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中年級階段有著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在這一階段,學生開始接受系統(tǒng)、規(guī)范的作文訓練。文章以小學語文新課標為指導理念,遵循小學中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jié)合作文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寫作素材積累、寫作練筆指導、寫作評改拔高三方面,層層遞進地探討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多元訓練方法,以期提高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訓練有效性。
關(guān)鍵詞:中年級作文;多元方法;作文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11-11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12-0032-02
學生作文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情感、反映生活的過程,是一種語言和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低段寫話、中段習作的寫作目標,可以看出小學生從中年級開始就要進行作文訓練。同時,作文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nèi)容,中年級作文訓練在小學階段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對中年級學生作文進行多元訓練,培養(yǎng)學生作文興趣,提升學生作文水平,對開展小學作文教學工作有重要意義。本文聚焦中年級作文訓練問題,將作文教學目標進行細分,從寫作素材、寫作練筆、寫作評改詳細探討作文多元訓練方法,以期為中年級學生作文訓練帶來啟示。
一、寫什么:作文素材積累
中年級學生從低段的看圖寫話過渡到作文訓練,一下子很難確定自己要寫什么,在寫作時無話可寫、無話可說。為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作文中有話可寫,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閱讀,積累美言美句,關(guān)注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
(一)聯(lián)系閱讀,積累美言美句
在一篇美文中,語言是文章外在表達的載體,思想情感和內(nèi)容是文章的內(nèi)涵,思想情感和內(nèi)容離不開語言的襯托,而語言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在作文中嘗試運用日常積累的語言材料。中年級學生正處于語言學習和積累階段,他們在作文中進行語言表達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很難直接寫出美言美句。教師需要在作文訓練中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在閱讀中積累美言美句,提高學生的語言積淀能力。在中年級學生作文訓練中,教師向?qū)W生推薦《格林童話》《稻草人》《安徒生童話》等書籍,讓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要求學生每天上學一進入課室就進行閱讀,在閱讀的同時積累好詞好句,學生還要利用假期制作讀書卡、讀書報,以提高寫作水平。例如,學生在閱讀后摘抄的好詞好句“幸福不等于漂亮的衣服、漂亮的房子和好吃的東西,只要改變自己的心,就可以和別人一樣快活”“陽光給畫紙上的線條和顏色涂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小小的人兒也仿佛沐浴著金暉。每個人都在紙上畫著心中的圖畫,他們還在旁邊寫了送給他的祝福畫”。
(二)關(guān)注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
葉圣陶說,寫作材料來源于整個生活,整個生活時時向上發(fā)展,寫作材料會汩汩流注出來,而且是澄清的。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悟。即學生觀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觀察生活中事物的更迭變遷以及周圍人的喜怒哀樂、舉手投足。學生只有關(guān)注生活、留心生活,將生活作為作文源泉,產(chǎn)生生活感悟,積累寫作素材,解決“寫什么”的問題,在作文中才能“胸有丘壑,不吐不快”。因此,在中年級學生作文訓練中,應讓學生關(guān)注生活,從生活細節(jié)出發(fā),以生活實踐為源泉,以生活積累為基礎(chǔ),在作文中抒發(fā)真情實感。例如,學生在寒假作文《包餃子》中寫道:“奶奶把水和面拌在一起,用力地揉成一個圓圓的、白白胖胖的面團,然后又像變戲法似的把它變成了又細又長的條條,它們很均勻,像蛇一樣地在奶奶手里上下翻滾。接著奶奶把它切成了幾個小段,壓成了幾個小餅。媽媽拿著一根圓滑的棍子,把它們壓成一張張薄薄的面皮,這些面皮擺在桌上,像一個個小小的玉盤,好看極了?!睂W生基于生活實踐,從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出發(fā),從經(jīng)歷中找到了作文原材料,寫出了真情實感。
二、怎么寫:作文練筆指導
中年級學生作文訓練需要讓學生懂得怎么寫,能夠構(gòu)思立意、遣詞造句、修改加工、謀篇布局,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改寫練習,學習語句提煉、成段成篇,加強作文寫作訓練,巧列提綱,布局全文,解決“怎么寫”的問題。
(一)仿寫改寫,提煉語句成篇
中年級學生剛剛從低段看圖寫話過渡到寫作,通過關(guān)注生活和閱讀積累,學生有了作文的素材,但是還不知道如何寫出美文,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寫作方法。中年級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的作文訓練主要是仿寫、改寫,學生應有效掌握寫作方法。在仿寫、改寫訓練中,教師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訓練,結(jié)合所學課文中的例子,從字詞、句子、段落和篇章著手,加強不同板塊的仿寫、改寫訓練。平時教師會結(jié)合課文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小練筆,在具體仿寫、改寫中,學生采取不同的敘述手段,仿寫好句、好段,抓住主要信息進行篇章仿寫、改寫訓練,并且通過仿寫、改寫優(yōu)化語言結(jié)構(gòu),對自己的語言進行修改潤色,這有利于拓展寫作思維,掌握基本寫作方法。例如,《火燒云》仿寫:“一會兒黃燦燦的,一會兒黑漆漆的,一會兒半黃半紅,一會兒半灰半黑”“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了幾只小貓,看見前面有幾個絨球,小貓們就去玩,玩著玩著就消失了”。
