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玲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積極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但現(xiàn)階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尚有不足,教師對師生互動缺乏認知,缺乏科學的互動目標,在互動過程中方式單一等等,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互動成效。因此,在師生互動過程中亟待采取科學的解決策略,綜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 師生互動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中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教師缺乏對學生的合理定位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明顯缺乏對自己教學地位以及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精準合理定位。在部分教師看來,他們?nèi)匀粚儆诮虒W主體的地位,學生則屬于被動接受的客體地位。受此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是不平等的。體現(xiàn)在課程教學中,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關注和重視,也沒有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習慣以及興趣需求來調(diào)整教學方案,仍然自顧自地開展教學工作。同時,教師缺乏對學生不同學習個性以及不同學習狀況的了解與把握,在課堂教學中存在較大的盲目性。
2.師生互動缺乏精準的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科學的師生互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依托于師生互動,教師能明確教學目標,同時也能理清教學方向以及教學重點。但現(xiàn)階段,部分教師雖然已經(jīng)認識到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也嘗試采用了深入多元的互動方式,但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缺乏清晰準確的互動目標,這就使得師生互動多停留在表面上,很難真正提升互動成效。比如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題的方式,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并沒有結(jié)合學生差異化的認知需求以及學習情況,只是盲目地提問。部分“學困生”本來自信心就不足,當面對難度較大的問題時,極容易出現(xiàn)回答不上來,自信心更受打擊。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明確互動目標,以此來提升整體的互動成效。
3.師生互動方式簡單單一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良好的師生互動,能充分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也能整體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積極性?,F(xiàn)階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方式相對簡單。如教師結(jié)合語文課程內(nèi)容,讓班級內(nèi)的所有學生齊聲回答問題,或者齊聲朗讀教師指示的句子或者段落;又如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能通過點名的方式來同單個學生進行互動。這樣的方式難稱互動,學生毫無存在感,難以提起學習積極性??茖W有效的生生互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能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因此,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quán),不斷強化生生互動的整體成效與質(zhì)量。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問題的解決策略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的師生互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應該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不斷提升師生互動的整體成效與質(zhì)量。
1.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才是主體,學生也只有經(jīng)過認真細致地思考和探索,才能積極跟隨教師的引導,積極發(fā)散思維,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斷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積極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覺主動地思考。
比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思考。比如“周瑜是如何刁難諸葛亮的?”“諸葛亮如何接近水寨?”“諸葛亮完成借箭后是怎么做的?”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回歸課文來尋求答案,當學生探索完成后,教師便可以以問題為指引來同學生深入互動。
2.創(chuàng)設多元化教學情境,明確師生互動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巧妙創(chuàng)設科學多元的教學情境,充分明確師生互動的目標,充分把握師生互動的原則和方法,深入全面開展師生互動。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巧妙地創(chuàng)設不同的教學情境,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在同學生互動前,教師應該明確互動的目標,如“通過互動學生可以學得什么?”“通過互動學生的思維能否得到發(fā)散”等等。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現(xiàn)課文內(nèi)容,以形象直觀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同時還應該在互動過程中實現(xiàn)有效交際。
3.營造和諧師生關系,積極開展生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積極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正向引導和鼓勵的方式,及時贊揚學生。比如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無論正確與否,教師都應該給予肯定。教師可以借助于肢體語言實現(xiàn)與學生的互動,如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采用手勢來邀請學生回答。當學生回答完成后,給予一個大大的“點贊”手勢。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既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質(zhì)量。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教師應該明確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運用科學的解決策略,提升師生互動工作的整體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鄭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中華少年》2017年第34期。
[2] 彭珊珊《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新課程(小學)》2017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