to learn(何時學),how to learn(怎樣學)。這樣一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就會不難全面認識問題并能制定出合理的復習計劃。他們也會對整個備考復習過程所需要學習的知識、時間的安排及方法的采用都心中有數(shù)。最終,他們都能輕松應對考試而且成竹在胸。
四、堅持方法指導與能力培養(yǎng)同步進行
能力有多種多樣,但學習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尤為重要,這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就會如虎添翼。例如,教師講解句型“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某人花……時間做某事)的用法,能力差的學生即使死記硬背了這個句型,他們也仍然不會熟練運用,或者稍有變換就無所適從了。
有這樣一道習題:
How long did it _____ you to walk to the cinema ?
A.take ? ?B.cost ? ?C.spend ? ?D.pay
有些學生就找不出此題答案該選A,而那些能力強的學生不僅記住了這個句型,還能聯(lián)想到另外幾個表示“某人花……時間做某事”“某人花……錢買某物”的句型。能力和方法是相輔相成,互為作用的。能力是方法的運用的前提,而科學的方法又是能力提升的保障。
五、堅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與自學方法
英語教學中,教師常體會到學生普遍缺乏學習習慣與學習計劃。要么學習根本無預習,要么就是不重視課后總結,輕視復習。課堂上,教師講授知識時,他們只是被動學習,難以掌握,更談不上學習效果。為此,教師要在講授新課時對學生加強學習預習指導并讓其形成習慣,掌握自學技能。學生在“第二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對學生課外閱讀等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及交際會話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學習方法講演及交流。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了,有利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提高,有利他們接受教師的指導,有利課堂教學協(xié)調(diào)進行,教學效果定能顯著提高。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始終重視學生自學習慣與自學方法的指導。
由于注重英語教學中的方法指導,一直以來,我所教學的英語班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濃郁,信心倍增,學習能力明顯增強,學生大面積提高了學習成績。在2019年市組織的統(tǒng)一檢測考試中,我所任教的八年級英語科成績優(yōu)秀生(96分以上)達到20多人,優(yōu)秀率名列全級前茅,教學效果顯著,學生成績大增,教學成績得到了同科組教師的一致好評以及學校及上級部門的表揚、肯定。
誠然,教學是藝術,講究科學與方法,研究教與學都十分必要。教有成效,教師必須懂得啟發(fā)學生思維,點撥學習方法,且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能給學生真才實學,也就是說,教學相長,和諧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