(二)巧列提綱,輕松謀篇布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年級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仿寫、改寫訓練后,要想寫好作文還需要掌握一定技巧。寫作強調(diào)“意在筆先”,主張“文以意為主”,“意”為作文的主題,即寫作前要立意。教師應教會中年級學生在寫作前列好提綱,把握寫作的目標和方向,做到心中有“意”,才能輕松謀篇布局。學生通過巧列提綱,提煉作文中心思想,按照作文提綱整合寫作素材,運用聯(lián)想、襯托、描寫、鋪墊等手法,突出作文中心內(nèi)容,確定作文詳略安排,才能寫出一篇完整的美文。例如,在以“秋天里的上學路上”為題的作文寫作中,學生列出大綱“秋天天氣—花園秋景—街道水果店—街邊早餐店—廣場美景”,按照提綱,學生開始作文的布局,將“花園秋景—街道水果店”作為寫作重點,寫出美句“花園里的菊花競相開放,它們有的像洋娃娃的頭發(fā),金燦燦的,非常漂亮;有的像一把面條兒,又圓又長;還有的花瓣兒層層疊疊的,就像一團團白雪”“蘋果和梨成了主力軍,紅綠相間;鮮紅的桃子堆在一旁顯得格外醒目;黃色的香蕉、綠色的西瓜、紫色的葡萄把柜臺點綴得五顏六色,使人垂涎欲滴”。
三、好好寫:作文評改拔高
作文訓練不是簡單的寫作訓練,對作文的評改拔高才是最后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自評和教師批改,可促使學生自我反思,讓學生認識自己作文的不足,找到改進途徑,真正提升作文水平。
(一)學生自評,培養(yǎng)反思性思維
為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在學生寫作完成后,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評改,對作文進行修改潤色,在評改同伴文章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的不足,在小組合作探究中互相借鑒、共同進步。教師引導學生自評作文,可讓其將作文中的精彩詞句摘抄下來,相互傳閱、積累、學習。在小組中交流學習,學生學習同伴好的文章更利于自己寫出好文章。在學生小組評改中,學生不需要修改太多,只需要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修改錯別字,潤色個別詞語、句子,可以在作文中批注評價感受。例如,學生對作文《我和書的故事》的自評:“文章的結(jié)構(gòu)是總分總,寫出了作者對讀書的熱愛。文章中使用的排比句很多,句子優(yōu)美、通順,很棒?!睂W生在自評中分享美句:“假如書是天空,那我就是天空中飛翔的鳥兒;假如書是海洋,那我是在海洋里遨游的小魚;假如書是一片森林,那我就是在森林里奔跑的小鹿。我愛讀書,書是我最好的朋友?!逼渌麑W生也找出了作文的不足,有個別錯別字,有個別排比句的標點符號使用錯誤,幫助小作者找到不足,更利于學生之間相互學習。
(二)教師批改,給予拔高反饋
在學生自評的基礎(chǔ)上,教師對作文進行批改,給予拔高反饋。教師在作文批改中,應以正面評價為主,挖掘?qū)W生作文中的亮點,肯定學生的作文,使學生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拔高學生寫作水平。教師在課堂宣讀學生創(chuàng)作的精彩文章和句子,作為范例為其他學生提供借鑒,可給予學生鼓舞。教師在肯定學生作文的基礎(chǔ)上,也要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鑒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可以在課堂統(tǒng)一講評學生作文中的共性問題,對學生的個性問題以批注的形式標出,這樣可最大化地幫助學生改進作文寫作的不足,還能以個性指導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例如,教師對作文《小巷雨景》進行批改,針對學生作文中使用不恰當?shù)淖衷~進行修改。將“連綿不絕的滴答聲形成一手樂章”修改為“連綿不絕的滴答聲恰似一首樂章”;將“墻上的紅磚飽經(jīng)風霜,但這些年來它始終未倒,一條條的刻痕,見證著歷史的滄?!毙薷臑椤皦ι系募t磚飽經(jīng)風霜,但這些年來它始終未倒,斑駁不整,有的棱角已脫落,但就像一位頭童齒豁的老人,老態(tài)但不龍鐘,挺立的風姿猶顯昔日輝煌的神采”。經(jīng)過潤色調(diào)整,學生的作文水平一下子就提升不少。教師給學生批注“文章內(nèi)容豐富,層次簡潔分明,希望以后繼續(xù)努力”。
四、結(jié)語
中年級學生寫作訓練是一項復雜的教學工程,教無定法,本文僅就筆者在教學中所采取的多元訓練方法進行整理,不是固定的作文訓練方法,而是隨機貫穿學生學習過程。通過加強閱讀,積累美言美句,關(guān)注生活,抒發(fā)真情實感,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通過仿寫改寫,提煉語句成篇,巧列提綱,輕松謀篇布局,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方法;通過學生自評,培養(yǎng)反思性思維,教師批改,給予拔高反饋,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讓學生輕松寫作,愛上寫作。
參考文獻:
[1]劉 玲.小學中年級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J].甘肅教育,2019(15):61.
[2]蔣 浩.讓“無米下鍋”成為過去——淺談中年級學生作文起步階段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13):35-36.
[3]趙 靜.淺析小學中年級作文習作的教學引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98.
[4]劉登幼.核心素養(yǎng)下中年級作文教學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9(6):8-9.
作者簡介:葉結(jié)青(1975—),女,廣東鶴山人,廣東省鶴山市沙坪街道第四小學教師,小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