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意兒
摘 要:近年來有許多中學教師將各類教學法運用在課堂中,互動式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互動式教學法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需要由課堂教學活動來引導?;诖?,本文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和教學需求,布置不同的課堂教學活動,為互動式教學法的順利進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法;課堂教學活動;教學研究
在英語課堂中,教學活動是達到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學活動的設計直接關系到一堂課的質量?;邮浇虒W法作為眾多教學法之一,也依賴于教學活動來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因此,深刻了解教學活動,教師可以更好地利用互動式教學法,并且體現(xiàn)出互動式教學法的優(yōu)勢所在。所以,設計一個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活動很有必要。
一、互動式教學法的概念
互動式教學法的雛形是1918年在哈佛大學形成的,當時被稱為案例教學法,它被譽為該校的教學法寶。我國最初在20世紀80年代引進了互動式教學法,但并未得到廣泛推廣。直到近些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互動式教學法在大學、中學、小學得到了進一步的推行[1]。
國內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解釋了互動式教學法。金一認為,互動式教學法是基于現(xiàn)代教育理念,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提高教師素養(yǎng)與教學效果為目的,通過教與學的雙向互動、相互助長和溝通達到教學目的的過程[2];任紅杰認為,互動式教學法是由師生互動促進知識在老師與學生間傳達,使能力和素養(yǎng)協(xié)調發(fā)展的教學模式[3];張西茜認為,互動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主導的師生對話逐漸過渡為生生對話的教學過程,是老師與學生之間通過交互影響而建立起來的一種互相協(xié)作的教學方式[4]。
盡管國內學者對互動式教學法用不同的措辭去定義,但其核心見解卻是一致的,即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從師生關系的角度對互動式教學法進行總結,即互動式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雙方處在平等的地位上,老師在課堂上由問題引導學生討論、組織教學活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 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參與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方式。
二、互動式教學法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切入角度可把互動式教學分為兩類。
(一)以互動主體作區(qū)分
可以分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又可以分為生個互動和生群互動。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又有不同類型的劃分。我們可以把師生課堂互動行為分為以教師為中心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和以知識為中心的三種方式。
(二)以互動方式作區(qū)分
可以分為提問激發(fā)式、主題討論式、案例教學式、實踐教學式和情景模擬式。激發(fā)提問式即教師通過現(xiàn)實中的相關素材對關鍵問題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思考;主題討論式是將主題法和討論法相結合,從選定的教學主題出發(fā),引導學生就問題進行討論;案例教學式是以案例為基礎,通過扮演設計者和激勵者,鼓勵學生就案例進行討論,尋求解決方法;實踐教學式,即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參與到實踐當中,親自動手操作,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情景模擬式,即教師還原教材中特定的情境,讓學生扮演某一角色,在此背景下進行情境體驗。
三、適用于互動式教學法的教學活動
(一)游戲式的教學活動
中學英語教師往往認為,在英語課堂里的游戲只適用于小學生,對初高中學生沒有效。形成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教師缺乏尋找或者創(chuàng)造游戲并將其導入教學活動當中的能力。我們可以把游戲融入pre-reading或者post-reading中。例如,“傳話”這個游戲,教師可以結合閱讀內容的主題句,給第一排第一座的學生輕輕地說主題句,讓他們用同樣的方式傳給下一位坐在后排的同學。雖然傳到最后一排同學的時候整個句子可能會異變甚至脫離原句,但學生們會好奇原本的句子是什么,而且以這種形式,學生們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注意力會也自然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除了“傳話”,教師還可以使用“單詞首尾接力”的游戲,找到可以結合課程的詞匯,讓學生在其范圍內實行單詞接力。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參與者通過扮演角色進行互動,從而體驗角色世界的過程。如果在閱讀課里有具體的角色,那么教師可以把角色扮演帶到教學活動中。比如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9閱讀部分,講述的是學生為一位即將離開的教師舉辦驚喜派對的故事,因此教師可以把角色扮演融入教學活動里。角色扮演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角色扮演雖然是一項有用的活動,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演得認真,演得深刻。因此,教師把角色扮演融入教學活動的時候,應選擇班里有表現(xiàn)欲和表演天賦的學生,從而提高這項活動的教學效果,也能讓臺下的學生更好地欣賞。
(三)收集與分享
教師在課堂開始前一周要分配收集主題資料的任務。學生可以問父母或者在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與主題相關的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與全班同學分享。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 5的閱讀部分,講的是關于米老鼠的內容,筆者在上課前讓學生查閱收集關于米老鼠和迪士尼的信息,并在課堂上分享。在分享結束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并加以引導,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互動教學的目的。
(四)英語課堂辯論賽
筆者在教學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7時安排了一場辯論賽,主題為Will robot destroy human-beings。辯論賽須提前 一周準備,并告知學生賽后要評選出優(yōu)秀的辯手,并獲得適當?shù)莫剟?。每組辯手要準備三個觀點,在辯論賽中,學生參與辯論的熱情空前高漲,辯手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時不時地舉手反駁,課堂氣氛變得非?;钴S,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小組討論
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Unit10的閱讀課,筆者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來教授這篇文章。全班共計50人,每5人為一組,共10組。其中五組負責討論自己所面臨的困難,采用“I have problem with sth”的句式,其余五組負責給予建議,采用“If you have problem with sth,you should do sth”的句式。在討論結束時,讓Problem組扮演學生或者孩子,讓Advice組扮演父母或者專家。這樣的小組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語言交流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四、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不能只依靠一種教學方法。盡管互動式教學法有著諸多的優(yōu)點,但在其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操作。因為在一堂好的互動式課堂中各種教學活動的時間分配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把控不住課堂教學活動的時間會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因此,在安排以上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拿捏每個活動所耗的時間。當然,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學活動必須要跟每節(jié)課的主題相結合,并且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這樣才能體現(xiàn)活動本身的價值。如果教學活動的設計還是停留在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上,那么無論使用何種新型的教學法,都只是紙上談兵。
(作者為新疆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在讀研究生)
參考文獻
[1]孫翠蘭.全程互動教學法應怎樣實施[J].中國教育報,2006-01-03.
[2]金一.淺析互動式教學法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C].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會議論文集,2013:299-304.
[3]任紅杰.關于高?;邮浇虒W的思考[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7(5):43-46.
[4]張西茜.美國高校課堂互動式教學方式評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1(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