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聯(lián)合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運用人工智能對學生從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計算思維等均有很大的鍛煉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然后探究其具體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 中小學?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1-0127-01
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智能手機、云計算、互聯(lián)網(wǎng)等也逐漸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為人們帶來更多的便利。所謂人工智能就是指通過研究和開發(fā),運用模擬人類智能技術和方法的一門學科,包括勞動密集型人工智能、未來型人工智能、執(zhí)行型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領域,人工智能能夠更好的幫助教育部門了解教育教學的基本情況,通過人工智能還能完成相應的啟蒙訓練與搭建訓練,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因此,中小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運用,提高教學質量。
1? ?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jīng)在人們的生活中普及,也逐漸進入了教育教學領域,主要通過社團活動、校本課程等方式開展,但是,大多數(shù)中小學教學中,人工智能的運用均屬于比較初級的階段,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以下針對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其一,沒有真正融入到課程教學中。當前中小學生的教育教學依然以傳統(tǒng)學科教學為主,學校在設置課時,沒有將人工智能融入到其中,導致人工智能尚未真正走進中小學課堂,普及度遠遠不夠。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學生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將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不利于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的發(fā)展[1]。其二,缺乏強大的師資力量。相對于傳統(tǒng)學科而言,人工智能本身比較新穎,對學校師資力量和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是,當前很多中小學缺乏強大的師資力量,人工智能相關的教師數(shù)量非常少,很多學生甚至不具備專門的人工智能教師,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學難以真正發(fā)展起來,教學質量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其三,教學資源不足。人工智能技術屬性比較強,在這類學科教學中,對教學資源的需求量相對比較大,但是當前很多中小學人工智能教學教材大多沿襲了大學教材,與中小學教育教學內容嚴重不符,加上人工智能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可利用的教學資源遠遠不夠,從而影響教學質量。
2? ?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提高對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將其引入到學校課程教學中
當前人工智能已經(jīng)成為未來發(fā)展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人工智能走入中小學教育意義重大。因此,為了更好的推進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育中的應用,還需要提高對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構建“政府監(jiān)管、學校引導、教師提升”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模式,保證人工智能能夠在中小學教學中順利開展[2]。首先,當?shù)氐恼块T應該做好監(jiān)督和管理,將更多的財力物力運用于人工智能教學中,從而推進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的課程發(fā)展。例如,政府部門可以設置專門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學推進”款項,運用這部分財富鼓勵學校重視人工智能教學。其次,學校還需要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例如,設置課程表時,可以適當?shù)脑黾右恍┤斯ぶ悄艿膬热荩屓斯ぶ悄茏哌M課堂。同時,學校還需要招收一些人工智能專職教師,做好教師培訓,做好相關硬件的配置,為開展人工智能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學條件。第三,教師需要注重自身提升。人工智能融入中小學教學后,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還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保證能夠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進行自我學習,掌握更多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識與內容,提高教學意識,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活動。
2.2 引入創(chuàng)客思想進行教學,注重課程教學的創(chuàng)新
所謂創(chuàng)客思維是一種技能和思維傾向,它強調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鼓勵冒險、敢于探索,并注重知識整合運用。在中小學教學中,引入人工智能還可以將創(chuàng)客思維充分運用到其中,通過創(chuàng)客思維的運用,能夠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實踐能力,從而實現(xiàn)課程的創(chuàng)新與知識的整合運用[3]。因此,教師首先應該明確人工智能本身的特點,了解其跨學科性質,在進行人工智能教學時,不能將其局限于某一個領域,而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的思考和發(fā)揮平臺,讓學生能夠利用自身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各項思維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與提升,學習動機也會被激發(fā)出來。同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還需要將生活性的內容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從而深度整合教材,引導學生進行體驗學習,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人工智能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人工智能技術產品,包括智能手機、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通過這種方式,拉近學生與人工智能的距離,同時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讓學生對人工智能產生興趣,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2.3 注重院校培養(yǎng)與在職培訓的結合,緩解師資力量壓力
師資力量不足是影響人工智能在中小學教學中運用的主要因素,為了更好的解決當前大多數(shù)中小學人工智能師資力量匱乏問題,學??梢圆扇≡盒E囵B(yǎng)與在職培訓相結合的模式進行培養(yǎng),將企業(yè)優(yōu)秀人才引入到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學當中,減輕學生師資力量的壓力,從而更好保證人工智能教學質量。例如,學??梢院拖嚓P企業(yè)簽訂校企合作協(xié)議,讓學生能夠走入到相應的崗位去感受人工智能。同時,還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去學習,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同時,學校還需要加強教師人工智能培訓,再通過說課、試講等方式,不斷提高教師人工智能知識水平, 從而建立一支更加專業(yè)的教師隊伍。
3?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當前情況,人工智能在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將會越來越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將人工智能融入到中小學教學中意義重大,通過人工智能引入教學課程、創(chuàng)客思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校企合作提高師資力量等方式,能夠有效保證人工智能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想.加大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小學教育中應用的思考[J].計算機時代,2018,311(05):75-77.
[2] 李麗,馬琳.人工智能技術在皮膚科教學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32(11):27-28.
[3] 李姍姍,沈羽.人工智能技術在輔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電子制作,2017,11(18):65-66.