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瑛雯
摘?要:“分散識字”是當前識字教學效果較好的主要形式之一。但任何教學策略都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分散識字教學也有其自身的優(yōu)勢和劣勢。為了“揚長避短”,優(yōu)化小學低年級“分散識字”教學,可采取:分析學情,把握時機靈活識字;靈活創(chuàng)意,豐富隨文識字的途徑;把握規(guī)律,高效率識字等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低段;識字教學;分散識字;教學策略
引言:
從古至今,進行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一直未停止。在整個語文教學的整體視野下,分散識字形成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主張,把生字放到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具體感知、理解、掌握。針對當前分散識字教學存在的“操作僵硬化”等問題,本文將就如何優(yōu)化小學低年級“分散識字”教學做出如下探究。
一、分散識字教學的發(fā)展
人們把分散識字也稱為隨文識字。分散識字是傳統(tǒng)識字教學中與集中識字教學方法相并列的一種識字方法。其主要特點就是隨課文學生字。
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都以分散識字為主。斯霞老師的實驗應該說是,為我國識字教材的編寫作出了積極的歷史性貢獻。也突出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的重要性和現(xiàn)代識字教學中分散識字教學的重要性。
二、分散識字教學的特點
(一)分散識字教學的優(yōu)勢
1.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
低年級小學語文課文,篇幅小,句子短。教材中的文本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且插圖也提供給了文本,圖文并茂,吸引兒童。
2.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分散識字教學,教師往往結合具體語言環(huán)境進行識字教學,既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含義更為整篇文本的理解打下基礎,鋪墊好教師隨后的教學活動;學生又可以通過朗讀課文,對生字詞及時進行復習,為此后的鞏固也提供了便利。
3.有利于音、形、義相結合
任何一個漢字,只有它進入了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字本身的音、形、義才會變得具體化。首先,多音字,脫離了語言環(huán)境,讀法無法確定;同音字,沒有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很難辨別它的含義和用法;輕聲、變調(diào)很難進行教學。其次,漢字本身就是表義的,它的因和形就是為義服務的。所以,分散識字有利于對字形的記憶。
(二)分散識字教學的劣勢
1.忽略漢字構字規(guī)律
分散識字教學就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是公認的好方法。然而,分散識字教學也有其自身的劣勢。隨課文分散識字跟隨文章進行,忽略漢字本身的特點,對漢字字形的認知、記憶、理解也缺乏科學性。
2.實際教學不好把控
老師進行識字教學的步驟過程雖然尊重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但是,過于繁瑣,容易忽略教學的另個任務——學文。雖然,這樣進行識字教學,扎實且識字教學密度較大,可是仍然容易造成顧此失彼的弊端。會認的字換個語言環(huán)境便不認識了。
三、小學低段分散識字教學策略研究
(一)分析學情,把握時機靈活識字
1.根據(jù)具體的文本情景選擇
低年級的識字量較大,所以在教學之初,教師應該要選擇與文本情景相適應的生字進行教學。
2.根據(jù)學生的識字能力選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應為學生服務,學生是教學的根本。兒童認知結構是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以學生的實際能力為評選的標準,并且要充分信任他們,讓他們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學習新知識。
(二)靈活創(chuàng)意,豐富分散識字的途徑
分散識字教學有多種途徑,但一些教師在實踐時,操作僵硬化,只關注“隨課文分散識字”中的“文本”,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在其他的情景創(chuàng)設中,都可以進行分散識字教學。
1.挖掘漢字的源頭
漢字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由古至今,漢字不但在字形上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字義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就可以充分挖掘漢字的源頭,與一定字的字理相結合。
2.聯(lián)系實際生活
語文是一門需要外延到生活的學科。我們的日常生活資源就是語文成長的土壤,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也同樣如此。若能將識字教學同生活實際相結合,找到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的切合點,將生字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學生就會輕松地學習,教師也會教得省勁。
3.借助動作理解字義
單獨看漢字,它們是靜止的,不動的,如果操作不當,只會導致操作僵硬化,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思維也會僵硬。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本性活躍、好動,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就需要將教學與學生的本性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生字。
(三)把握規(guī)律,高效率識字
1.識記字形與理解字義整合
象形文字的由來是漢字的演變,教師對于一些字形比較復雜的漢字,可以引導學生追及其本源,這個字每個偏旁的含義都會使得學生理解。當漢字同時兼顧了表形與表義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發(fā)掘漢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深刻感悟漢字中所蘊含的“理”。
2.理解字義與朗讀課文整合
每一篇課文的字、詞、句、篇、段之間在整體上都是聯(lián)系著的,所以,在教學生學習生字尤其是在理解字義與詞義的時候,教師要學會把它們放在整個文章整體之中,字詞理解只有置身于整體的背景,與文章的朗讀理解進行結合,才能符合語文教學的整體觀。
3.識字教學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整合
教學的三維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分散識字就是要堅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分散識字在完成隨課文識字任務的同時就讓學生對課文的含義有了一定的理解與感悟。
四、結論與反思
分散識字作為兒童低段識字的有效方法,倡導將生字融入具體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篇章段落中無痕地滲透生字音形義的學習,形成“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整體架構。當下課堂,時常陷入重言輕意,文本意識削弱或重意輕言,識字意識淡薄的誤區(qū)。在進行分散識字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分析,要對漢字的內(nèi)涵進行分析,并且要注重整合零散知識,還要抓住字的音、形、義,以及字、詞、句、篇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只有在設計教學活動時用心,識字才能夠把握時機、把握特點,尋找到高效的識字方式,才能夠發(fā)揮分散識字的最大優(yōu)勢,提高識字與閱讀教學的質量,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吳忠豪.談談分散識字[J].語文教學通訊.2013,2.
[2]金玉.淺談“隨文識字”教學策略[N].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